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正说:“反物质是极端危险的物质,一旦出现泄露,我们会不会成为新一个‘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受害者?2026年,在切尔诺事故40周年的时候,有人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3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千名儿童罹患甲状腺癌,上百万人生活在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忧虑之中,其影响持续至今。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则更触目惊心:在受到影响最大的一些国家,事故发生时还是青少年的5000多人现在已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参加清理现场行动的工作人员、被撤离疏散者和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以及乌克兰被污染地区的居民当中可能已有9000人死于恶性肿瘤。现在仍有500万人居住在被核物质污染的地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显示出高于一般水平的焦虑和多种无法解释的身体不适症状。英国有媒体报道称,也许已经有大约50万人因这次事故而死亡,而且至少还有3万人将死于和这次核泄漏事故有直接关系的癌症。要知道,那是前苏联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还有,会不会像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这也许还是好的,如果一旦爆炸呢?我们一切都会荡然无存!”
    张振中说:“反物质不像核原料,没有辐射,是安全的。我打算给路易斯将军的潜水艇装备反物质动力。”
    路易斯鼓掌表示完全配合。
    陈孝正反唇相讥地说:“现在,反物质已经成为武器来研究是目前核武器中最强、最重要的一种。非常可怕,我们不愿成为反物质的牺牲品。路易斯将军,你愿意葬身太平洋?”
    路易斯两手一摊。
    李伟出来打圆场:“如果没有能源,我们现在就死,现在有了反物质新能源,我们才会活下来,只要我们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陈孝正说:“我可不想送死。”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召开第三次领导会议,讨论若干问题。会议还是由李伟主持。后勤科科长吴世勋告诉大家,经过长达4个多月的吃喝,实验室的食品已全部消耗完毕,现在是靠张振中教授的发明来维持,能源危机基本结束。
    “太阳什么时候出来?毒气什么时候消散?核污染寿命时候结束?危机什么时候过去?”李伟说:“我们其实很危险,我建议大家考虑出路问题。”
    大家都沉默了。
    最后,还是路易斯打破了沉默。他说:“我建议你们离开陆地,去海洋。”
    李伟说:怎么说?
    路易斯说:“估计,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生活在大海中的海猿。正是在大海中,他们完成了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的进化过程,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400万年的海中生活,给人类留下了许多‘痕迹’。例如,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体表都长着浓密的毛发;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人类胎儿的胎毛生长位置也与水兽接近;人类的泪腺分泌泪液、排出盐分的现象,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倾向于走进海洋。那里没有被污染,食物充足,唯一的担忧是,我们的温度、潜水能力都不是很适应海洋。”[《人类进化史上一段空白》,作者,佚名。]
    张振中不紧不慢地说:“我建议逃离地球,去空间站,然后再决定去哪里,比如月球、火星。”
    听他此言,大家一片喧哗。
    张振中说:“我们的实验室是不可能长久的。空间站告诉我们,总统的避难所都不安全,哗变的士兵仅仅多活两个月。我们现在面临困境,太阳什么时候出来?毒气什么时候消散?危机什么时候过去?实验室又能呆多久?不得而知。整个地球都由于核污染,无法居住,我们为什么不离开?”
    “那我们去哪里?”有人大声问。
    张振中沉默了一下,说:“我跟发射场燃料科的曹大东交流,觉得我们应该去空间站,然后去月球,或者火星。”
    “空间站?月球?火星?”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振中说:“是的。空间站好说,月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9万千米。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不过,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c;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c。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多数科学家认为它应该在50亿年左右,而地球的年龄应该在46亿年左右。地球发现的最古老岩石是35亿年,我们将月表岩石用“钾--氩测定法”测定后发现,有两块岩石的年龄比太阳系还古老,由此可以推测,月球很可能不是太阳系内的天体,是外星人制造的飞船。至于发现月球金字塔、月球曾经人工改造、月球发现飞碟基地和城市、月面发现新鲜人类赤脚印、月球上发现二战的美国旧轰炸机等传闻,耐人寻味。”
    我们可以开发月球,在月球上的巨型火山洞中建筑新城市,用水将取自于贮存于月球南北两极的冰。火山洞内与外界将全封闭,内部充满与地球上一样的大气,人类在洞内可以不穿太空服自由活动。并且,用月球上储量丰富的氦-3来进行核聚变发电。
    有人反对了:“首先,月球没有大气,不能呼吸;其次,月球没有水;最后,月球的“昼夜”温差达到几百度。这种恶劣的环境人类难以适应。但是如果说在月球上建立人造环境的话还是可行的。但是成本太高,没什么意义。火星虽然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火星是个荒凉恶劣的不毛之地,各种自然条件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它不但干燥,而且异常寒冷。在火星上最热的地方,最热的时候温度可高达华氏70度,火星上的平均气温是华氏零下52度,冬天两极的温度,更是低到华氏零下225度,所以火星大部分地区都是四季严寒的状态。”
    张振中说:“我们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地球南极洲的平均温度为华氏零下57度,这比火星的平均温度还要低;虽然但火星的大气层极薄,只包含0.14%的氧气,而相比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高达21%。但是,人类利用火星表面一种名叫高氯酸盐的化学物质,分解氧气,提供人类呼吸,不是已经解决这一难题?目前人类已经把人送上火星(人家闹独立又有什么办法),就是明证。”
    大家还是摇头。
    张振中说:“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很大,是极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另一角度现在来看月球表面亿万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现在月球表面很稳定。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存在着许多神秘洞穴,部分洞穴深达千米,这些洞穴彼此交错相通,在月球表层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络。如果在月球地表面以下数米处进行开发地底人造生态小世界,完全可以在不破坏封闭状态的情况下建造人造小太阳,形成类地球生态,然后进行月球移民。自1972年完成“阿波罗”登月壮举以来,‘重回月球’也在试验当中,目前,已有人类准备入住月球。至于火星,我们从‘火星计划’也知道了,我们在火星上的隐蔽之处修建住宅,分解高氯酸盐,融化冰块,降低温度和辐射,人类已经涉足火星。然后,我们要探索和分析火星气候、辐射状况、试种作物,建造化工厂和核电站等,形成温室效应,使火星宜居。”
    大家面面相觑。
    张振中说:“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太阳系其它小行星带上寻找能够提取分离出水,土壤,大气的稍大行星,进行就地改造建造生态小世界。当然,最最容易实现的是,通过基因改造,水、氧气、食物不再是人类的必备物质,什么温度、辐射、压力,都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月球和火星还会是人类的禁区吗?”
    有人怯生生地问:“那还是人吗?”
    张振中没有解释,说:“不过,我倾向于火星,我们人类不久前才到达火星。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到地球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火星的日夜温差将近160摄氏度,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非常干燥,温度低,有大量的水冻在厚厚的地下冰层,估计火星有生命。”
    陈孝正说:“得了吧!别胡说!中国的月球车登上月球,他们的主管都说,金字塔、外星人、飞碟基地和城市,都是胡说!火星,更不要说了,早些时候才把人送上去,人家却独立了,我估计他们早就死了。”
    李伟说:“我怎么听你们都不靠谱呢。去海洋,冷都冷死我们;去空间站,然后去月球和火星,我们怎么去?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觉得,我们就留在实验室,留在地球,哪也不去。天要绝我,又有什么办法?”
    “是啊!我们留在地球!”很多人大声喊。
    吴世勋说:“我也同意留下。现在,我们因为山洞活了下来,这就是证明,我们能在山洞生存。20万年前,一种被称为穴居人的直立人拥有了与现代人几乎相同的大脑。穴居人是冰河时期的王者,他们互相协作,共同生活,完美地适应着这个严酷的世界。他们曾经和现代人类的祖先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进行着早期人类艰难的跋涉。古时候,他们能生存,为什么我们不能?我们愿意做一个穴居人。”
    吴世勋说:“科学家指出,在3.5万-5万年前,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脉地区的气候波动幅度比较大,其环境状况非常类似于现今的寒冷,这说明穴居人能够适应极端的气候。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中国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
    吴世勋说:“不过,生活在地球很辛苦,也有很多巨大的风险。我们知道,穴居人曾经灭绝。当时猛犸和乳齿象等大型动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地球进入长达1000年的冰冻期……1.3万年前,一颗彗星于在地球上空爆炸,彗星直径为2至3公里,继而发生一系列爆炸,每一次爆炸的威力均相当于一枚原子弹。穴居人也没能幸存,我们应该怎么办?”
    “留在地球!”人们大声说。
    实验科科长黄锦康说:“科学使人们相信人是自然的主宰,对自然进行贪婪的掠夺和破坏,无休止的竞争、社会的畸形发展、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污染、惨列的战争、为所欲为、只为自己、不计后果。要拯救自己,也只有自己。
    我们本来就是留存至今的远古文明的后裔。信仰神灵,相信因果,相信轮回。之前,有无数辉煌的文明消失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零星的残迹。”
    就这样,会议不但没有统一人们的思想,反而更混乱了。他们一分为三,去海洋、去空间站、留地球。围绕去海洋、去空间站、留地球的三个方案里,实验室的80多人有12人同意飞空间站,路易斯的17人中14人同意去海洋,剩下来的3人原意与地球共生死;发射场60多人,有2人也愿意去海洋;警卫排24个人,有22个愿意留在地球,2人愿意去空间站。不过,陈大惠和胡兰、朱莉她们都确定跟随张振中教授。

章节目录

史前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朱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枸并收藏史前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