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削人王为天子,天地本源的大循环
“见过玉皇陛下,见过诸位道友。”敖丙的身形,在这临时的宫殿当中显现。
“诸位人间诸侯,本道有理。”
“司法大天君,朕此番将你召于此处,乃是人间诸侯,对你于朝歌血案的判罚有所不满,故而请朕下令,望你重判之。”
“却不知,大天君意下如何?”玉皇神色平稳,按着流程,将先前的事,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这才露出诧异的姿态。
“咦,我还以为大天君尚在稳定大罗之功体,却不想大天君已经破关而出了。”
“不愧是这一个时代,重新接续道途之人,果然非同凡响。”
玉皇将敖丙召集过来的敕令,并非是寻常的敕令,而是一种更加温和的手段——仙神治世,因为考虑到仙神们都会有闭关的时候,贸然惊扰,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仙神的闭关。
故而,在各种敕令之间,便有一种独特的敕令。
便是在引动敕令的时候,以一定的天地本源作为引动,将信息‘编码’送进闭关者的念头之间,然后,得到了敕令的那仙神,便可借用敕令当中的天地本源,将自己的念头,一分为二,在不影响闭关的情况下,分出一个念头来处理外界的事务。
当然,这种手段所需要消耗的天地本源,亦是不菲,就算是大罗用这样的手段,都难免因为那耗费的天地本源而心痛。
若非敖丙同样也是大罗,玉皇是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来将他叫醒的。
“正神不享人祭,天地又何以例外?”对于姬昌的提议,敖丙亦只是哂笑。
“至于说朝歌城那些凡人之性命——那些凡人,皆非仙神所所弑,此乃你们人族之内政,却与天规无有所碍。”
“不过,西伯侯说得也有道理。”
“区区一匹夫之命,的确是抵不过那三十位大罗陨灭之罪。”
“帝辛,的确该以人王的身份而死。”
敖丙说着,心神,便又忽的一动。
他突然意识到,西伯侯这言语之间,还隐藏了一层极其深重的恶意。
天庭为什么不好对帝辛出手?
不就是因为帝辛乃是人王,得人道之庇护么。
若是在其为人王的时候对其出手,那无论有怎样的理由,都将被人道所反噬。
就如在盘天的时候,敖丙对始皇帝出手一般,无论敖丙的出手,有着怎样的迫不得已,有着怎样的正当性,也无论在之前的时候,敖丙和人道有着怎样的关联——可在始皇帝死后,那汹汹的人道之噬,依旧是如影随形而至。
便纵然是敖丙逃到元天,这元天的人道,也依旧是对敖丙有着相当的排斥。
所以,若是按照西伯侯的言语,用帝辛这位人王来消罪的话,那么‘执法’之人,就必定是天庭之人。
而在天庭当中,有哪一个仙神敢于执刀斩落人王呢?
便纵然是有仙神敢这么做,那浩浩荡荡的人道之反噬,他又如何能承受呢?
天庭,又要如何在那浩浩荡荡的人道反噬之下,保住那行刑的仙神呢?
若是保不住,那天庭岂不是又变成了一个笑话?
“不过,西伯侯亦知晓,天规有定,仙神之术法,刀剑,皆不加诸于人道之贵人。”
“人王之身,便正是人道第一之贵人。”
“要以天规斩之,着实难也。”
“是以本道思虑之下,便有一个折中的法子。”敖丙目光平静,盘天的一个例子,顷刻之间,便被他用到了元天。
——他在盘天的时候,天庭收拢业位的时候,司法一系的人手不足,便曾借了凡人的力量来补全司法一系的空缺。
彼时,便有凡人受天庭之召,巡游天地,白日审凡间,夜晚审仙神。
而在元天,那在凌霄殿上议定天规的时候,便也同样是为人族专门列了天曹之位,好令人族,也有监核天规之权。
“司法大天君神殿当中,有人族为天曹,监查司法之神。”
“本神有意,在天曹之外,再列一人曹之官。”
“人曹之官,同样以凡人而出,以凡人之身,承天人司法之重。”
“若有人道贵人如帝辛一般,触犯天规,罪无可赦,人道亦是对之忍无可忍,便令人曹官决之,如何?”
听着敖丙的话,殿中的诸侯们,便是姬昌自己,都忍不住沉默下来。
按敖丙的言语,这所谓的人曹之官,便等于是专门为了人王而设立的一个权柄位了。
毕竟,这人间,也唯有人王的存在,才有可能至于‘罪无可赦,令人忍无可忍’,却又只能借助天庭的权柄来斩杀这种情况。
人王之下,若是有其他的凡人到了‘忍无可忍’这种地步,那也不过是人王一道敕令的事。
“人王权柄深重,却又无人可制,这的确是一件麻烦事。”
“若有人曹之官,能令天庭和人间相合,对人王有所警慑,亦不乏一件好事。”片刻过后,姬昌亦是点头。
“以司法大天君之意,莫非便是要以这人道之官,来决帝辛之罪?”
“却不知,大天君属意何人?”
“我以为,西伯侯次子姬发,素来勇武,或可为这一代的人曹之官。”还不等敖丙言语,吞火国的国主,便也立刻出声。
其他的诸侯,也立刻是回过神来,纷纷支持,表示对姬发的认可。
——显然,是这些诸侯们都回过神来,若是再不言语,将所有的和天庭沟通的事,都交给姬昌的话,那么等到天庭的这些大罗离开,那人间新的人王,就必定是姬昌了!
一众兵围朝歌的诸侯们,自然是不愿意就此退出人王角逐的——就算是真的不能成为人王,但总得令这人王之位,有些纷争起伏,大家才好从新的人王身上,得到一些别的好处,来填补之前的损失。
所以此时,一瞬之间,这还活着的诸侯们,几乎是所有人都齐齐而动,对姬昌群起而攻。
只要姬发亲手弑杀了人王,那无论他是以怎样的理由去弑杀人王,姬氏,都等于是从这一场人王的角逐当中,提前出局了。
而姬昌出了局,大家才有胜出来的机会。
看着面前这些七嘴八舌的诸侯们,姬昌的呼吸,都变得深重起来,其目光,越发的疯狂——然而,一直都关注着姬昌的敖丙,却敏锐的察觉到,姬昌那看似癫狂,为了权柄不顾一切的目光之下,还隐藏了些许的悲哀。
“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都还是想着要去角逐人王,让人间在这角逐当中,越来越乱么?”姬昌喘着粗气,如同是有些无力一般颓然低下头。
他的脑海当中,却想着过往的时候,那鹿台和摘星台都还在的时候,无比意气风发的帝辛,对人间诸侯的评价。
帝辛是怎么说的来着?
哦,姬昌记起来了。
帝辛说,这些人间的诸侯们,一个个的,都只念着自家的门户私计,将自家的利益,看得比天都重——他若是找到了机会,定然是要将这些诸侯,都一一扫平,将他们的权柄,将他们的尊崇,都尽数扫进尘埃。
彼时,姬昌对此还和帝辛有过许多争辩,认为帝辛对这些诸侯们的猜测,太过于的唯心,太过于的恶意。
但如今看来……当那些立场还站在人族,愿意为了人族而忍受帝辛的诸侯们,齐齐被剿灭过后,还剩下来的诸侯们,他们的所做作为,和当初帝辛的恶意猜测,却是越发的接近起来。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重新统合人族!”
“在如今天庭出面的情况下,这人间的诸侯们,都有支撑——想要以力将他们压服,决计不可能,那只会令人间陷入更恐怖的战火当中。”
“所以,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得到天庭更多的支持。”
“让天庭的这些大罗们知晓,支持人间统合,比他们支持人族分裂能得到的东西更多。”
姬昌思索着,目光不经意的,落到敖丙的身上,又避开敖丙,落到玉皇的身上。
而敖丙,同样也在思索当前的局势。
对于元天而言,人族分裂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常来说,这是好事。
毕竟,元天不似盘天一般,有着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元天的敌人,只是那日益减少的天地本源。
而当人族分裂过后,那么人间,便会成为仙神们的棋盘,仙神会以人族为棋子,在人间厮杀。
相比于仙神,尤其是大罗们那惊天动地,动辄天翻地覆的厮杀而言,那人间的厮杀所消耗的天地元气,无疑是最少的。
毕竟,天地要养一个人,不过十余年的付出罢了,而天地要逐渐的衍化山峦河川,却需要千千万万年。
相比于仙神们的厮杀乱战,人间的血肉磨盘,无疑是能让天地更加‘节省’天地本源的方式。
但问题,也在于元天和盘天的不同。
盘天的人族,是不曾触及那天地之本源的,而元天的凡人,却是早早的就触及了天地本源的存在。
那傀甲,那罗天神器,无一不是触碰天地本源,抽取天地本源的东西。
虽然在朝歌血祭过后,那罗天神器尽数坠毁,傀甲尽数失效,连带着承载那些资料的鹿台,也都已经化作了废墟。
可以人族的本性,当那些诸侯们厮杀上头,战火弥天,那就必定会有人重新踏进朝歌,去寻觅那已经被埋葬的傀甲和罗天神器的秘密。
还有在诸侯们背后支持的大罗,若是有谁不甘于退场,也必定会支持那些诸侯们,去寻觅这些被销毁的秘密,甚至于,自家将这秘密给拿出来……而那些大罗们,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做视此事,好借机更进一步的摄夺天地本源。
到那个时候,天地本源的消耗,反而会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增长。
这对于天地而言,却又是一件无比的坏事了。
至于说敖丙的猜测,会不会太过于的遥远,太过于的渺茫——大罗的目光,本来就是如此,从来都不是局限于眼前。
大罗,从来都不是在看到了事过后,再去解决事,而是在那隐患才显露端倪的时候,就已经要调控天地,去无声无息的抹消那隐患了。
“人族,还是统一了比较好——统一的人族作为棋盘之时,才能控制那棋局的烈度。”
“同样的,也能令一些想要掀翻棋盘的人,彻底出局。”
敖丙垂下目光,脑海当中,便又响起了天河之上,青帝的言语。
这诸多永恒的大罗当中,到底有多少人,能走到未来?
这是一个敖丙在先前的时候,从未想过的问题。
但在青帝言语过后,敖丙却是本能的,就开始思索盘天和元天之间,有关于大罗的差距。
不是在作风上的差距——就单纯的,是在名单上的差距。
作为‘未来’的盘天,盘天当中,有大罗不曾在这作为‘过去’的元天当中显化痕迹,这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
但作为‘过去’的元天,元天当中,却有相当的大罗,不曾在作为‘未来’的盘天当中留下痕迹。
这种情况,就极其的值得深思了。
要知道,在盘天当中,就算是那些被埋葬在归墟的大罗,都在盘天之世,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痕迹,有着归来的可能。
而元天当中,却有一些的大罗……
“盘天和元天,不仅仅是过去和未来的对比。”
“更是虚实的映照。”
“圣人们联手倒转虚实,衍化盘天——按道理来说,盘天应该完整的承载元天的一切。”
“如此,元天当中,所有的大罗,就算他们在盘天不曾作为大罗,可也必定会有所痕迹。”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这是否意味着,大爱众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人的圣人们,在倒转虚实的时候,却以一种极其默契的态度,共同的拒绝了元天的某些大罗呢?”
按照敖丙的这种揣测,如果敖丙正在在做的,是试图寻找一艘通往未来的船——可在这船被找到之前,便已经有一些的大罗,提前失去了上船的船票。
念头的转动之间,敖丙很快,便又想起了另外的一位大罗。
武德星君!
再投响了吠陀大天地过后,登临大罗的存在。
他直接将吠陀大天地的那位开天辟地,引入了盘天之内——虽然这是昊天大天尊以及圣人们在一开始,就已经准备好的一个陷阱,但如今敖丙再回头,却依旧是为此而毛骨悚然。
一个本该被挡在天地之外的开天辟地,却是在天地内部一位大罗的接引之下,安然出现在了天地的内部。
若是那开天辟地,不是带着侵夺天地的想法而来,不是一开始,就将盘天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舍不得打坏盘天的坛坛罐罐,而是从一开始,就直接在盘天当中大肆出手……那会是个什么后果呢?
“作为大罗而言,可以自私,也可以损天地之利,而增自身之功。”
“甚至,他们因为内部的斗争,使得天地对外的战场失利,这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作为大罗,却必须要遵守一个底线。”
“那就是,无论如何,大罗都不可以和域外的强者相互勾结!”
这是大罗之间,最终的,亦是最重的底线。
一旦有大罗越过了这条底线,那天地之间其他的大罗们,就算是想要弥补,都几乎是难有回天之力。
毕竟,盘天的对手,不是大罗,也不是圣人,而是开天辟地!
“所以,青帝陛下的言下之意,或者说伏羲的言下之意,便是在提醒过,而今元天的大罗当中,便有一些人,会和域外勾结么?”
“可我要如何,才能将这些人给找回来呢?”
思索之间,敖丙的心头,竟是也生出些许的迷茫和无力。
甄别大罗,这是敖丙在过往的时候,从未想过的问题。
毕竟,每一位大罗的身份,都是一个谜。
就算是敖丙此时同样作为大罗,他都无法保证,自己面前的这些大罗,谁是谁的化身,谁是谁的本体。
他连谁是谁都无法确定,又如何甄别,谁能通往未来,谁又不能通往未来呢?
思索之间,敖丙心中的压力,便也是越来越大。
他做梦都不曾想过,这盘天和元天的勾连之间,居然还隐藏了这样的隐患。
——谁能想到,过去和未来的沟通,不仅仅是对大道的领悟和法力的继续,也不仅仅是对天地风气的改造。
那居然还是人心的博弈?
敖丙看着眼前的姬昌,目光却已经越过了姬昌,落到了更加遥远的昆仑之上。
“圣人啊圣人……这种错了一个人,就有可能令盘天局势崩坏的重任,我哪里能背得起来呢?”
再如何当仁不让,在如何勇于任事,可当敖丙察觉到,那一个隐患所引发的后果,都是他完全无法接受,无法承担,乃至于天地都无法接受,无法承担的时候,他的心头,也依旧是生出了无比的苦涩。
“你们对我的信任,是不是太过了?”
“还是说,其实你们也不曾想过,我真的能将元天和盘天连通这种可能?”
敖丙的念头摇曳着——他可以保证,若非是他已经成就了大罗,若非是他‘回’过了盘天一趟,那么他此刻的心志,十有八九,都是要因为伏羲的这一番言语而崩塌的。
“算了,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再综合盘天的那些大罗作为参考,便总是会有一个结果的。”
“至于说如今,且着眼于眼前吧。”敖丙发散的心神收束回来,落于眼前。
他都不知晓,伏羲的这一番言语,到底是提醒,还是其预见到了今日的场面而准备的一个后手。
如果是后者的话,敖丙也只能感慨,这位人族第一的人皇,其思虑,其谋划,实在是太过于的恐怖了。
——在这位人皇的言语过后,避免人族四散,以人间作为棋局的比重,便是越来越重。
一个统一的人族,其存在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有必要。
殿中,一种诸侯们,还在窃窃私语。
以玉皇为首的大罗们,也还在商议,对当前的局势,冷眼旁观。
显然,这些大罗们,依旧是更加的倾向于让人族分裂,好让自己在天地之间的局势之间,更加的从容发挥,更加的随心所欲。
于是,敖丙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朝歌之局,其实还有一个极大的缘由,便是因为人王自专,权柄太重。”
“依我之见,不若从此以后,削人王之权,化人王为天子。”
“此后天子更替,必先祭天,以得天庭之准。”
敖丙的声音响起。
天地之间,最难扭转的,便是大势——如今,诸位大罗共同的意志纠缠在一起,所显化的人族分裂之势,便是天地之间的大势。
而敖丙想要扭转这样的大势,便必须要拿出更多的东西,提出另外的一种设想,来扭动大罗之间的人心,从而扭转这大势。
削人王为天子——这话才出,殿中那些诸侯们的争论,便是戛然而止。
这言语当中对人族的恶意,可谓是丝毫不加遮掩——一旦应下了这言语,那么人族就不是天地当中,和天庭并存的一部分。
而是天庭体系之下的一部分。
是天庭对人族的吞并!
这样的条件,人族当中,谁敢应下来?
——自人族诞生,和天庭有过诸多的争端,在和天庭的战争当中,也不乏有落于下风的经历。
但无论如何,人族从来不曾对天庭低过头。
准确来说,是人族在任何人,任何势力的面前,都不曾低过头。
而如今,若是按照敖丙这位司法大天君所言,那都不是人族在天庭的面前低头——而是人族直接在天庭的面前称臣了。
这样的事,哪一个人族敢应?
谁敢应下这件事,那史书上的一笔,怕不是比倒行逆施的帝辛,还要来得臭。
而听着敖丙的言语,玉皇亦是在刹那之间,豁然开朗。
对啊,人族分裂有什么用呢?
人族就算分裂了,也终究会重新统一——那个时候,人族的实力,会更甚于今朝,人族的人王,在天地之间的权柄,也会更重。
越多的大罗往人间教化人族,将自己的传说和道理,寄托于人族当中,就会有越多的大罗,站到人族的背后。
到那个时候,说不得人王的存在,其权柄,还要比他这位天帝更重。
人族分裂,对那诸位大罗而言,固然是有许多的好处,可对他这位天帝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甚至,等到他挨不住这天地之垢,然后向下一代天帝逊位的时候,那下一代的天帝,说不得便要将人族这一口锅,扔到他这位‘老去’的天帝身上。
可若是削人王为天子,令人族对天庭称臣。
那可是完完全全的,属于他这位天帝的功业!
就算在这过后,有朝一日人族重启,那也无碍于他的功业——那只是下一代的天帝无能,反而会更加的彰显他这位天帝,使得他更有机会,重新接掌天帝的权柄。
所以,敖丙的提议之下,玉皇毫不犹豫的心动了。
玉皇同样是精擅长于权谋的大罗,他也同样知晓大势的运转,他很清楚,在敖丙的提议之下,若是先有大罗出来反对,然后他想要再同意敖丙的这提议,便必定会有无数的困难。
反之,他作为天帝,在这局势当中,他的意见所占据的比重,乃是最大的——当他先表现出了态度过后,其他人若是持有相反的意见,其在开口之前,便会更加的慎重,也会更加的犹豫。
所以,玉皇当即便是开口!
“司法大天君言之有理。”
“削人王为天子,着以天庭教化,势在必行。”
“诸位以为呢?”
那些诸侯,尽皆默然。
又是良久的沉默过后,姬昌的声音,才随之响起。
“当尊天帝之意。”
“那就这么定了。”玉皇点头,“卿登天子位时,朕当亲自降旨,以彰卿之天命。”
待得玉皇和一众大罗们的身形消去,又小半日过后,殿中的诸侯们,才是一个个的,勃然大怒。
“姬昌,你怎么敢的!”
“姬昌,人族万万年之大运,都断于你一人之手也!”
“姬昌,你为了权柄,你都愿意跪下来当狗了么。”
一位又一位的诸侯,愤然起身离席而去。
更有甚者,直接取了面前的酒爵,泼了姬昌一脸。
便是一些先前还不曾怎么争的,对姬昌有所支持的,他们看着此时的姬昌,也依旧是忍不住的长叹一口气,然后摇头而去。
一瞬之间,众叛亲离。
等到所有的诸侯都离开了这简陋的殿宇,姬昌才是有些无力的往后倒了一步,瘫在座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抬手,用衣袖擦拭着脸上和胡须之间湿淋淋的酒水。
再片刻,恢复了几分力气的姬昌,才是颤巍巍的起身,解下自己的衣袍,盖住伯邑考的尸骸,将尸骸抱起,低声的哭泣起来。
“那姬昌,摆明了是忍辱负重,陛下就一点也不在意么?”
凌霄殿中,有大罗的声音响起。
出声的这位,乃是丹元道尊——据说曾得过太清道德天尊的指点。
丹元道尊开口的时候,玉皇亦是抬头。
凌霄殿中,此时的环境,和敖丙上一次踏进凌霄殿的时候,便又有所不同。
天地,在凌霄殿中倒转,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在凌霄殿中有所映照。
而在天地之上,是一尊又一尊的神像端坐,俯视着天地,镇压着天地。
此后,天地之间的大罗们,再往凌霄议事的时候,便不需要再亲自前往天庭,而只需要端坐洞府,以念头感应天地之大道,便可直接激活凌霄殿中的雕像——这是三十位大罗的陨落,使得天地之间的大罗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过后,凌霄殿中对应而生的变化。
其目的,便是为了保护那些大罗们的痕迹,使得天庭的存在,不至于成为大罗的破绽。
有了这么一层阻隔过后,便纵然是玉皇这驾驭天庭的人,都只能知晓那出声之人的‘身份’,而不能确定其本质。
如此之下,大罗们的隐秘,固然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增强,可对应的,这些大罗们彼此之间的关联,亦是越发的莫测起来。
本来彼此之间,就难得一见的大罗们,越发的难以知晓彼此之间的底蕴和跟脚。
“忍辱负重又如何呢?”玉皇脸上露出笑意。
他是大罗当中,少有的以真身落于凌霄殿的,毕竟,他的身份和跟脚,着实是没有什么值得隐藏的。
“凡人寿短,那姬昌,乃是帝辛父母一辈,其年岁,比起帝辛还要大上许多。”
“先有人王革除人皇之争,再有今次的人王削为天子。”
“前后变化,姬昌心神可谓是心神大损。”
“纵然我等不好去看那人间贵种的生死簿,但朕亦是能看得出来,姬昌的寿元,也就这么两三年而已。”
“而他次子姬发,纵为人曹之官,但弑杀人王之罪,终究是污点。”
“若是没有天庭的支持,他如何能坐得稳天子的宝座?”
“姬氏开国之主,前者,削人王为天子,后者,有弑杀人王之罪。”
“此可谓天生就得国不正,国祚先天不足,非天庭的支持,便不足以稳定权柄。”
“这般情况下,他姬昌忍辱负重,又能如何呢?”
“最多三代,姬氏天子,便要彻底倒向天庭,以求稳固自家的权柄了。”玉皇不在意的道,然后目光落到敖丙的身上。
敖丙亦是这凌霄殿上,能以真身将领的人——他的根底,在天庭当中,也不算是秘密,没有什么隐藏的必要。
“倒是司法大天君,这削落人王之议,着实令朕惊叹。”
“天庭重起,先定天规,再落人王,两桩大功,都以大天君居首,不赏,不足以平人心。”
“却不知,大天君而今,有何求?”
同样作为天庭之神,大罗和大罗之下,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就如‘赏赐’而言。
大罗之下,是天庭给什么,你便受什么。
而在成就了大罗过后,便是你需要什么,天庭便替你去筹备什么——从这方面而言,加入天庭的大罗,比起其他的大罗而言,可谓是有着无比的便利。
“之前,太白金星前来,许臣以开辟大天之资。”
“这些时日,臣亦是为开辟大天而有所推衍。”
“奈何臣成就大罗日短,对天地本源的认知,还有所不足。”
“那人间,都有长生魔贼,以凡人之身,而见天地之本。”
“臣以为,天庭立世良久,想来也对那天地本源的大秘,有所探寻。”
“臣愿以此功,换天庭探寻天地本源之得,以助臣开辟大天。”
“还有诸位前辈。”敖丙的目光,又是往那诸多的雕像上扫过——雕像之下,想要想要借着凌霄殿之会去观察那些大罗的本质,还不曾开始,便已经成为了空谈。
“若是有私下里开辟过大天的前辈,愿意将开辟大天的经历,对晚辈有所提点的话,晚辈在开辟大天过后,亦是愿意将开辟大天的领悟,与诸位前辈共享。”
敖丙收回目光。
移风易俗,本来就是难事——更何况,是要在大罗这个层次‘移风易俗’。
他固然是有借助开辟大天的事,引诱那些大罗们,让他们在天地之间有所‘付出’,有所‘投入’。
但路得一步一步的走。
若是仓促之下开辟大天,纵然他有开辟四九天阙的经历,又有天庭应允的,开辟大天的充足资源,可也依旧是难以保证,他所开辟的大天,能引得那些大罗们,纷纷效仿。
是以,在真的开辟大天之前,敖丙还需要更多的准备——盘天的时候,敖丙决定要开辟四九天阙之时,非但有天庭和西昆仑给与的充足资源,还有天庭和西昆仑的大罗们,在敖丙的耳边耳提面命,指点开辟大天的要点和玄妙。
如此,才有了敖丙以太乙之身,便能开辟大天来‘补全’天地的玄妙手段。
但在这元天当中,情况显然就不一样了。
元始天尊在开天辟地的时候,为了‘节省’天地本源,本来就将元天的架构,调整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地步,使得这元天当中,少有破绽,不需要大天来‘补全’。
敖丙在元天当中所开辟的大天,就算有所成就,那大天也难以如同四九天阙一般,有着独特的玄妙,能引得那些大罗群起。
所以,敖丙所开辟的大天,那大天的特质,便只能从另一个角度着手。
那就是天地本源。
无论是在元天还是盘天,乃至于在盘天之外,天地本源,都是大罗,乃至于那些大罗之上的存在都极其关注的东西。
天地本源,有着自己的玄妙。
就如同天地之间的水汽,有着属于自己的水汽大循环一般,那天地之间的本源,亦是有着自己的本源大循环。
天地的四象本质,自阴阳出,分地风水火,分别对应动静冷热。
天地之间一切的变化,都是自此而动。
动与热,越热越动,越动越热,若是动到极致,热到极致,那便是一切都燃烧殆尽,化作土灰。
静与冷,越静越冷,越冷越静,若是静到极致,冷到极致,那便是一切都凝固,万物归于寂灭。
前者,是天地本源的极致绽放,是绽放到了极致过后,天地本源化为乌有。
而后者,则是天地本源的极致坍缩,坍缩之下,万物不存,那么天地本源的存在,便也没有了意义。
动与静的交错,冷与热的变化,这过程,便是天地本源的消耗燃烧的过程,亦是天地之间,无数精彩变化的根本。
不过,就如同不同的仙神们施展法力展现神通,所需要消耗的法力不一样,其所展现出来的威能也不一样一般。
法力的驾驭,有一个本质和效率的问题。
那天地本源的‘燃烧’,天地本源的大循环当中,也即是天地本源显化万物轮转生灭,然后有沉寂的过程,这当中,自然也同样是有着一个效率的问题。
天地本源的大循环当中,每一个‘过程’,都会有一定的损耗——而这种损耗,便是天地本源当中,无可挽回的消耗。
就如同人间燃木生火时,火焰当中的热,往四面八方散去一般。
想要让那木头燃烧得更久,要么,就是往火中添加更多的木头——此谓之开源也。
如盘天当中,几位圣人主持的,对域外的开辟,从那些开天辟地的口中夺食之举,便如此。
要么,便是节流,或是调整木材本身,或是收敛火势,又或是想办法收集那火光当中散去的热量,重复利用,乃至于将木头燃烧过后的灰,也想办法将其燃烧起来,等等等等……
虽然说天地本源的大循环,和那燃木为火,复而作灰有所不同,可抛开其他的神妙,只究其本身,也大差不差。
天地本源,便是木,而天地之间无数的精彩,无数的变化,便是火,以及火种所衍生的种种。
那无数的精彩过后所留下的‘尸骸’,便是木头燃烧过后的‘灰’。
——不过很显然,调整天地本源大循环的过程,调整那天地本源‘燃烧’的过程,显然是要比调整燃木为火的过程,要艰难无数倍。
可在敖丙看来,这正应该是大罗们所需要去做的问题。
这天地之间的大罗们,就算他们不曾成体系的,去审视这个问题,可在他们成就了大罗过后到现在,这无数万年的时间当中,他们也必定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也多多少少的,会有过这种尝试。
毕竟,就连那些凡人,都在大罗的引导之下,有过凡俗长生这样的研究,何况是大罗?
而敖丙想要的,便是他们所尝试的结果。
可很显然,天地的风气,偏向于敝帚自珍,大罗们各自的尝试,各自的经历,因为关系到他们的底牌,关系到他们的跟脚,所以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将这些东西,宣之于外的。
敖丙想要从那些大罗们身上得到这些东西,乃至于在之后,让那些大罗们,都往这个方向而去,便需要一个平台。
而天庭,便正好能作为这个平台。
天庭当中,过往的研究所得,亦是能作为敖丙的‘本钱’。
(本章完)
“见过玉皇陛下,见过诸位道友。”敖丙的身形,在这临时的宫殿当中显现。
“诸位人间诸侯,本道有理。”
“司法大天君,朕此番将你召于此处,乃是人间诸侯,对你于朝歌血案的判罚有所不满,故而请朕下令,望你重判之。”
“却不知,大天君意下如何?”玉皇神色平稳,按着流程,将先前的事,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这才露出诧异的姿态。
“咦,我还以为大天君尚在稳定大罗之功体,却不想大天君已经破关而出了。”
“不愧是这一个时代,重新接续道途之人,果然非同凡响。”
玉皇将敖丙召集过来的敕令,并非是寻常的敕令,而是一种更加温和的手段——仙神治世,因为考虑到仙神们都会有闭关的时候,贸然惊扰,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仙神的闭关。
故而,在各种敕令之间,便有一种独特的敕令。
便是在引动敕令的时候,以一定的天地本源作为引动,将信息‘编码’送进闭关者的念头之间,然后,得到了敕令的那仙神,便可借用敕令当中的天地本源,将自己的念头,一分为二,在不影响闭关的情况下,分出一个念头来处理外界的事务。
当然,这种手段所需要消耗的天地本源,亦是不菲,就算是大罗用这样的手段,都难免因为那耗费的天地本源而心痛。
若非敖丙同样也是大罗,玉皇是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来将他叫醒的。
“正神不享人祭,天地又何以例外?”对于姬昌的提议,敖丙亦只是哂笑。
“至于说朝歌城那些凡人之性命——那些凡人,皆非仙神所所弑,此乃你们人族之内政,却与天规无有所碍。”
“不过,西伯侯说得也有道理。”
“区区一匹夫之命,的确是抵不过那三十位大罗陨灭之罪。”
“帝辛,的确该以人王的身份而死。”
敖丙说着,心神,便又忽的一动。
他突然意识到,西伯侯这言语之间,还隐藏了一层极其深重的恶意。
天庭为什么不好对帝辛出手?
不就是因为帝辛乃是人王,得人道之庇护么。
若是在其为人王的时候对其出手,那无论有怎样的理由,都将被人道所反噬。
就如在盘天的时候,敖丙对始皇帝出手一般,无论敖丙的出手,有着怎样的迫不得已,有着怎样的正当性,也无论在之前的时候,敖丙和人道有着怎样的关联——可在始皇帝死后,那汹汹的人道之噬,依旧是如影随形而至。
便纵然是敖丙逃到元天,这元天的人道,也依旧是对敖丙有着相当的排斥。
所以,若是按照西伯侯的言语,用帝辛这位人王来消罪的话,那么‘执法’之人,就必定是天庭之人。
而在天庭当中,有哪一个仙神敢于执刀斩落人王呢?
便纵然是有仙神敢这么做,那浩浩荡荡的人道之反噬,他又如何能承受呢?
天庭,又要如何在那浩浩荡荡的人道反噬之下,保住那行刑的仙神呢?
若是保不住,那天庭岂不是又变成了一个笑话?
“不过,西伯侯亦知晓,天规有定,仙神之术法,刀剑,皆不加诸于人道之贵人。”
“人王之身,便正是人道第一之贵人。”
“要以天规斩之,着实难也。”
“是以本道思虑之下,便有一个折中的法子。”敖丙目光平静,盘天的一个例子,顷刻之间,便被他用到了元天。
——他在盘天的时候,天庭收拢业位的时候,司法一系的人手不足,便曾借了凡人的力量来补全司法一系的空缺。
彼时,便有凡人受天庭之召,巡游天地,白日审凡间,夜晚审仙神。
而在元天,那在凌霄殿上议定天规的时候,便也同样是为人族专门列了天曹之位,好令人族,也有监核天规之权。
“司法大天君神殿当中,有人族为天曹,监查司法之神。”
“本神有意,在天曹之外,再列一人曹之官。”
“人曹之官,同样以凡人而出,以凡人之身,承天人司法之重。”
“若有人道贵人如帝辛一般,触犯天规,罪无可赦,人道亦是对之忍无可忍,便令人曹官决之,如何?”
听着敖丙的话,殿中的诸侯们,便是姬昌自己,都忍不住沉默下来。
按敖丙的言语,这所谓的人曹之官,便等于是专门为了人王而设立的一个权柄位了。
毕竟,这人间,也唯有人王的存在,才有可能至于‘罪无可赦,令人忍无可忍’,却又只能借助天庭的权柄来斩杀这种情况。
人王之下,若是有其他的凡人到了‘忍无可忍’这种地步,那也不过是人王一道敕令的事。
“人王权柄深重,却又无人可制,这的确是一件麻烦事。”
“若有人曹之官,能令天庭和人间相合,对人王有所警慑,亦不乏一件好事。”片刻过后,姬昌亦是点头。
“以司法大天君之意,莫非便是要以这人道之官,来决帝辛之罪?”
“却不知,大天君属意何人?”
“我以为,西伯侯次子姬发,素来勇武,或可为这一代的人曹之官。”还不等敖丙言语,吞火国的国主,便也立刻出声。
其他的诸侯,也立刻是回过神来,纷纷支持,表示对姬发的认可。
——显然,是这些诸侯们都回过神来,若是再不言语,将所有的和天庭沟通的事,都交给姬昌的话,那么等到天庭的这些大罗离开,那人间新的人王,就必定是姬昌了!
一众兵围朝歌的诸侯们,自然是不愿意就此退出人王角逐的——就算是真的不能成为人王,但总得令这人王之位,有些纷争起伏,大家才好从新的人王身上,得到一些别的好处,来填补之前的损失。
所以此时,一瞬之间,这还活着的诸侯们,几乎是所有人都齐齐而动,对姬昌群起而攻。
只要姬发亲手弑杀了人王,那无论他是以怎样的理由去弑杀人王,姬氏,都等于是从这一场人王的角逐当中,提前出局了。
而姬昌出了局,大家才有胜出来的机会。
看着面前这些七嘴八舌的诸侯们,姬昌的呼吸,都变得深重起来,其目光,越发的疯狂——然而,一直都关注着姬昌的敖丙,却敏锐的察觉到,姬昌那看似癫狂,为了权柄不顾一切的目光之下,还隐藏了些许的悲哀。
“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都还是想着要去角逐人王,让人间在这角逐当中,越来越乱么?”姬昌喘着粗气,如同是有些无力一般颓然低下头。
他的脑海当中,却想着过往的时候,那鹿台和摘星台都还在的时候,无比意气风发的帝辛,对人间诸侯的评价。
帝辛是怎么说的来着?
哦,姬昌记起来了。
帝辛说,这些人间的诸侯们,一个个的,都只念着自家的门户私计,将自家的利益,看得比天都重——他若是找到了机会,定然是要将这些诸侯,都一一扫平,将他们的权柄,将他们的尊崇,都尽数扫进尘埃。
彼时,姬昌对此还和帝辛有过许多争辩,认为帝辛对这些诸侯们的猜测,太过于的唯心,太过于的恶意。
但如今看来……当那些立场还站在人族,愿意为了人族而忍受帝辛的诸侯们,齐齐被剿灭过后,还剩下来的诸侯们,他们的所做作为,和当初帝辛的恶意猜测,却是越发的接近起来。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重新统合人族!”
“在如今天庭出面的情况下,这人间的诸侯们,都有支撑——想要以力将他们压服,决计不可能,那只会令人间陷入更恐怖的战火当中。”
“所以,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得到天庭更多的支持。”
“让天庭的这些大罗们知晓,支持人间统合,比他们支持人族分裂能得到的东西更多。”
姬昌思索着,目光不经意的,落到敖丙的身上,又避开敖丙,落到玉皇的身上。
而敖丙,同样也在思索当前的局势。
对于元天而言,人族分裂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常来说,这是好事。
毕竟,元天不似盘天一般,有着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元天的敌人,只是那日益减少的天地本源。
而当人族分裂过后,那么人间,便会成为仙神们的棋盘,仙神会以人族为棋子,在人间厮杀。
相比于仙神,尤其是大罗们那惊天动地,动辄天翻地覆的厮杀而言,那人间的厮杀所消耗的天地元气,无疑是最少的。
毕竟,天地要养一个人,不过十余年的付出罢了,而天地要逐渐的衍化山峦河川,却需要千千万万年。
相比于仙神们的厮杀乱战,人间的血肉磨盘,无疑是能让天地更加‘节省’天地本源的方式。
但问题,也在于元天和盘天的不同。
盘天的人族,是不曾触及那天地之本源的,而元天的凡人,却是早早的就触及了天地本源的存在。
那傀甲,那罗天神器,无一不是触碰天地本源,抽取天地本源的东西。
虽然在朝歌血祭过后,那罗天神器尽数坠毁,傀甲尽数失效,连带着承载那些资料的鹿台,也都已经化作了废墟。
可以人族的本性,当那些诸侯们厮杀上头,战火弥天,那就必定会有人重新踏进朝歌,去寻觅那已经被埋葬的傀甲和罗天神器的秘密。
还有在诸侯们背后支持的大罗,若是有谁不甘于退场,也必定会支持那些诸侯们,去寻觅这些被销毁的秘密,甚至于,自家将这秘密给拿出来……而那些大罗们,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做视此事,好借机更进一步的摄夺天地本源。
到那个时候,天地本源的消耗,反而会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增长。
这对于天地而言,却又是一件无比的坏事了。
至于说敖丙的猜测,会不会太过于的遥远,太过于的渺茫——大罗的目光,本来就是如此,从来都不是局限于眼前。
大罗,从来都不是在看到了事过后,再去解决事,而是在那隐患才显露端倪的时候,就已经要调控天地,去无声无息的抹消那隐患了。
“人族,还是统一了比较好——统一的人族作为棋盘之时,才能控制那棋局的烈度。”
“同样的,也能令一些想要掀翻棋盘的人,彻底出局。”
敖丙垂下目光,脑海当中,便又响起了天河之上,青帝的言语。
这诸多永恒的大罗当中,到底有多少人,能走到未来?
这是一个敖丙在先前的时候,从未想过的问题。
但在青帝言语过后,敖丙却是本能的,就开始思索盘天和元天之间,有关于大罗的差距。
不是在作风上的差距——就单纯的,是在名单上的差距。
作为‘未来’的盘天,盘天当中,有大罗不曾在这作为‘过去’的元天当中显化痕迹,这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
但作为‘过去’的元天,元天当中,却有相当的大罗,不曾在作为‘未来’的盘天当中留下痕迹。
这种情况,就极其的值得深思了。
要知道,在盘天当中,就算是那些被埋葬在归墟的大罗,都在盘天之世,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痕迹,有着归来的可能。
而元天当中,却有一些的大罗……
“盘天和元天,不仅仅是过去和未来的对比。”
“更是虚实的映照。”
“圣人们联手倒转虚实,衍化盘天——按道理来说,盘天应该完整的承载元天的一切。”
“如此,元天当中,所有的大罗,就算他们在盘天不曾作为大罗,可也必定会有所痕迹。”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这是否意味着,大爱众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人的圣人们,在倒转虚实的时候,却以一种极其默契的态度,共同的拒绝了元天的某些大罗呢?”
按照敖丙的这种揣测,如果敖丙正在在做的,是试图寻找一艘通往未来的船——可在这船被找到之前,便已经有一些的大罗,提前失去了上船的船票。
念头的转动之间,敖丙很快,便又想起了另外的一位大罗。
武德星君!
再投响了吠陀大天地过后,登临大罗的存在。
他直接将吠陀大天地的那位开天辟地,引入了盘天之内——虽然这是昊天大天尊以及圣人们在一开始,就已经准备好的一个陷阱,但如今敖丙再回头,却依旧是为此而毛骨悚然。
一个本该被挡在天地之外的开天辟地,却是在天地内部一位大罗的接引之下,安然出现在了天地的内部。
若是那开天辟地,不是带着侵夺天地的想法而来,不是一开始,就将盘天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舍不得打坏盘天的坛坛罐罐,而是从一开始,就直接在盘天当中大肆出手……那会是个什么后果呢?
“作为大罗而言,可以自私,也可以损天地之利,而增自身之功。”
“甚至,他们因为内部的斗争,使得天地对外的战场失利,这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作为大罗,却必须要遵守一个底线。”
“那就是,无论如何,大罗都不可以和域外的强者相互勾结!”
这是大罗之间,最终的,亦是最重的底线。
一旦有大罗越过了这条底线,那天地之间其他的大罗们,就算是想要弥补,都几乎是难有回天之力。
毕竟,盘天的对手,不是大罗,也不是圣人,而是开天辟地!
“所以,青帝陛下的言下之意,或者说伏羲的言下之意,便是在提醒过,而今元天的大罗当中,便有一些人,会和域外勾结么?”
“可我要如何,才能将这些人给找回来呢?”
思索之间,敖丙的心头,竟是也生出些许的迷茫和无力。
甄别大罗,这是敖丙在过往的时候,从未想过的问题。
毕竟,每一位大罗的身份,都是一个谜。
就算是敖丙此时同样作为大罗,他都无法保证,自己面前的这些大罗,谁是谁的化身,谁是谁的本体。
他连谁是谁都无法确定,又如何甄别,谁能通往未来,谁又不能通往未来呢?
思索之间,敖丙心中的压力,便也是越来越大。
他做梦都不曾想过,这盘天和元天的勾连之间,居然还隐藏了这样的隐患。
——谁能想到,过去和未来的沟通,不仅仅是对大道的领悟和法力的继续,也不仅仅是对天地风气的改造。
那居然还是人心的博弈?
敖丙看着眼前的姬昌,目光却已经越过了姬昌,落到了更加遥远的昆仑之上。
“圣人啊圣人……这种错了一个人,就有可能令盘天局势崩坏的重任,我哪里能背得起来呢?”
再如何当仁不让,在如何勇于任事,可当敖丙察觉到,那一个隐患所引发的后果,都是他完全无法接受,无法承担,乃至于天地都无法接受,无法承担的时候,他的心头,也依旧是生出了无比的苦涩。
“你们对我的信任,是不是太过了?”
“还是说,其实你们也不曾想过,我真的能将元天和盘天连通这种可能?”
敖丙的念头摇曳着——他可以保证,若非是他已经成就了大罗,若非是他‘回’过了盘天一趟,那么他此刻的心志,十有八九,都是要因为伏羲的这一番言语而崩塌的。
“算了,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再综合盘天的那些大罗作为参考,便总是会有一个结果的。”
“至于说如今,且着眼于眼前吧。”敖丙发散的心神收束回来,落于眼前。
他都不知晓,伏羲的这一番言语,到底是提醒,还是其预见到了今日的场面而准备的一个后手。
如果是后者的话,敖丙也只能感慨,这位人族第一的人皇,其思虑,其谋划,实在是太过于的恐怖了。
——在这位人皇的言语过后,避免人族四散,以人间作为棋局的比重,便是越来越重。
一个统一的人族,其存在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有必要。
殿中,一种诸侯们,还在窃窃私语。
以玉皇为首的大罗们,也还在商议,对当前的局势,冷眼旁观。
显然,这些大罗们,依旧是更加的倾向于让人族分裂,好让自己在天地之间的局势之间,更加的从容发挥,更加的随心所欲。
于是,敖丙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朝歌之局,其实还有一个极大的缘由,便是因为人王自专,权柄太重。”
“依我之见,不若从此以后,削人王之权,化人王为天子。”
“此后天子更替,必先祭天,以得天庭之准。”
敖丙的声音响起。
天地之间,最难扭转的,便是大势——如今,诸位大罗共同的意志纠缠在一起,所显化的人族分裂之势,便是天地之间的大势。
而敖丙想要扭转这样的大势,便必须要拿出更多的东西,提出另外的一种设想,来扭动大罗之间的人心,从而扭转这大势。
削人王为天子——这话才出,殿中那些诸侯们的争论,便是戛然而止。
这言语当中对人族的恶意,可谓是丝毫不加遮掩——一旦应下了这言语,那么人族就不是天地当中,和天庭并存的一部分。
而是天庭体系之下的一部分。
是天庭对人族的吞并!
这样的条件,人族当中,谁敢应下来?
——自人族诞生,和天庭有过诸多的争端,在和天庭的战争当中,也不乏有落于下风的经历。
但无论如何,人族从来不曾对天庭低过头。
准确来说,是人族在任何人,任何势力的面前,都不曾低过头。
而如今,若是按照敖丙这位司法大天君所言,那都不是人族在天庭的面前低头——而是人族直接在天庭的面前称臣了。
这样的事,哪一个人族敢应?
谁敢应下这件事,那史书上的一笔,怕不是比倒行逆施的帝辛,还要来得臭。
而听着敖丙的言语,玉皇亦是在刹那之间,豁然开朗。
对啊,人族分裂有什么用呢?
人族就算分裂了,也终究会重新统一——那个时候,人族的实力,会更甚于今朝,人族的人王,在天地之间的权柄,也会更重。
越多的大罗往人间教化人族,将自己的传说和道理,寄托于人族当中,就会有越多的大罗,站到人族的背后。
到那个时候,说不得人王的存在,其权柄,还要比他这位天帝更重。
人族分裂,对那诸位大罗而言,固然是有许多的好处,可对他这位天帝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甚至,等到他挨不住这天地之垢,然后向下一代天帝逊位的时候,那下一代的天帝,说不得便要将人族这一口锅,扔到他这位‘老去’的天帝身上。
可若是削人王为天子,令人族对天庭称臣。
那可是完完全全的,属于他这位天帝的功业!
就算在这过后,有朝一日人族重启,那也无碍于他的功业——那只是下一代的天帝无能,反而会更加的彰显他这位天帝,使得他更有机会,重新接掌天帝的权柄。
所以,敖丙的提议之下,玉皇毫不犹豫的心动了。
玉皇同样是精擅长于权谋的大罗,他也同样知晓大势的运转,他很清楚,在敖丙的提议之下,若是先有大罗出来反对,然后他想要再同意敖丙的这提议,便必定会有无数的困难。
反之,他作为天帝,在这局势当中,他的意见所占据的比重,乃是最大的——当他先表现出了态度过后,其他人若是持有相反的意见,其在开口之前,便会更加的慎重,也会更加的犹豫。
所以,玉皇当即便是开口!
“司法大天君言之有理。”
“削人王为天子,着以天庭教化,势在必行。”
“诸位以为呢?”
那些诸侯,尽皆默然。
又是良久的沉默过后,姬昌的声音,才随之响起。
“当尊天帝之意。”
“那就这么定了。”玉皇点头,“卿登天子位时,朕当亲自降旨,以彰卿之天命。”
待得玉皇和一众大罗们的身形消去,又小半日过后,殿中的诸侯们,才是一个个的,勃然大怒。
“姬昌,你怎么敢的!”
“姬昌,人族万万年之大运,都断于你一人之手也!”
“姬昌,你为了权柄,你都愿意跪下来当狗了么。”
一位又一位的诸侯,愤然起身离席而去。
更有甚者,直接取了面前的酒爵,泼了姬昌一脸。
便是一些先前还不曾怎么争的,对姬昌有所支持的,他们看着此时的姬昌,也依旧是忍不住的长叹一口气,然后摇头而去。
一瞬之间,众叛亲离。
等到所有的诸侯都离开了这简陋的殿宇,姬昌才是有些无力的往后倒了一步,瘫在座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抬手,用衣袖擦拭着脸上和胡须之间湿淋淋的酒水。
再片刻,恢复了几分力气的姬昌,才是颤巍巍的起身,解下自己的衣袍,盖住伯邑考的尸骸,将尸骸抱起,低声的哭泣起来。
“那姬昌,摆明了是忍辱负重,陛下就一点也不在意么?”
凌霄殿中,有大罗的声音响起。
出声的这位,乃是丹元道尊——据说曾得过太清道德天尊的指点。
丹元道尊开口的时候,玉皇亦是抬头。
凌霄殿中,此时的环境,和敖丙上一次踏进凌霄殿的时候,便又有所不同。
天地,在凌霄殿中倒转,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在凌霄殿中有所映照。
而在天地之上,是一尊又一尊的神像端坐,俯视着天地,镇压着天地。
此后,天地之间的大罗们,再往凌霄议事的时候,便不需要再亲自前往天庭,而只需要端坐洞府,以念头感应天地之大道,便可直接激活凌霄殿中的雕像——这是三十位大罗的陨落,使得天地之间的大罗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过后,凌霄殿中对应而生的变化。
其目的,便是为了保护那些大罗们的痕迹,使得天庭的存在,不至于成为大罗的破绽。
有了这么一层阻隔过后,便纵然是玉皇这驾驭天庭的人,都只能知晓那出声之人的‘身份’,而不能确定其本质。
如此之下,大罗们的隐秘,固然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增强,可对应的,这些大罗们彼此之间的关联,亦是越发的莫测起来。
本来彼此之间,就难得一见的大罗们,越发的难以知晓彼此之间的底蕴和跟脚。
“忍辱负重又如何呢?”玉皇脸上露出笑意。
他是大罗当中,少有的以真身落于凌霄殿的,毕竟,他的身份和跟脚,着实是没有什么值得隐藏的。
“凡人寿短,那姬昌,乃是帝辛父母一辈,其年岁,比起帝辛还要大上许多。”
“先有人王革除人皇之争,再有今次的人王削为天子。”
“前后变化,姬昌心神可谓是心神大损。”
“纵然我等不好去看那人间贵种的生死簿,但朕亦是能看得出来,姬昌的寿元,也就这么两三年而已。”
“而他次子姬发,纵为人曹之官,但弑杀人王之罪,终究是污点。”
“若是没有天庭的支持,他如何能坐得稳天子的宝座?”
“姬氏开国之主,前者,削人王为天子,后者,有弑杀人王之罪。”
“此可谓天生就得国不正,国祚先天不足,非天庭的支持,便不足以稳定权柄。”
“这般情况下,他姬昌忍辱负重,又能如何呢?”
“最多三代,姬氏天子,便要彻底倒向天庭,以求稳固自家的权柄了。”玉皇不在意的道,然后目光落到敖丙的身上。
敖丙亦是这凌霄殿上,能以真身将领的人——他的根底,在天庭当中,也不算是秘密,没有什么隐藏的必要。
“倒是司法大天君,这削落人王之议,着实令朕惊叹。”
“天庭重起,先定天规,再落人王,两桩大功,都以大天君居首,不赏,不足以平人心。”
“却不知,大天君而今,有何求?”
同样作为天庭之神,大罗和大罗之下,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就如‘赏赐’而言。
大罗之下,是天庭给什么,你便受什么。
而在成就了大罗过后,便是你需要什么,天庭便替你去筹备什么——从这方面而言,加入天庭的大罗,比起其他的大罗而言,可谓是有着无比的便利。
“之前,太白金星前来,许臣以开辟大天之资。”
“这些时日,臣亦是为开辟大天而有所推衍。”
“奈何臣成就大罗日短,对天地本源的认知,还有所不足。”
“那人间,都有长生魔贼,以凡人之身,而见天地之本。”
“臣以为,天庭立世良久,想来也对那天地本源的大秘,有所探寻。”
“臣愿以此功,换天庭探寻天地本源之得,以助臣开辟大天。”
“还有诸位前辈。”敖丙的目光,又是往那诸多的雕像上扫过——雕像之下,想要想要借着凌霄殿之会去观察那些大罗的本质,还不曾开始,便已经成为了空谈。
“若是有私下里开辟过大天的前辈,愿意将开辟大天的经历,对晚辈有所提点的话,晚辈在开辟大天过后,亦是愿意将开辟大天的领悟,与诸位前辈共享。”
敖丙收回目光。
移风易俗,本来就是难事——更何况,是要在大罗这个层次‘移风易俗’。
他固然是有借助开辟大天的事,引诱那些大罗们,让他们在天地之间有所‘付出’,有所‘投入’。
但路得一步一步的走。
若是仓促之下开辟大天,纵然他有开辟四九天阙的经历,又有天庭应允的,开辟大天的充足资源,可也依旧是难以保证,他所开辟的大天,能引得那些大罗们,纷纷效仿。
是以,在真的开辟大天之前,敖丙还需要更多的准备——盘天的时候,敖丙决定要开辟四九天阙之时,非但有天庭和西昆仑给与的充足资源,还有天庭和西昆仑的大罗们,在敖丙的耳边耳提面命,指点开辟大天的要点和玄妙。
如此,才有了敖丙以太乙之身,便能开辟大天来‘补全’天地的玄妙手段。
但在这元天当中,情况显然就不一样了。
元始天尊在开天辟地的时候,为了‘节省’天地本源,本来就将元天的架构,调整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地步,使得这元天当中,少有破绽,不需要大天来‘补全’。
敖丙在元天当中所开辟的大天,就算有所成就,那大天也难以如同四九天阙一般,有着独特的玄妙,能引得那些大罗群起。
所以,敖丙所开辟的大天,那大天的特质,便只能从另一个角度着手。
那就是天地本源。
无论是在元天还是盘天,乃至于在盘天之外,天地本源,都是大罗,乃至于那些大罗之上的存在都极其关注的东西。
天地本源,有着自己的玄妙。
就如同天地之间的水汽,有着属于自己的水汽大循环一般,那天地之间的本源,亦是有着自己的本源大循环。
天地的四象本质,自阴阳出,分地风水火,分别对应动静冷热。
天地之间一切的变化,都是自此而动。
动与热,越热越动,越动越热,若是动到极致,热到极致,那便是一切都燃烧殆尽,化作土灰。
静与冷,越静越冷,越冷越静,若是静到极致,冷到极致,那便是一切都凝固,万物归于寂灭。
前者,是天地本源的极致绽放,是绽放到了极致过后,天地本源化为乌有。
而后者,则是天地本源的极致坍缩,坍缩之下,万物不存,那么天地本源的存在,便也没有了意义。
动与静的交错,冷与热的变化,这过程,便是天地本源的消耗燃烧的过程,亦是天地之间,无数精彩变化的根本。
不过,就如同不同的仙神们施展法力展现神通,所需要消耗的法力不一样,其所展现出来的威能也不一样一般。
法力的驾驭,有一个本质和效率的问题。
那天地本源的‘燃烧’,天地本源的大循环当中,也即是天地本源显化万物轮转生灭,然后有沉寂的过程,这当中,自然也同样是有着一个效率的问题。
天地本源的大循环当中,每一个‘过程’,都会有一定的损耗——而这种损耗,便是天地本源当中,无可挽回的消耗。
就如同人间燃木生火时,火焰当中的热,往四面八方散去一般。
想要让那木头燃烧得更久,要么,就是往火中添加更多的木头——此谓之开源也。
如盘天当中,几位圣人主持的,对域外的开辟,从那些开天辟地的口中夺食之举,便如此。
要么,便是节流,或是调整木材本身,或是收敛火势,又或是想办法收集那火光当中散去的热量,重复利用,乃至于将木头燃烧过后的灰,也想办法将其燃烧起来,等等等等……
虽然说天地本源的大循环,和那燃木为火,复而作灰有所不同,可抛开其他的神妙,只究其本身,也大差不差。
天地本源,便是木,而天地之间无数的精彩,无数的变化,便是火,以及火种所衍生的种种。
那无数的精彩过后所留下的‘尸骸’,便是木头燃烧过后的‘灰’。
——不过很显然,调整天地本源大循环的过程,调整那天地本源‘燃烧’的过程,显然是要比调整燃木为火的过程,要艰难无数倍。
可在敖丙看来,这正应该是大罗们所需要去做的问题。
这天地之间的大罗们,就算他们不曾成体系的,去审视这个问题,可在他们成就了大罗过后到现在,这无数万年的时间当中,他们也必定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也多多少少的,会有过这种尝试。
毕竟,就连那些凡人,都在大罗的引导之下,有过凡俗长生这样的研究,何况是大罗?
而敖丙想要的,便是他们所尝试的结果。
可很显然,天地的风气,偏向于敝帚自珍,大罗们各自的尝试,各自的经历,因为关系到他们的底牌,关系到他们的跟脚,所以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将这些东西,宣之于外的。
敖丙想要从那些大罗们身上得到这些东西,乃至于在之后,让那些大罗们,都往这个方向而去,便需要一个平台。
而天庭,便正好能作为这个平台。
天庭当中,过往的研究所得,亦是能作为敖丙的‘本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