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黄台瓜辞
糊糊:“武则天亲手杀女的传闻从哪里开始,没错,又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
《新唐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是: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资治通鉴》成书略晚于《新唐书》,是司马光个人对历史的解读,立足点放在评价历代政治得失,阅读对象是皇帝。也就是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初衷,是通过对政治得失分析,给后世君王治国提供一面镜子。
《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从文字内容看,《资治通鉴》基本采用了《新唐书》的记载,只是措辞稍有不同,将武则天杀女,由含糊的毙,改成了更具体的扼杀。
心理活动、行动细节一一描写,仿佛编纂者就在案发现场。和武则天要借头风之症害死李治一样。
关键还是得看武则天的敌人怎么说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其中有一句: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天底下坏事都干过,但没有杀女也没有杀子的事。
杀子传闻又从何而来?长子李弘四岁被立为太子,二十四岁暴卒。
李治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
父亲给儿子追封皇帝,古往今来头一份,‘爱子’无疑。
但李弘不是母亲的贴心棉袄,反而对着干,比如奏请让萧淑妃的女儿出嫁。”
彩云之南:和刘盈借保护刘如意之名,往吕后心口上插刀子一样。借友悌行叛逆之事。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萧淑妃的女儿三十岁没出嫁,锅该是李治的吧!当爹的都记不起还有两个女儿,还能怨后妈!
言不由衷:这点事可能不合武则天意,但不至于弄死亲生儿子。
糊糊:“李显李旦作为小儿子,虽然几经废立,但都活着。真正让武则天背上杀子嫌疑的,其实是李贤。
传闻李弘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而是她的姐姐韩国夫人生的。
大致有三条证据,李弘、安定公主、李贤三个孩子出生时间太接近,几乎是一年一个。
其次李贤就出生在武则天去祭拜昭陵的途中,一般孕妇会格外避免舟车劳顿。
最后就是武则天对李贤不好,找不到一点温情的记录。
但这些都很容易驳斥,武则天的身体非常好,不是能拉多少石弓,挥舞多长的刀,但她历经多次生育,政务繁忙,八十余岁精神康泰,没有任何重病记录,不是身体好是什么!
而且孩子生在祭拜昭陵的路途中,周围除了宫女宦官,还有大臣,更不可能作假。
十个指头有长短,中间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李贤性格又倔强,不受武则天疼爱有可能的。”
骄傲的猪猪:其实还有一条,传闻韩国夫人魏国夫人都是李治的后宫,姐妹共侍一夫在古代很常见,但把儿子的亲姐姐弄进来,估计在李治身上也很炸裂吧!
十万伏特:李贤被废的罪名是谋反,不是亲儿子早被弄死了,那时候李治还在呢。
李世民原在腹诽难道母女共侍一夫就很好听么,然后看到又一个孙子谋逆,唯留一声叹息,玄武门的方向没开对吗!
糊糊:“李贤有一首五言古诗《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四棵瓜刚好对应四个儿子。
《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当作于李贤废为庶人前。
清人评价为深有汉魏遗响,妙于《煮豆》歌。
时今能找到的评价,最早也是在清朝时期。因为这一版本的《全唐诗》是清朝编纂的,《黄台瓜辞》的作者被清朝官方钦定为李贤。
在唐朝留下的史料和考古发现中,没有任何记载证明《黄台瓜辞》这首诗是李贤本人所写,包括李贤自己所写的书籍。
现在已知的史料中,《黄台瓜辞》出自唐肃宗(武则天的重孙子)与唐朝名相李泌的谈话。由于各种原因,唐肃宗与太子李豫(唐代宗)的关系一度很紧张,唐肃宗甚至想要废除李豫的太子之位。
于是支持太子李豫的李泌在与唐肃宗一次谈话中说出了《黄台瓜辞》并称该诗的作者是章怀太子李贤,以此劝说唐肃宗放弃废太子的念头。
李泌也借此完成了历史性的成就:三保太子(三分之二)。
因为《黄台瓜辞》在这次谈话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史料中,所以有人怀疑《黄台瓜辞》可能是李泌托名李贤所写,不一定是李贤本人的作品。以李泌的才华,写个《黄台瓜辞》并没有什么困难的。
如果这不是某个类似冯梦龙的同人大手编纂的小说家言,最早只能推到安史之乱后,而非高宗朝。”
言不由衷:其实我一直读的是黄瓜台辞。
糊糊:“由于李贤在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主政时期被酷吏丘神积逼令自尽,后来丘神积还颇受重用,武则天杀子这一条可以成立。
对子如此,对孙同样。
韦后的亲生儿子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武则天得知后大怒,李重润被仗杀,李仙蕙受惊难产而死。
后期韦后和安乐公主敌视李重福,除了争夺皇太女位,也因为可能是李重福告发,导致李重润李仙蕙身死。”
《新唐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是: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资治通鉴》成书略晚于《新唐书》,是司马光个人对历史的解读,立足点放在评价历代政治得失,阅读对象是皇帝。也就是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初衷,是通过对政治得失分析,给后世君王治国提供一面镜子。
《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从文字内容看,《资治通鉴》基本采用了《新唐书》的记载,只是措辞稍有不同,将武则天杀女,由含糊的毙,改成了更具体的扼杀。
心理活动、行动细节一一描写,仿佛编纂者就在案发现场。和武则天要借头风之症害死李治一样。
关键还是得看武则天的敌人怎么说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其中有一句: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天底下坏事都干过,但没有杀女也没有杀子的事。
杀子传闻又从何而来?长子李弘四岁被立为太子,二十四岁暴卒。
李治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
父亲给儿子追封皇帝,古往今来头一份,‘爱子’无疑。
但李弘不是母亲的贴心棉袄,反而对着干,比如奏请让萧淑妃的女儿出嫁。”
彩云之南:和刘盈借保护刘如意之名,往吕后心口上插刀子一样。借友悌行叛逆之事。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萧淑妃的女儿三十岁没出嫁,锅该是李治的吧!当爹的都记不起还有两个女儿,还能怨后妈!
言不由衷:这点事可能不合武则天意,但不至于弄死亲生儿子。
糊糊:“李显李旦作为小儿子,虽然几经废立,但都活着。真正让武则天背上杀子嫌疑的,其实是李贤。
传闻李弘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而是她的姐姐韩国夫人生的。
大致有三条证据,李弘、安定公主、李贤三个孩子出生时间太接近,几乎是一年一个。
其次李贤就出生在武则天去祭拜昭陵的途中,一般孕妇会格外避免舟车劳顿。
最后就是武则天对李贤不好,找不到一点温情的记录。
但这些都很容易驳斥,武则天的身体非常好,不是能拉多少石弓,挥舞多长的刀,但她历经多次生育,政务繁忙,八十余岁精神康泰,没有任何重病记录,不是身体好是什么!
而且孩子生在祭拜昭陵的路途中,周围除了宫女宦官,还有大臣,更不可能作假。
十个指头有长短,中间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李贤性格又倔强,不受武则天疼爱有可能的。”
骄傲的猪猪:其实还有一条,传闻韩国夫人魏国夫人都是李治的后宫,姐妹共侍一夫在古代很常见,但把儿子的亲姐姐弄进来,估计在李治身上也很炸裂吧!
十万伏特:李贤被废的罪名是谋反,不是亲儿子早被弄死了,那时候李治还在呢。
李世民原在腹诽难道母女共侍一夫就很好听么,然后看到又一个孙子谋逆,唯留一声叹息,玄武门的方向没开对吗!
糊糊:“李贤有一首五言古诗《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四棵瓜刚好对应四个儿子。
《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当作于李贤废为庶人前。
清人评价为深有汉魏遗响,妙于《煮豆》歌。
时今能找到的评价,最早也是在清朝时期。因为这一版本的《全唐诗》是清朝编纂的,《黄台瓜辞》的作者被清朝官方钦定为李贤。
在唐朝留下的史料和考古发现中,没有任何记载证明《黄台瓜辞》这首诗是李贤本人所写,包括李贤自己所写的书籍。
现在已知的史料中,《黄台瓜辞》出自唐肃宗(武则天的重孙子)与唐朝名相李泌的谈话。由于各种原因,唐肃宗与太子李豫(唐代宗)的关系一度很紧张,唐肃宗甚至想要废除李豫的太子之位。
于是支持太子李豫的李泌在与唐肃宗一次谈话中说出了《黄台瓜辞》并称该诗的作者是章怀太子李贤,以此劝说唐肃宗放弃废太子的念头。
李泌也借此完成了历史性的成就:三保太子(三分之二)。
因为《黄台瓜辞》在这次谈话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史料中,所以有人怀疑《黄台瓜辞》可能是李泌托名李贤所写,不一定是李贤本人的作品。以李泌的才华,写个《黄台瓜辞》并没有什么困难的。
如果这不是某个类似冯梦龙的同人大手编纂的小说家言,最早只能推到安史之乱后,而非高宗朝。”
言不由衷:其实我一直读的是黄瓜台辞。
糊糊:“由于李贤在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主政时期被酷吏丘神积逼令自尽,后来丘神积还颇受重用,武则天杀子这一条可以成立。
对子如此,对孙同样。
韦后的亲生儿子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武则天得知后大怒,李重润被仗杀,李仙蕙受惊难产而死。
后期韦后和安乐公主敌视李重福,除了争夺皇太女位,也因为可能是李重福告发,导致李重润李仙蕙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