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人交换回来了身体,但大明朝的国策还是在朱常淦的手里,在崇祯的恳求之下,朱常淦终究还是对他以及江南的几个省分的士子进行了一次乡试补考。
    这个原本应该在八月初六,因为战乱而重开的考场,由朝廷派遣的正副主考,所有的官员均由京官担任。
    开始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内外帘官都要赴宴。
    宴会之后,内帘官进入考场内分配好的处所,监试官封门,此后内帘官便不再外出,且内、外帘官不相往来,有事只能在内帘门处交谈。
    乡试共有三场,每场考三天,而且三场考试都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
    考生们进入考场时要经过严格的搜身,然后按次序进入自己的考棚,然后便会锁门,不再允许出入。
    考棚又叫“号房”,是贡院之中一间间独立的小房间,是考生在考试期间答卷、吃饭和住宿的地方,也就是说每场考试的三天之内,考生们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号房内完成,直到考试结束。
    不过这次,号房的条件要好许多,有炉子,有炭火,既可用来取暖,也可用来做饭。
    乡试的监考通常较为宽松,监考官只负责查看考生是否作弊,除此之外,无论考生在号房里做什么,监考官员都不会过问。
    在皇帝的故意指使下,朱常淦得以与崇祯转换位置。
    乡试的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策问为主,同时也考察考生的写作和思想问题,主要包括考生对于《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考生对于诏、判、表、诰等文体是否能熟练运用,同时还会抽取当时的时事政务四五条,要求考生结合经学理论发表议论或见解。需要注意的是,从明朝中期开始,策问便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八股文的形式书写。
    作为三年一次的省级大考,举人录取率仅有3%至4%。
    乡试又称大比、秋闱,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前往南北直隶及各省省城主持,凡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经科试合格者皆可应试。虽然生员原则上只允许科试第一、二等和三等前三名参加,但实际上通过录科、录遗(相当于由学政主持的补考)通过者,也都可以参加,但身世不够清白或父母丧事未满三年是不允许参加的。
    乡试分为两种,其中“常科”每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八月份举行,因考试时间固定,因而不再提前通知;另一种则是“恩科”,是指在发生重大事件时,由朝廷临时增加的考试,这种则会由朝廷提前通知。
    乡试由朝廷委派翰林、内阁学士前往各地主持,各地布政使衙门则要抽调官员负责具体事项,其中在考场内办事的称为内帘官,主要负责监考和阅卷,例如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在考场外办事的则称为外帘官,主要负责管理考场的事务,如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
    因为是针对湖广、江浙等地的考试,所以放榜的时间也很快,仅仅十天不到就放出来了。
    拢共有一万余人参加,崇祯的名次为八十名。
    有明一朝乡试录取的人数,通常由朝廷按照各省人口和文教情况分配,通常从数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每次乡试全国录取总额约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按照统计,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全国乡试录取率维持在4%上下,而隆庆以后的录取率在3.1%左右,就录取率而言,举人可以说是科举中最难的一关,因而也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当然,举人虽然如此难考,但考上之后的待遇却同样是质的飞跃。举人除了拥有秀才所拥有的待遇之外,其中经济层面最实惠的待遇便是免税权,即举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粮国税,如此一来便会有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土地投效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于是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
    政治层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权,考中举人之后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权力,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只能混个县丞、主簿等佐贰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经是大为不同,毕竟已经等于成为了统治阶层。
    可崇祯却不满足于此,直言自己发挥不好,要参加接下来的会试。
    ……
    “快,皇爷在前面等着,你们看好了,一只鸟也不能放过去。“王承恩在路口看着皇帝走入考场之中,吩咐几个贴身太监道。
    嘶……皇爷咋就突然迷上了科举了?
    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办,因在春天举行,故也称春闱。
    又因多为礼部主持,故也称礼闱。
    有明一代,会试的地点在京城东南方向建的贡院,专用于举办会试。会试主考官通常有两人,通常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六部尚书以下,副都御使以上的官员充任。
    另有同考官16人,多以翰林充当。
    崇祯一路经过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
    待时值杏绽放,会试放榜,因而也称“杏榜”。
    经过会试,考中者均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此外,明朝还会在正榜之外再列副榜,正榜进入面试,副榜则没黜。(虽说录入副榜者没有参加殿试得中进士的机会,但也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低级官职,或直接收入国子监为监生,从而获得一定俸禄。)
    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在有明一朝,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殿试仅做排名,而一律不黜落。
    也就是说,只要考中了贡生,那么基本已经成为了进士的一员。
    会试的录取人数三百名,崇祯以三十五名的成绩,再次进入正榜。
    为了防止作弊,在正式殿试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复试,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算是对贡生资格,即参加殿试资格的一种确认。通过复试的考生,便可参加接下来的正式殿试,通常在会试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地点同样在保和殿。
    殿试只考策问一道。
    按常理,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道,殿试当场由皇帝圈定。
    但朱常淦却是亲自出题:“论大明的发展!”
    考生自黎明抵达皇宫,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试题。答题不仅要严格按照八股文,书法也要求必须采用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
    殿试只进行一天,日暮时分交卷,经收卷、掌卷、弥封等手续后统一封存。待阅卷日,考卷分别交给阅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然后选出考卷最优异的十份进呈皇帝,由皇帝亲自确定最终排名。
    经过殿试后,录取之人共分三个等次,其中一甲共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约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头名称“传胪”;其余人为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考生名次确定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这个榜称为甲榜,所谓的“两榜进士”,便是对乡试乙榜和殿试甲榜的统称。
    放榜之后,皇帝还会御赐“恩荣宴”,所有考官和上榜进士皆前往礼部参加。宴会之后,便开始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其中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授翰林院编修。
    至于二三甲的进士,明清略有不同,明朝时会在其中选择长于文学及书法者,进入翰林院或六部观政(相当于实习),其中翰林院的称庶吉士,六部的称观政进士;清朝雍正以后,则要经由皇帝在保和殿举行的朝考,择优选择庶吉士。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点翰林”。至于没能留在京城的,则分别发放各部担任主事,或分赴各地分别任职。
    明朝英宗以后,翰林便已经成为了朝廷的人才储备基地,时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语,因而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一甲三人自然也算),在官场上是具有一定优先提拔资格的。
    当然这是以前,但如今作为最后一届“古法”科举,朱常淦已经想好接下来的改革之路了。
    最终,崇祯的名次。
    定格在二榜,即乙榜16名。
    ……
    感谢大伙儿支持,成绩不好,一路走来,没有什么推荐,但也算是写到了百万字,对读者朋友们来说是个交代,对作者自己来说,也算有头有尾,是个交代。(本章完)

章节目录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炖烂的肉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炖烂的肉汤并收藏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