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了一系列报道以后,我赶回蜀城开会。
    报社地震之前新来了一位记者部主任郑君,按照主任的规划,地震报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震救灾,第二阶段是灾后重建,第三阶段是灾后反思。
    前两个阶段的专题报道进展的都很顺利,第三阶段的报道很关键,所以必须系统策划,比如应急救援、房屋质量等等,会议中途被打断了,原因是报社领导都去上级单位接受批评去了。
    目前,省里有一个新闻发布会,主要强调今后的重点工作由抗震救灾转向灾后重建,同时对对口支援城市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由于中央、省市相关重要领导全部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的规格相当之高,国内外媒体悉数到场。
    发布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记者提问,看到各大媒体记者争相举手提问,我们报社的美女记者向丹丹也跟着凑热闹,哪知道那么巧,这位领导在第三个问题给了向丹丹,她站起来说我是蜀城晚报记者向丹丹……,愣了半分钟硬是一个问题都没想起来,台下是记者的一片哄笑,主持人赶紧转移话题,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会后,听说上级对这次新闻发布会非常不满意,尤其是对于西南晚报的搅局以及记者素质提出了严重质疑,并对报社领导提出了严重警告。
    从此,各大媒体一见到蜀城晚报的同事,都会请不自己地提起发布会上我们报社的名人。
    郑君刚上任就挨了一顿批,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把这次地震反思的专题做出成绩出来,正好省里组织一批专家前往灾区调查建筑情况,最大的一个新闻点是部分工程偷工减料,坊间也早有传闻了。
    于是,郑君分别让记者部记者分组,从的支柱较细、混凝土质量较差、钢筋数量较少、建筑技术过旧等方面,从新闻事实、专家观点等角度系统报道,大家分别前往都江堰、汶川、青川、北川等地实地调查。
    那天的报纸特别畅销,比正常情况多印刷了万份,竟然还是供不应求,郑君说这次策划报道肯定能获得新闻奖,因为我们走在了全国媒体的前列,抢险把这类新闻挖掘出来了。
    谁知新闻奖没得到,却得到了上级单位的批评,上级单位表示,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新闻事件,当前对这一块控制非常严格,你们竟敢不自觉报道这方面的新闻,报社领导等候研究处理。
    报社领导一下子慌了神,小道消息满天飞,据说这次报社老一辈领导都要撤职,说不定报社像当年的《蜀报》一样,直接关门大吉。
    第二天报纸出来以后,社长召集所有人员回收,但是还是有部分报纸流入市场,但是影响已经于事无补。
    原来,因为监督报道这件事,弄的人心惶惶,第二天是六月四日,有人在报纸中缝刊登了一则广告,没想到这竟然是一手藏头诗,编辑、校对和纸板副总编辑都没看出来,第二天早上社长发现以后,尽管采取了补救措施,但是还是晚了。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祸不单行。
    但,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大江东去。
    第二天,省里的红头文件就下来了,撤销社长、总编辑、值班副总编辑、记者部主任、版面编辑、校对等所有人的一切职务,一年以内禁止做监督报道,三个月以内禁止刊登任何广告。
    也就是说,三个月内,报社将无任何收入,基本上面临关门的命运,同时仅仅保留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副总黎印涛,任命了他为总编辑兼社长。
    黎印涛对报社的组织架构重新进行了调整,跟以往领导都在50岁以上不同,副总编辑、记者部主任、编辑部主任都启用了年轻人,当然也是自己人。
    同时,还从都市报、早报等挖掘优秀人才,但是改革只进行了一半,就无法前行了,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
    自从出了这一揽子事情,我们记者也清闲了,不少单位知道了我们单位的情况,所以即使有新闻稿件,也经常故意不通知我们,有消息灵通的去了赶上就赶上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着,我们的收入也是一落千丈,
    报社的运转当然也面临着巨额亏损了。(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官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郝东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郝东磊并收藏官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