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北方现在正处于内乱的边缘,只要加以等待,北方必将不攻自破!”贺为民颇有勇气地发表了见解。
这番话得到了南方官员的嘘声一片,煊王又不是傻子,岂会让北方内乱?当煊王的西北军是吃白饭的吗?他们接连摇头,这个土包子好好的搞他的农业不好吗,插手什么天朗政治。
却见坐在前边的朗寅释缓缓捋起衣袖,慢条斯理地伸手撑起了额头,幽深如墨玉般的眸子里浮现了隐隐的笑意,“接着说。”他像是颇有两分期待,等待着后续。
贺为民实诚而耿直地继续道,“臣早在去年就考察过天朗各地的农务,南方由于政令传达即时,官员皆是新任,殿下的重农政策得到了重视,各地农作物种植幸运赶上了最后的播种时机。”
“而北方由于保守势力强大,尤以西北煊王领地为典型,处于政局动荡的混乱中,当地官员并未及时处理流民,重视新政,因此北方多地的农耕情况,可谓是非常糟糕!”
“天朗早年战争不断,近两年变故多发,国库中粮食储备早已堪忧。前些日子我听司天监官员推算全年气象时提起,今年天朗全年雨水较少,极可能会引发旱灾。”
“南方各省本就是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如今全部把控在烨王手中,以当前煊王穷兵黩武的迹象看,他仍未重视起口粮问题。可想而知,到今秋颗粒无收之际,北方民众将会何等的愤怒,当此之时,北方民众的奋起反抗,将是西北军也无法镇压的!”
贺为民这番慷慨陈词有理有据,极富力量,听得全场鸦雀无声。
“说得好!”清脆的掌声响起,正是萧玄绩带头鼓起了掌,这个干瘪瘦削的老头不苟言笑,只是眼里却有赞许的光芒。“贺大人从民生出发,当真是为我们上了一课。国运之兴衰,事关诸多方面,绝非兵力多寡能全然概括。”
朗寅释也颇为满意地从贺为民看向在座众人。
“诸位不要觉得,去年施行的新政对天朗毫无作用。”朗寅释解释着,突然敛了神色,异常冷峻严苛,“如果没有去年的新政,天朗不会风平浪静到现在。正是因为在座各位对天朗做了修修补补的贡献,那个外表光鲜的朝廷才能苟延残喘到今天!”
“据这几个月对北方的观察,煊王过于重视兵力调遣,财政已然告急,整个朝廷捉襟见肘,四面透风!煊王在耗尽天朗最后的耐心!因我们南下,原先在北方打压的势力,又重新猖獗了起来,贪官污吏重新掌权,流民匪寇再度自由!为百姓谋的人被打倒在地,剥削百姓的人在大声叫好!天朗的人们现在是在沉默,可是他们不会一直沉默下去,因为奢望和侥幸是换不来幸福的!”
“诸位,是时候了!我们的曙光,就要出现在眼前,这不是急于一时的问题,而是你们应该真正扪心自问一声,我们准备好了吗?!”朗寅释气势恢宏,沉稳笃定地如是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小寅长大了。
在一次次磨砺中,他似乎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也逐渐明白,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引领者。
另外,码了一晚上字的我也是很感人啊。
第108章 旧怨
南边讨论北伐不久后,夏天刚至,东承大军再一次从北边攻打天朗边境。
东承国主东时祺一贯是个不安分之人,得知天朗南北割据、内部关系紧张后,他再一次坐不住了,火速调集了十万东承兵马,猛攻天朗东北部边境。
这一举动看似突然,但对一向喜爱趁火打劫的东承来说,只能算常规操作。
眼瞧天朗皇帝换任,新皇位置不稳,这种抢占地盘的好时机岂能错过?东承兵马由大将宋喻带队,多次尝试冲破防线,掠夺天朗的城镇。
宋喻也斗志满满,渴望凭借此次战役一雪前耻。
由于西北军的大量撤离,天朗北部正是空虚,朗康辙的朝廷完全没有料到东承的行动。一时天朗边境状况堪忧,几乎白送了东承若干城镇。
事发突然,朗康辙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他手中值得信赖的军务大臣不多,于是升李思桐为兵马总司,派他即刻启程前往北部驰援,派何冲负责对南军事任务,任中部军务总督。京城所有防御工作,则由原御林军统领张腾掌管,又称京都卫统帅。
与此同时,令人万分惊讶的是,一向主张和平的西陵国,居然也紧接着作出行动。
西陵很快派出了二十万人马,在半个月内抵达了天朗西北部边境,不仅在此驻扎,还打着“应急对外防御”的名义。
这二十万人马,由西陵国太子墨文聪带兵,西陵太子之名,各国都有所耳闻,人们只知道西陵六位皇子中,只有这位太子勤于政务,处理国事游刃有余,但他甚少出席活动,为人低调,难测深浅。此次太子带兵,背后的意图实在是不可小觑。
朗康辙在墨文聪写来的信里读道:“东承之野心,世所周知,此番进攻天朗,西陵北部多受胁迫,因此不得不警惕,出兵以制以御。”
朗康辙读了这封信,面色来来回回变了好多回。
一方面,西陵贸然派兵在边境虎视眈眈,显然不是简单的防御意图。
纵使西陵不插手,此举也多少有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指定没有好事。对此,朗康辙感到非常的不安。
--
这番话得到了南方官员的嘘声一片,煊王又不是傻子,岂会让北方内乱?当煊王的西北军是吃白饭的吗?他们接连摇头,这个土包子好好的搞他的农业不好吗,插手什么天朗政治。
却见坐在前边的朗寅释缓缓捋起衣袖,慢条斯理地伸手撑起了额头,幽深如墨玉般的眸子里浮现了隐隐的笑意,“接着说。”他像是颇有两分期待,等待着后续。
贺为民实诚而耿直地继续道,“臣早在去年就考察过天朗各地的农务,南方由于政令传达即时,官员皆是新任,殿下的重农政策得到了重视,各地农作物种植幸运赶上了最后的播种时机。”
“而北方由于保守势力强大,尤以西北煊王领地为典型,处于政局动荡的混乱中,当地官员并未及时处理流民,重视新政,因此北方多地的农耕情况,可谓是非常糟糕!”
“天朗早年战争不断,近两年变故多发,国库中粮食储备早已堪忧。前些日子我听司天监官员推算全年气象时提起,今年天朗全年雨水较少,极可能会引发旱灾。”
“南方各省本就是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如今全部把控在烨王手中,以当前煊王穷兵黩武的迹象看,他仍未重视起口粮问题。可想而知,到今秋颗粒无收之际,北方民众将会何等的愤怒,当此之时,北方民众的奋起反抗,将是西北军也无法镇压的!”
贺为民这番慷慨陈词有理有据,极富力量,听得全场鸦雀无声。
“说得好!”清脆的掌声响起,正是萧玄绩带头鼓起了掌,这个干瘪瘦削的老头不苟言笑,只是眼里却有赞许的光芒。“贺大人从民生出发,当真是为我们上了一课。国运之兴衰,事关诸多方面,绝非兵力多寡能全然概括。”
朗寅释也颇为满意地从贺为民看向在座众人。
“诸位不要觉得,去年施行的新政对天朗毫无作用。”朗寅释解释着,突然敛了神色,异常冷峻严苛,“如果没有去年的新政,天朗不会风平浪静到现在。正是因为在座各位对天朗做了修修补补的贡献,那个外表光鲜的朝廷才能苟延残喘到今天!”
“据这几个月对北方的观察,煊王过于重视兵力调遣,财政已然告急,整个朝廷捉襟见肘,四面透风!煊王在耗尽天朗最后的耐心!因我们南下,原先在北方打压的势力,又重新猖獗了起来,贪官污吏重新掌权,流民匪寇再度自由!为百姓谋的人被打倒在地,剥削百姓的人在大声叫好!天朗的人们现在是在沉默,可是他们不会一直沉默下去,因为奢望和侥幸是换不来幸福的!”
“诸位,是时候了!我们的曙光,就要出现在眼前,这不是急于一时的问题,而是你们应该真正扪心自问一声,我们准备好了吗?!”朗寅释气势恢宏,沉稳笃定地如是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小寅长大了。
在一次次磨砺中,他似乎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也逐渐明白,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引领者。
另外,码了一晚上字的我也是很感人啊。
第108章 旧怨
南边讨论北伐不久后,夏天刚至,东承大军再一次从北边攻打天朗边境。
东承国主东时祺一贯是个不安分之人,得知天朗南北割据、内部关系紧张后,他再一次坐不住了,火速调集了十万东承兵马,猛攻天朗东北部边境。
这一举动看似突然,但对一向喜爱趁火打劫的东承来说,只能算常规操作。
眼瞧天朗皇帝换任,新皇位置不稳,这种抢占地盘的好时机岂能错过?东承兵马由大将宋喻带队,多次尝试冲破防线,掠夺天朗的城镇。
宋喻也斗志满满,渴望凭借此次战役一雪前耻。
由于西北军的大量撤离,天朗北部正是空虚,朗康辙的朝廷完全没有料到东承的行动。一时天朗边境状况堪忧,几乎白送了东承若干城镇。
事发突然,朗康辙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他手中值得信赖的军务大臣不多,于是升李思桐为兵马总司,派他即刻启程前往北部驰援,派何冲负责对南军事任务,任中部军务总督。京城所有防御工作,则由原御林军统领张腾掌管,又称京都卫统帅。
与此同时,令人万分惊讶的是,一向主张和平的西陵国,居然也紧接着作出行动。
西陵很快派出了二十万人马,在半个月内抵达了天朗西北部边境,不仅在此驻扎,还打着“应急对外防御”的名义。
这二十万人马,由西陵国太子墨文聪带兵,西陵太子之名,各国都有所耳闻,人们只知道西陵六位皇子中,只有这位太子勤于政务,处理国事游刃有余,但他甚少出席活动,为人低调,难测深浅。此次太子带兵,背后的意图实在是不可小觑。
朗康辙在墨文聪写来的信里读道:“东承之野心,世所周知,此番进攻天朗,西陵北部多受胁迫,因此不得不警惕,出兵以制以御。”
朗康辙读了这封信,面色来来回回变了好多回。
一方面,西陵贸然派兵在边境虎视眈眈,显然不是简单的防御意图。
纵使西陵不插手,此举也多少有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指定没有好事。对此,朗康辙感到非常的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