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看似赢了
    杭州城的城头,车光倩举起“改良型千里镜”,眺望远方。那里似乎是烟尘滚滚的模样,根据他的经验,定然是有军队在交战。
    千里镜虽然是方重勇“发明”的,但由于技术含量比较低,原理也很简单,所以技术迭代的速度很快。
    哪怕后面他并未参与其中,也有“第二代”的千里镜面世。
    水晶镜片作为几乎没有缺陷的材料,代替了方重勇前世的无色玻璃。除了有点贵以外,制造上几乎没什么难度。
    车光倩也是去了登州后,才发现海船上有人用千里镜,比他手里的“原版”更好用。
    他也是不得不感慨世上聪明人极多。
    “城外贼军大营,动静不小。”
    说完,车光倩将千里镜递给刘文喜,自己则是抱起双臂陷入沉思。
    由于杭州被围,斥候进出已经不是很安全了。
    再加上之前多次打到外线,士卒与马匹也都很疲惫,这时候,确实不适合出城接应。
    “车节帅,末将觉得,还是固守杭州城为好。”
    刘文喜小声嘀咕道。
    贼军把大营安置在北面五里地以外,老实说,这个距离出兵,已经无法确保安全回城。主要是前面他们已经赢了很多场,现在全军出击浪一把,不是很值得。
    “言之有理,全军在城内待命,不得妄动。违者以通贼论处。”
    车光倩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下了一道军令。
    他们一直在城楼上观战,看得又不是很清楚。虽说以现在的战场局面来说,官军不太可能会战败,但极端的情况谁又说得清楚呢?
    十拿九稳的事情,都还有个万一呢!
    于是乎,车光倩与刘文喜二人就这样耐着性子眺望远处,始终没有派出斥候去查探情况。
    一直到午时过后,远处的战斗结束,他们才看到很多没有统一军服的溃兵,从北面而来,一窝蜂的往南面而去。
    那是袁晁麾下的贼军。
    他们在过杭州城与西湖之间主要桥梁的时候,互相推搡,很多人因此落水。骑着马的官军骑兵在他们后面拼命的追赶,一路砍杀。
    整个战场,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混乱。
    这样的战斗,更像是爸爸在打儿子。毫无美感可言,甚至显得有些残暴。
    车光倩面无表情的站在城头,看着城下的所谓贼寇,慌不择路的逃到城下,又被城内的守军用弓箭驱散的惨状,不由得微微皱眉。
    说真的,在战场上战胜这样的对手,实在是没什么值得夸耀的。而贼寇过境,一地鸡毛,苦的是村中百姓。
    “袁晁这反贼,真是来得好啊。”
    刘文喜长叹一声说道。
    车光倩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
    混乱,是上进的阶梯。刘文喜纯粹的武人,打仗有一手,但除此以外,就乏善可陈了。
    他这样的人,在和平年代,是很难有出头机会的。
    不过现在是战乱,武人到处都有用武之地,只要不死在战场上,随时都有出头的机会。
    刘文喜此番带兵几乎把太湖以东扫了一遍,战功赫赫。这位当然希望如袁晁一般的贼军多来一点咯。
    读作反贼,写作战功,这样的事情,哪个武将不喜欢呢?
    “假若有一天,真的天下太平,四方来朝了。你打算做什么?”
    车光倩意有所指的询问道。
    “若是没有功成名就,那就继续提着刀砍人。总有人是需要被砍的。”
    刘文喜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他的回答倒是没有出乎车光倩的意料。
    如果国家不需要战争,那么武将也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种情况,就好比没有人生病,那么医官就不会被人尊重,甚至连吃饱饭也是难事一样。
    或许,有人并不希望天下太平,甚至这样的人还不少!
    车光倩心中暗想。
    正在这时,城下有人喊道:“车节帅,我军已经将贼军击溃,方大帅的军令在此,卑职射上城墙啦!”
    话音刚落,一支绑着信件的箭矢被硬弓射上城头。
    亲兵将其拾起来,送到车光倩面前。
    “车节帅,这便是方大帅褒奖的军令吧,就是不知道给多少赏赐。”
    刘文喜就跟他名字一样,脸上露出喜色,有些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去拆这封信。
    车光倩无奈苦笑,轻轻摆手后拆开信,然后笑容越来越苦涩,最后化为一声长叹。
    “节帅,不是封赏的?”
    刘文喜一脸不可置信,但是看车光倩的表情就知道,这封信绝对没好事。
    “说没有封赏,倒也不至于,你自己看吧。”
    车光倩把信交给刘文喜。
    果不其然,信中方重勇直接质问:我让你守杭州的,什么时候要你打反击了?现在贼军已经被你吓跑了一半,能吃下湖州的贼军就不错了,你说该怎么办?
    呃,该怎么说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文喜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车光倩。
    要知道,此次战役可是事关车光倩晋升淮南节度使的呀!现在看来,扬州大概是去不成了。
    其实这样的结果,车光倩早就有所预料了,他坐海船奔袭华亭县的时候就知道,所谓义军的战斗力,比他们原本预想的要差很多。
    车光倩的计划,都是奔着把义军当官军在打。实际上,由于义军组织度和士气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很容易出现“一哄而逃”的崩盘局面。
    基本上就是一退下来就止不住脚步了。
    “罢了,以车某之见,我们应该会镇守杭州,顺带剿匪。”
    车光倩叹息说道,他也明白,这次虽然没打败仗,但是把事情搞砸了。
    依照方重勇平日里办事的风格,那肯定是“谁搞出来的烂摊子,就由谁来收尾”。
    所以接下来,应该就是在杭州这边,成立浙东观察处置使,然后实行军管,长期平叛。
    “叫人去布置酒宴吧,晚一点,何昌期那帮人要带兵来此修整的。”
    车光倩面带惋惜的说道,淮南节度使的职位飞了,说不心疼是假的。
    “末将……这便去办。”
    刘文喜应和了一句,同样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
    针对战场上的突发状况,方重勇果断出手,提前进行战略合围!
    何昌期带兵走海路,在盐官登陆,大军直扑杭州。
    他们在杭州以北,与袁晁军主力遭遇。
    由于袁晁军中收容了很多从苏州那边退下来的乱兵,影响了整体士气,因此与何昌期所率银枪效节军为主的官军精锐接触后,几乎是一触即溃!
    一部分贼军向西,撤往湖州负隅顽抗;一部分撤往会稽,还有一部分,死于乱军之中。
    余杭与西陵的贼军,士气也跟着崩溃,直接开城投降。不信任官军的,直接逃走,不知所踪了。
    杭州附近的村落可遭了秧,大量不成规模的贼军席卷而来,抢了东西就跑,甚至不缺杀人放火丧尽天良之辈。百姓们纷纷躲进山林,地里已经成熟水稻根本无人收割。
    当然了,还有小股的贼军在四处流窜。
    有一部分贼军,向西走于潜,逃亡歙州,跟叛贼方清部合流。有一部分贼军南下婺州(浙江金华)后,担心被抄后路,于是走山路进入括州(浙江丽水)的山林。
    原本袁晁麾下的军队,都是集中且成建制的。经此一役后,如同一个核桃被锤子锤散,分成了两个大块和十多个小块。
    两支数万人的贼军残兵,分别在湖州和会稽抱团,负隅顽抗。而其他的贼军,多的一两千人,少的不过数百,在会稽以南诸多州县流窜盘踞。
    就这样,江南平叛作战第一阶段结束。
    要说这一仗赢了还是输了,那肯定是赢了。不仅获胜,甚至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可是在方重勇看来,没有将贼军一网打尽,是此战最大的遗憾。
    战后论功行赏,车光倩被封为浙东观察使,杭州兵马使,总揽杭州和杭州以南五州,即越州、明州、台州、温州、括州的“剿匪”事宜。至于民政,自然朝廷会派人来协助他。虽然管理的地盘并不算小,但和淮南节度使比起来,那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了。
    毕竟,现在的杭州,远远比不上唐末时大规模开发太湖,大规模修筑河堤以后繁荣,而且还刚刚经历了战乱。
    其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将来还要剿匪,想想都会脑阔疼!
    但要说没有封赏,却也是冤枉方重勇了。
    车光倩现在担任的这个职务,无疑比之前管理登州要大了许多。
    方重勇对于“绩效”的考核,可谓是公正又严苛。什么该给什么不该给,那真是算得明明白白。
    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官军还来不及大规模去清理地盘,方重勇就秉持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态度,快下达军令,开启平叛第二阶段。
    也就是斩草除根的阶段,绝对不给贼军休养生息的机会。
    根据方重勇下达的军令,王难得部带兵攻长城县,挤压袁瑛麾下贼军的生存空间。而何昌期则是带兵攻湖州南面的武康、临溪等地。
    作为主攻,将贼军驱赶到湖州城内。
    两军汇合后,围攻湖州!
    而车光倩与刘文喜,则是急攻会稽,不给贼军调整部署的时机。
    随着战役第二阶段拉开序幕,袁瑛麾下的贼军很快便被合围在湖州城内,困守城池不能动弹。
    而会稽的贼军,由于没有人领导,各部谁也不服谁,被车光倩打得大败。贼军一退再退,接连丢失会稽、余姚、慈溪等地,最后不得不退到台州宁海。
    带着数十骑逃亡老家台州的袁晁,最后跑到起义最开始的台州临海指挥调度,并在此收容溃败的贼军,打算重整旗鼓。
    袁晁得知官军已经打到宁海附近后,他连忙带兵到宁海布防,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淮南和江浙那边的战况,传到了汴州这边,可把天子李璘给急坏了!
    如果有用的话,他恨不得天天给袁晁烧香拜佛,希望这位贼军统帅能够大发神威,教训教训方重勇。
    事情怎么会这样呢?方重勇居然连战连捷,扩张了不少地盘。
    李璘感觉很吃惊,心中妒忌方重勇运气好,那些贼军泥腿子,实在是太过拉跨了。
    看到方重勇不断壮大,李璘心中无比的担忧与难过。
    这些地盘,不用说,他没有任何机会插手其中的人事安排。一切都是方重勇说了算。
    原因很简单。
    只有方重勇在战争中失利,才会有强力的武将,想起李璘这个天子,接受他的掌控。
    也只有这样,李璘才能干预军权。
    在得到了一部分军权后,才能开始干预行政与人事安排。
    才能滚雪球一般的安插自己人。
    进而慢慢的夺回权力。
    要实现这些,方重勇在前线不断惨败,是必要条件。
    而现在呢?
    情况大大超乎了李璘的预料。
    方重勇在前线赢得越多,跟随他的人就越多,就越是死心塌地的为他效力。
    这样一来,更加坐实了李璘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所以官军虽然在淮南与江浙大显神威,稳固了汴州朝廷的统治,可李璘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更过分的是,方重勇给原本的淮南节度使李琦,安插了一个“陈留王”的封号!
    一个权臣,怎么能给宗室封王呢!
    这种僭越的行为,让李璘又惊又怒。
    当册封李琦为“陈留王”的诏书,被严庄起草后送到皇宫中的时候,这位傀儡皇帝彻底不淡定了,说什么也不肯在上面盖上玉玺!
    “不行,这次朕真的一步都不能让!”
    这天下午,李璘在皇宫内批改公文,当一个“橡皮图章”。
    看到诏书草稿后,他便在形同“御书房”的垂拱殿内大发雷霆,愤怒的将诏书草稿扔到地上。
    尤其不解气,还用力踩了两脚。
    高尚低着头,什么也不说,就在一旁等着李璘发泄完。
    “你就没什么要对朕说么?”
    发泄累了,李璘喘着粗气,盯着高尚质问道,眼睛都是赤红的。
    “陛下,奴很痛心,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高尚抬起头,躬身行礼说道。
    “说!你向来足智多谋,怎么会没话说呢!”
    李璘气得一屁股坐到龙椅上,深呼吸,似乎在努力平息自己的怒火。
    “陛下,陈留王之事,乃是方清做给天下人看的。倘若陛下都容不下陈留王,岂不是正好向世人证明陛下没有容人之量?
    将来陛下若是对天下人说方清是乱臣贼子,又有谁会相信呢?”
    高尚耐着性子劝说道。
    这话打在了李璘的痛处,让这位傀儡帝王无话可说了。
    “言之有理,只是李琦,让朕骨鲠在喉。一想到这件事,朕便会怒不可遏。”
    李璘长叹一声说道。
    别的人,李璘不担心。就算是方重勇,李璘也不认为对方会立马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但李琦是不一样的。
    李琦这个人,或者说和他身份一样,都是基哥子嗣的藩王,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割据旗帜”。
    一个割据势力,有没有掌控一个皇子来当“牌面”,非常重要。反面典型就是史思明,非得建立什么大燕国。
    结果现在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都反他了。
    不过在此之前,尚未出现权臣利用皇族,玩“二桃杀三士”戏码的。
    同一个割据势力内部,“旗帜”与“旗帜”是不直接竞争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让李琦堂而皇之的当“陈留王”,其实是方重勇在不动声色警告李璘:你,或者你们这一脉,并不是无可替代的。如果你想斗,那么我甚至可以扶持一个陈留王跟你斗下去。
    “陛下,奴的话可能有些刺耳,但忠言逆耳利于行,奴还是要说。
    陛下与方清之争,没有胜利的可能。但方清一旦不在了,那么陛下的机会便来了。
    陛下等不到机会,诸位皇子也未尝没有机会。
    还请陛下继续忍耐。”
    高尚继续劝说道。
    “忍忍忍!朕要忍到什么时候!朕什么时候才能掌权啊!”
    李璘双手抱头,拼命揉着自己的头发,精神已经濒临崩溃。
    现在的他,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了,已经失去获胜的信心了。
    方清越走越顺,权力越来越大,死忠越来越多。
    再这样下去,他就要改朝换代了啊!
    “陛下……唉!”
    高尚感觉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
    天可汗的子孙,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么?
    高尚心中哀叹,头一次有了离开李璘,去投靠别人的心思。
    只是,天下之大,却无自己容身之处,还有谁可以投效呢?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