麟儿 作者:冷音
分卷阅读132
虽知圣人对太子信任爱宠至甚,可连这种消息都帮着隐瞒,未免也……虽说他父子两人父慈子孝到这种地步,对大昭的稳定绝对是有益无害;但想到历史上那一桩桩父子相疑的惨剧、和某些人为离间二人情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便不由生出了浓浓同情。
只是心下如何感觉一回事、眼下该如何应对又是一回事。忍下窥看其余内容的好奇心将信递还给侄子后,萧瑜一声轻咳,将方才未尽的劝说接续了下去:
「守军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驻地的安危,大可以担心调虎离山、驻地有失为由拒绝派兵。故太子将计就计的用意虽好,实行起来却不免有些……不切实际了。」
「……孤明白了。」
萧宸本就不是那种刚愎自用、不进人言的类型,萧瑜「不切实际」的评断虽让他有些失落,但因所言句句在理,他却还是在稍稍缓过情绪后点了点头表示了解,无奈却也认命地放下了这个念头。
不过即使没打算将计就计引北雁入彀,那批粮草的安全仍是眼下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更别提事情掀上台面后,他还得顶着陆氏和其余反对者的质疑设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了。念及可能的攻讦、和已有数月未见的父皇,少年心思数转,脑海里已又是一个大胆且难以抗拒的念头浮现。
「既然如此,便由孤带兵亲自护送那批辎重。」
「殿下?」
「太子!」
没想到少年蓦地便是如此一句,萧瑜与楼辉尽皆大骇,却才要以他身分贵重为由出言劝阻,年轻的太子便已抢先一步又道:
「要确保粮草平安抵达前线、又要将孤从这泄密案中摘出来,最好的方式,自然是由孤一肩担起粮草输送之职。如此一来,陆氏等便无法将指使孟瀚泄密的罪名安到孤头上,也会因顾忌着前线的状况而不敢对孤下手。至于出关之后……留守驻军可以坐视粮草被劫,却不可能置孤的安危于不顾。如此一石二鸟,疑难尽解;唯一的麻烦,只是国事又需得交由二位处理而已。」
因国事由楼辉与萧瑜共掌之事早有前例,萧宸此刻说来不仅半点不心虚,还越想便越觉得自个儿这个主意当真妙极;明明不久前还因姚景迁捅出的娄子而陷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如今却是雨过天青、欢悦非常,恨不得即刻起行、率军往见父皇了。
这厢萧宸因想到了解决之法而雀跃欢欣,那厢萧瑜和楼辉却是坐困愁城、心下发苦──他二人都曾给帝王千叮咛万嘱咐,道是务要守好太子、莫令其亲身犯险。偏生有人从中作梗、帝王给太子选的管事人又自个儿出了岔子……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要想解决眼前的困境,由太子亲往前线送粮无疑是最干脆也最有效的做法。
而他二人思来想去,能用以劝阻太子的,也就只有最单薄也最无力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项而已。
也因此,苦思多时后,同样想不到理由阻拦的二人对望一眼,最终只得认命地双双颔首,而由萧瑜代表着开了口:
「也只能这么做了……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子此行请千万以自身安危为重,莫要以身犯险。否则若有了什么万一,臣等便无颜面对圣人了。」
「孤明白的。」
萧宸不否认自己这么做有大半是出于私心,却也不会因此便疏忽了自身的安危。故带着十二万分的认真一声应过后,他也不耽搁,当即就具体的出行事宜同两位长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萧琰得知爱儿将随军亲至前线,是在卫平军攻下宁泉当晚。
送来密报的是潜龙卫,里头提及的不光有「太子领军押粮」这个最终决定,还有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姚景迁深夜来访、萧宸震怒急召楼辉萧瑜入宫,到几人讨论的内容和后续的调查进展,堪称事无巨细、无有遗漏,让帝王纵置身千里之外,仍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厘清朝中的状况。
受前生记忆的影响,萧琰对让爱儿踏足北疆的事一直心存抗拒。故乍然得知这个消息时,帝王本能的反应便是一声气急败坏的「胡闹」、和对楼辉与萧瑜阻拦不力的不满。只是初始的愤怒焦急过后,看着密报中载着的种种内情,萧琰虽依旧余怒难消,气愤的对象却已从爱子和两位心腹侧近转为了姚景迁、在背后挑风挑雨的陆氏──萧宸并没有怀疑错人──一党……和自己。
案子虽是在太子监国时发生的,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他低估了陆氏的野心、高估了姚景迁修身齐家的本事,事情又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虽说泄密之事可大可小、对准备充足的征北军也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一想到他为提升爱子威信做出的安排反而成了政敌用以攻击宸儿的手段,便不免让帝王郁闷自责非常。
──若不是他与宸儿关系非同一般,类似事情一再发生的结果,怕就是父子离心、反目成仇了。
思及爱子为此背负的种种猜疑和不安,萧琰着实心疼不已。只是心疼归心疼,一想到那孩子居然罔顾他临行前的叮嘱执意来此,即使帝王同样对爱儿的面影气息思念不已,心底的担忧气恼却仍胜上了一筹。
孟瀚的愚蠢虽让爱儿的处境极为被动,可宸儿的权柄、地位全都来自于他,有资格剥夺一切的也只有他,朝中谤议再多又有什么要紧?陆氏心再大,顶多也就能耍耍嘴皮子、使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罢了,对有楼相和五弟为倚仗,又掌着太子卫队和禁军调遣之权的宸儿威胁有限。宸儿只需忍一时之气,待他归京,一切麻烦自然烟消云散。
但宸儿不仅没忍,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当然,以太子之身亲自押粮、将自身安危与荣辱尽系于此,确实是打消旁人猜疑的最好方式。毕竟,陆氏之所以拿孟瀚当突破口挑唆煽动,就是希望那个蠢货能在辎重粮草方面动手脚、从而让自己生出「太子是否等不及了」的疑虑。而宸儿这么做,不光确保了粮草安全无虞、也证明了自个儿确无不臣之心,说是一箭双雕也不为过;也难怪楼辉和五弟无视于他临行前的百般强调交托、仍旧同意让宸儿离京北上了。
可无论爱儿的理由再怎么充分,萧琰对这样的决定都难以苟同。事实上,若非清楚宸儿多半早就离了京、甚至可能连关都已经出了,帝王早就派人快马传旨、勒令太子留守京城不准妄为了。
因为他很清楚:「亲自押粮以示清白」什么的,不过是爱子用以说服楼辉等人的理由;否则宸儿大可立军令状遣信任之人派兵押送便好,又何须亲力亲为、以身犯险?尤其「以示清白」四字,在他父子二人间从没有存在的必要;宸儿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无非是思念难耐,所以找借口来前线
分卷阅读132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32
虽知圣人对太子信任爱宠至甚,可连这种消息都帮着隐瞒,未免也……虽说他父子两人父慈子孝到这种地步,对大昭的稳定绝对是有益无害;但想到历史上那一桩桩父子相疑的惨剧、和某些人为离间二人情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便不由生出了浓浓同情。
只是心下如何感觉一回事、眼下该如何应对又是一回事。忍下窥看其余内容的好奇心将信递还给侄子后,萧瑜一声轻咳,将方才未尽的劝说接续了下去:
「守军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驻地的安危,大可以担心调虎离山、驻地有失为由拒绝派兵。故太子将计就计的用意虽好,实行起来却不免有些……不切实际了。」
「……孤明白了。」
萧宸本就不是那种刚愎自用、不进人言的类型,萧瑜「不切实际」的评断虽让他有些失落,但因所言句句在理,他却还是在稍稍缓过情绪后点了点头表示了解,无奈却也认命地放下了这个念头。
不过即使没打算将计就计引北雁入彀,那批粮草的安全仍是眼下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更别提事情掀上台面后,他还得顶着陆氏和其余反对者的质疑设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了。念及可能的攻讦、和已有数月未见的父皇,少年心思数转,脑海里已又是一个大胆且难以抗拒的念头浮现。
「既然如此,便由孤带兵亲自护送那批辎重。」
「殿下?」
「太子!」
没想到少年蓦地便是如此一句,萧瑜与楼辉尽皆大骇,却才要以他身分贵重为由出言劝阻,年轻的太子便已抢先一步又道:
「要确保粮草平安抵达前线、又要将孤从这泄密案中摘出来,最好的方式,自然是由孤一肩担起粮草输送之职。如此一来,陆氏等便无法将指使孟瀚泄密的罪名安到孤头上,也会因顾忌着前线的状况而不敢对孤下手。至于出关之后……留守驻军可以坐视粮草被劫,却不可能置孤的安危于不顾。如此一石二鸟,疑难尽解;唯一的麻烦,只是国事又需得交由二位处理而已。」
因国事由楼辉与萧瑜共掌之事早有前例,萧宸此刻说来不仅半点不心虚,还越想便越觉得自个儿这个主意当真妙极;明明不久前还因姚景迁捅出的娄子而陷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如今却是雨过天青、欢悦非常,恨不得即刻起行、率军往见父皇了。
这厢萧宸因想到了解决之法而雀跃欢欣,那厢萧瑜和楼辉却是坐困愁城、心下发苦──他二人都曾给帝王千叮咛万嘱咐,道是务要守好太子、莫令其亲身犯险。偏生有人从中作梗、帝王给太子选的管事人又自个儿出了岔子……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要想解决眼前的困境,由太子亲往前线送粮无疑是最干脆也最有效的做法。
而他二人思来想去,能用以劝阻太子的,也就只有最单薄也最无力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项而已。
也因此,苦思多时后,同样想不到理由阻拦的二人对望一眼,最终只得认命地双双颔首,而由萧瑜代表着开了口:
「也只能这么做了……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子此行请千万以自身安危为重,莫要以身犯险。否则若有了什么万一,臣等便无颜面对圣人了。」
「孤明白的。」
萧宸不否认自己这么做有大半是出于私心,却也不会因此便疏忽了自身的安危。故带着十二万分的认真一声应过后,他也不耽搁,当即就具体的出行事宜同两位长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萧琰得知爱儿将随军亲至前线,是在卫平军攻下宁泉当晚。
送来密报的是潜龙卫,里头提及的不光有「太子领军押粮」这个最终决定,还有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姚景迁深夜来访、萧宸震怒急召楼辉萧瑜入宫,到几人讨论的内容和后续的调查进展,堪称事无巨细、无有遗漏,让帝王纵置身千里之外,仍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厘清朝中的状况。
受前生记忆的影响,萧琰对让爱儿踏足北疆的事一直心存抗拒。故乍然得知这个消息时,帝王本能的反应便是一声气急败坏的「胡闹」、和对楼辉与萧瑜阻拦不力的不满。只是初始的愤怒焦急过后,看着密报中载着的种种内情,萧琰虽依旧余怒难消,气愤的对象却已从爱子和两位心腹侧近转为了姚景迁、在背后挑风挑雨的陆氏──萧宸并没有怀疑错人──一党……和自己。
案子虽是在太子监国时发生的,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他低估了陆氏的野心、高估了姚景迁修身齐家的本事,事情又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虽说泄密之事可大可小、对准备充足的征北军也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一想到他为提升爱子威信做出的安排反而成了政敌用以攻击宸儿的手段,便不免让帝王郁闷自责非常。
──若不是他与宸儿关系非同一般,类似事情一再发生的结果,怕就是父子离心、反目成仇了。
思及爱子为此背负的种种猜疑和不安,萧琰着实心疼不已。只是心疼归心疼,一想到那孩子居然罔顾他临行前的叮嘱执意来此,即使帝王同样对爱儿的面影气息思念不已,心底的担忧气恼却仍胜上了一筹。
孟瀚的愚蠢虽让爱儿的处境极为被动,可宸儿的权柄、地位全都来自于他,有资格剥夺一切的也只有他,朝中谤议再多又有什么要紧?陆氏心再大,顶多也就能耍耍嘴皮子、使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罢了,对有楼相和五弟为倚仗,又掌着太子卫队和禁军调遣之权的宸儿威胁有限。宸儿只需忍一时之气,待他归京,一切麻烦自然烟消云散。
但宸儿不仅没忍,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当然,以太子之身亲自押粮、将自身安危与荣辱尽系于此,确实是打消旁人猜疑的最好方式。毕竟,陆氏之所以拿孟瀚当突破口挑唆煽动,就是希望那个蠢货能在辎重粮草方面动手脚、从而让自己生出「太子是否等不及了」的疑虑。而宸儿这么做,不光确保了粮草安全无虞、也证明了自个儿确无不臣之心,说是一箭双雕也不为过;也难怪楼辉和五弟无视于他临行前的百般强调交托、仍旧同意让宸儿离京北上了。
可无论爱儿的理由再怎么充分,萧琰对这样的决定都难以苟同。事实上,若非清楚宸儿多半早就离了京、甚至可能连关都已经出了,帝王早就派人快马传旨、勒令太子留守京城不准妄为了。
因为他很清楚:「亲自押粮以示清白」什么的,不过是爱子用以说服楼辉等人的理由;否则宸儿大可立军令状遣信任之人派兵押送便好,又何须亲力亲为、以身犯险?尤其「以示清白」四字,在他父子二人间从没有存在的必要;宸儿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无非是思念难耐,所以找借口来前线
分卷阅读132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