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坊的技术股东,姜云十分尽职地安抚道:“放心,肯定还收的,只要你们能摘的来,有多少收多少!”
其实这些话上门收山菌的人没少说,但是架不住有心人捣乱啊!
见众人并没有被安抚到,姜云有些奇怪,于是细细问了起来, 这才知道,原来像姜东那样自己带着人四处收山菌去码头上卖的不在少数。
有不少年轻人心思灵活,见姜杨这生意越做越火热,也拉上几个人开始跑码头。
不愿意给他们收,那便比姜杨给的多一文收。除了自家亲近的,总还有些想多要那一文的。
品相不如姜杨, 那也不碍事。他们拿到码头上,卖的比姜杨便宜些就是。
不同的价位,不同的品质。
有看中品质的,自然有贪图便宜的,反正是往外卖,物依稀为贵,能卖出去就能赚。
倒也有几伙干的不错的。
得了利,心便骚动了起来。
首先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收到更多的山菌?
因此,自从姜云的木耳种成了,便有人开始散步谣言说——岭口村都种了香菇和木耳以后就不会再收他们的山菌了。
虽然收货队的人每每上门都会出言安抚,但是也架不住他们同村的天天游说,还是有一部分人怕以后被姜杨抛下,早早地投奔了同村收货的人。
剩下那些虽然还没有倒戈,但到底是心中不安。
弄清了事情原委,姜云摇摇头,“你们知道姜杨他家为什么要把种香菇的法子教给村里人吗?”
“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有更多的干货卖啊!我可听说姜杨,也就是你们口中的姜四郎,他跟那码头上好几个管事关系都很好, 可不仅卖干香菇、木耳和其他杂菌。”
姜云一脸神秘道:“那闽州的大家族金家你们知道吧?”
山里来的几人大多迷茫, 但是住在镇上的还是对金家有所耳闻,于是点点头。
姜云继续道:“那金家的管事可是和他定了长期收笋干的契约,连带着每年的香菇和木耳都定了不少呢!
别说我们全村都种香菇木耳了,就这些还不够那金家定的量,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管事了。”
听说收笋干,在场的有人便道:“是了,他们也在我们村里收了不少鲜笋。可惜我们做的笋干不过关,不然我们还能多挣一笔做笋干的钱。”
老者叹气道:“难怪,我们村离岭口村远,附近的竹林又少,根本没听说这事。”
这么一来,姜云所说倒是多了几分可信……但是鉴于先前姜云吹的牛,众人还是有些犯嘀咕。
姜云还在极力安抚道:“要我说啊,你们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我四……我是说,姜杨早放出话来了,只要品质过关的,有多少收多少。”
众人沉吟片刻,有人扭头看向一旁文静乖巧的姜苗,“小娘子,那姜杨真这么说过?”
俨然对姜云的话不是很相信。
明明说的都是实话的姜云:……
被突然问话的姜苗呆呆地点点头。
众人心下稍安,也有人疑惑道:“你家和姜四郎关系很近吗?”
姜云打着哈哈道:“我们村就俩姓,姓姜的大多沾亲带故的。”
一听这话众人心思一动,又问起种香菇的事。
“种香菇难吗?你能不能帮我们给姜四郎说说,也教我们种香菇?”
一旁的姜苗心道:……会种香菇的正主就在你们面前呢。
然而姜云一点也没想摘掉自己的马甲,还和他们猜测香菇有可能是怎么种的。
当然,只有他们觉得姜云是在胡乱猜测。
事实上姜云说的都是实话。
等姜老头他们从杂货铺里出来的时候,就听他们感叹道:“照你这么说,姜杨他们家都把种香菇的办法写出来了,倒是个心胸豁达的。”
众人附和,姜云心道:心胸豁达的在这呢。
面上却深表认同地点头道:“嗯,他们家都是好人。”
“不过听你这么说,这菌种怕是不好弄,没有菌种,有这种植方法也没用啊。”老者叹道。
众人心中暗道:等下次姜四郎的人再上门来收山菌的时候,他们定要再问问。
姜老头他们买好了东西,催促着姜云,姜云只能意犹未尽地和众人挥手告别。
老者他们一时还有些不舍。
虽然小娘子爱吹牛,但是会说话,又有趣,还能听到一些最新消息,总得来说他们还是聊得很高兴的。
……
姜老头和姜柏把要置办的东西都买完了,剩下的就是给一家人做新衣裳的料子和棉花了。
四人来到布庄。
自从姜杨开始跑码头,到镇上来的机会便少了。姜松又不愿意到镇上,便是由姜老头和姜柏帮刘素送绣品,因而布庄的掌柜对他们很熟。
见他们来,掌柜还愣了一下,“老丈和二郎这次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可是针线不够用了?”
姜老头摆手道:“够用够用,我家大郎媳妇说这次绣品费工,得做到年后了。今日我们是来买料子的。”
掌柜的一听越发热情了,不仅亲自上前介绍,还张罗着帮他们把置办的东西先卸下来。
而姜苗和姜云已经被一屋子五颜六色的成衣、料子眩晕了眼。
“好漂亮……”姜苗对着一匹鹅黄色的料子眼睛放光,手从料子上空划过,却丝毫不敢触碰,生怕勾坏了。
姜云却盯着一匹石榴红的料子道:“我喜欢这个!”
姜苗看了一眼,点点头,“这颜色倒是衬你,正适合过年穿。”
掌柜的笑道:“过年穿的话,该选这匹大红色的才是。小娘子长得好,皮肤又白,大过年穿着一身大红,就像那年画上的小仙童似的,长辈们瞧见了红封都忍不住给的厚一点。”
姜云眼睛一亮,指着他手中的大红色道:“那我要大红的!好看!”才不是为了过年红封!
姜老头松了口气,倒不是因为姜云挑的不好看。
是太好看了!
那料子瞧着就像是会发光似的,他们哪穿得起?
还是掌柜的介绍的料子好,虽然村里人除了婚嫁没人会穿那么红,但是小孩子嘛,想穿就穿吧。
姜云不知其中关系,姜苗却注意到了姜老头的神色,心中了然。于是拉着姜云往掌柜的那边走,“那你也帮小姑姑好好挑个好看的料子。”
姜云指着鹅黄的料子奇怪道:“小姑姑不是喜欢那个吗?”
姜苗笑道:“那料子瞧着好看,但是不耐脏啊,平日哪穿得上?既然要做新衣裳,当然要选个好看又实用的,也好让我常常穿着高兴啊。”
姜云这会儿却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待站到掌柜的所在的位置,即便是不懂布料,姜云也能看出这边的布料不仅颜色种类少了许多,瞧着也不如另一边鲜亮。
再看着懂事的姜苗,姜云心中顿时不痛快了起来。
其实这些话上门收山菌的人没少说,但是架不住有心人捣乱啊!
见众人并没有被安抚到,姜云有些奇怪,于是细细问了起来, 这才知道,原来像姜东那样自己带着人四处收山菌去码头上卖的不在少数。
有不少年轻人心思灵活,见姜杨这生意越做越火热,也拉上几个人开始跑码头。
不愿意给他们收,那便比姜杨给的多一文收。除了自家亲近的,总还有些想多要那一文的。
品相不如姜杨, 那也不碍事。他们拿到码头上,卖的比姜杨便宜些就是。
不同的价位,不同的品质。
有看中品质的,自然有贪图便宜的,反正是往外卖,物依稀为贵,能卖出去就能赚。
倒也有几伙干的不错的。
得了利,心便骚动了起来。
首先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收到更多的山菌?
因此,自从姜云的木耳种成了,便有人开始散步谣言说——岭口村都种了香菇和木耳以后就不会再收他们的山菌了。
虽然收货队的人每每上门都会出言安抚,但是也架不住他们同村的天天游说,还是有一部分人怕以后被姜杨抛下,早早地投奔了同村收货的人。
剩下那些虽然还没有倒戈,但到底是心中不安。
弄清了事情原委,姜云摇摇头,“你们知道姜杨他家为什么要把种香菇的法子教给村里人吗?”
“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有更多的干货卖啊!我可听说姜杨,也就是你们口中的姜四郎,他跟那码头上好几个管事关系都很好, 可不仅卖干香菇、木耳和其他杂菌。”
姜云一脸神秘道:“那闽州的大家族金家你们知道吧?”
山里来的几人大多迷茫, 但是住在镇上的还是对金家有所耳闻,于是点点头。
姜云继续道:“那金家的管事可是和他定了长期收笋干的契约,连带着每年的香菇和木耳都定了不少呢!
别说我们全村都种香菇木耳了,就这些还不够那金家定的量,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管事了。”
听说收笋干,在场的有人便道:“是了,他们也在我们村里收了不少鲜笋。可惜我们做的笋干不过关,不然我们还能多挣一笔做笋干的钱。”
老者叹气道:“难怪,我们村离岭口村远,附近的竹林又少,根本没听说这事。”
这么一来,姜云所说倒是多了几分可信……但是鉴于先前姜云吹的牛,众人还是有些犯嘀咕。
姜云还在极力安抚道:“要我说啊,你们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我四……我是说,姜杨早放出话来了,只要品质过关的,有多少收多少。”
众人沉吟片刻,有人扭头看向一旁文静乖巧的姜苗,“小娘子,那姜杨真这么说过?”
俨然对姜云的话不是很相信。
明明说的都是实话的姜云:……
被突然问话的姜苗呆呆地点点头。
众人心下稍安,也有人疑惑道:“你家和姜四郎关系很近吗?”
姜云打着哈哈道:“我们村就俩姓,姓姜的大多沾亲带故的。”
一听这话众人心思一动,又问起种香菇的事。
“种香菇难吗?你能不能帮我们给姜四郎说说,也教我们种香菇?”
一旁的姜苗心道:……会种香菇的正主就在你们面前呢。
然而姜云一点也没想摘掉自己的马甲,还和他们猜测香菇有可能是怎么种的。
当然,只有他们觉得姜云是在胡乱猜测。
事实上姜云说的都是实话。
等姜老头他们从杂货铺里出来的时候,就听他们感叹道:“照你这么说,姜杨他们家都把种香菇的办法写出来了,倒是个心胸豁达的。”
众人附和,姜云心道:心胸豁达的在这呢。
面上却深表认同地点头道:“嗯,他们家都是好人。”
“不过听你这么说,这菌种怕是不好弄,没有菌种,有这种植方法也没用啊。”老者叹道。
众人心中暗道:等下次姜四郎的人再上门来收山菌的时候,他们定要再问问。
姜老头他们买好了东西,催促着姜云,姜云只能意犹未尽地和众人挥手告别。
老者他们一时还有些不舍。
虽然小娘子爱吹牛,但是会说话,又有趣,还能听到一些最新消息,总得来说他们还是聊得很高兴的。
……
姜老头和姜柏把要置办的东西都买完了,剩下的就是给一家人做新衣裳的料子和棉花了。
四人来到布庄。
自从姜杨开始跑码头,到镇上来的机会便少了。姜松又不愿意到镇上,便是由姜老头和姜柏帮刘素送绣品,因而布庄的掌柜对他们很熟。
见他们来,掌柜还愣了一下,“老丈和二郎这次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可是针线不够用了?”
姜老头摆手道:“够用够用,我家大郎媳妇说这次绣品费工,得做到年后了。今日我们是来买料子的。”
掌柜的一听越发热情了,不仅亲自上前介绍,还张罗着帮他们把置办的东西先卸下来。
而姜苗和姜云已经被一屋子五颜六色的成衣、料子眩晕了眼。
“好漂亮……”姜苗对着一匹鹅黄色的料子眼睛放光,手从料子上空划过,却丝毫不敢触碰,生怕勾坏了。
姜云却盯着一匹石榴红的料子道:“我喜欢这个!”
姜苗看了一眼,点点头,“这颜色倒是衬你,正适合过年穿。”
掌柜的笑道:“过年穿的话,该选这匹大红色的才是。小娘子长得好,皮肤又白,大过年穿着一身大红,就像那年画上的小仙童似的,长辈们瞧见了红封都忍不住给的厚一点。”
姜云眼睛一亮,指着他手中的大红色道:“那我要大红的!好看!”才不是为了过年红封!
姜老头松了口气,倒不是因为姜云挑的不好看。
是太好看了!
那料子瞧着就像是会发光似的,他们哪穿得起?
还是掌柜的介绍的料子好,虽然村里人除了婚嫁没人会穿那么红,但是小孩子嘛,想穿就穿吧。
姜云不知其中关系,姜苗却注意到了姜老头的神色,心中了然。于是拉着姜云往掌柜的那边走,“那你也帮小姑姑好好挑个好看的料子。”
姜云指着鹅黄的料子奇怪道:“小姑姑不是喜欢那个吗?”
姜苗笑道:“那料子瞧着好看,但是不耐脏啊,平日哪穿得上?既然要做新衣裳,当然要选个好看又实用的,也好让我常常穿着高兴啊。”
姜云这会儿却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待站到掌柜的所在的位置,即便是不懂布料,姜云也能看出这边的布料不仅颜色种类少了许多,瞧着也不如另一边鲜亮。
再看着懂事的姜苗,姜云心中顿时不痛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