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他还是可以去参考高考,最后想想还是算了,万一失手,岂不是丢脸丢大发了,还不如留白,让别人去遐想。
    “那你以后毕业是不是就当干部了?”
    “呃,一般是进单位做文职,或是当教师,又或是做研究。”
    实话说,目前中文系的毕业前景并不算多好,往教授方向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不是靠专业吃饭,只是要这个学历,天天研究文学,混过四年就完事了。
    秦淮茹连忙问:“那你打算做什么工作?”
    “回轧钢厂啊!这事你先别说出去。”
    他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哪怕留在水泵厂其实也不错,但风险依旧不小,不是熟悉的地方。
    为了求稳,还得是轧钢厂,就说杨厂长被一撸到底,最后也不过是去打扫卫生。
    所以计划在轧钢厂待上十来年,等知青陆续返乡,好日子就来了。
    “啊,读了大学还回轧钢厂啊!”
    秦淮茹不是太理解,却很高兴,她还担心被抛弃了呢。
    “我当厂长啊,不然回来干嘛。行了,这事不该你操心,好好养胎,给我拼个女儿。”
    李治国也不多说,一家之主来着,他做决定就好。
    “哎!那我去看看菜好了没。”
    秦淮茹赶忙去了厨房,京茹在忙活呢。
    李治国到屋外点了支烟,没抽两口,就见许大茂提着东西来了。
    “李治国,恭喜啊,以后你可就是大学生了,要不我怎么说你脑子好呢。”
    许大茂也谈不上羡慕,他不是读书的料,但他家红星可以啊,遗传在这儿呢。
    “大茂,你看你,送上祝福就是了,怎么还送东西,这多不好意思。”
    李治国赶忙叼着烟,腾出双手把东西接了过来,这是祝福,送啥他不会见外。
    “咱们哥俩不说见外话,要不是遇到灾年,兄弟得给你摆一桌庆祝一下。”
    许大茂送了不少东西,还拿了一个红包,奈何没法请客,谁家也没好东西,更无口粮。
    今年京城的猪肉票,平均每人八两,不是一个月是一整年,你敢信?
    元旦和春节各发四两猪肉票。
    好在今年前面几个月,每月多少还是发了点肉票,但不是猪肉,而是用鸡鸭鱼罐头顶替的新鲜猪肉,味同嚼蜡。
    “先记下,等以后日子好了,给我补上。”
    李治国寒暄了一番,没请大茂进屋,家里没那么多粮食。
    等许大茂走后,二大妈跟着就来了,院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还是坏小子考上大学,必须要表示一下。
    除了怕坏小子坑人,也是想维持关系,一个大学生,在四合院里的分量太重了。
    甭管别人怎么考上的,那都是本事,以后的工作岗位可不同了。
    “李治国,恭喜你考上大学,这准备了点东西,你别嫌弃。”
    “二大妈,你客气了啊,咱俩谁跟谁啊!你放心,光天的事我记心上了,原本有一个百人小厂空了个名额出来,但光天是我兄弟,去小厂子太屈才了。
    让他在耐心等等,街道那边有消息,我会通知他。”
    李治国还想拉着刘光天在免费跑腿一年,他就轻松多了。
    “哎,都听你的。”
    二大妈高兴地回去了,坏小子别的方面可能不太好说,但收钱办事,还是靠谱的。
    许大茂和二大妈来过之后,仿佛拉开了序幕,院里住户们纷纷来送礼,二十多户,一家都没跑掉。
    聋老太太送了攒下的十斤粮票,其中还有六斤面票,这可不容易的。
    易中海直接送了五十块钱的大红包,这让李治国都愕然,这不是小数目啊。
    就连阎埠贵都送了个大红包,还有三斤地瓜干。
    “三大爷,钱我收了,地瓜干拿回去吧,你家孩子都不够吃。”
    李治国说这话,是因为都这年份了,阎埠贵还在往他这儿卖面票。
    再加上这地瓜干可是从去年放到现在的,快一年了,担心吃了他这肠胃扛不住。
    “哎!那我收着了啊,李治国,你考上大学了,以后还住这院里吗?”
    阎埠贵有点担心,别人要发达了啊,以后有了好单位,没准就搬出去了。
    “住这儿啊,我祖宅在这里,三间屋呢。”
    李治国话是这么说,却打算在六六或六七年,搬出去了。
    搬到前门大街那边,也多陪陪小老婆,他也得过去把大院给守住,特殊时期,住在独门独院,不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这挺好!”
    阎埠贵乐呵呵走了,想着以后家里仨孩子找工作,也来请教一下李治国,虽说感觉有点坑,但钱不白,回头他还能从孩子们工资里攒出来。
    李治国正要回屋去,里边秦淮茹正带着秦京茹在清点礼品,登记红包,关响也在帮忙,全家上阵。
    忽的见傻柱来了,这小子今天回来晚了。
    “李治国,恭喜啊。”
    傻柱提着网兜,里边装着一个饭盒,才刚到院里,家都没回。
    “你也别恭喜我了,雨水以后考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李治国也就这么一说,雨水的成绩不一定能考上,得看运气,至于说补习,犯不着,现在流行读书看命运。
    就连徐志摩都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那肯定的,这给你的红包,还有饭盒,里边有好东西,我寻摸回来的,你别都吃了,给秦姐和关响留点。”
    今天厂里有招待,就俩肉菜,傻柱冒险截留了二两红烧肉带回来。
    “红包我拿了,饭盒你带回去,给雨水补补身体,她最近可瘦多了,太瘦不好看。”
    李治国没接饭盒,别的都好说,这月份还是不坑别人的吃食,这跟聋老太太不同,老太太胃口小,吃不了那么多吧!
    等把傻柱送走后,他就回屋把门关上,因为住户们都来过了。
    “淮茹,这有傻柱和三大爷的红包,别搞错了。”
    李治国分开把红包递过去,这是他读大学的启动资金,小赚一笔。
    “姐夫,有好多钱呢。”
    秦京茹也是个小财迷,打小就学会了攒零钱。
    “嗯,都登记好了,以后谁家有孩子考上大学,咱们还得还回去。”
    李治国说这话自己都差点笑了,恐怕很难去还礼了。
    “治国,送的这些东西我收着,钱都给你。”
    秦淮茹把红包拆出来,钱叠放到一起,真不少了,虽说是灾年,但大家的工资又不少,给得起红包。
    “你收着吧,给京茹拿十块钱,她年龄不小了,要钱的地方多,再给关响拿一块钱。”
    李治国没接这些钱,他自己的都不完,已经让陈雪茹专门给他开了个账户,往里边存家用,还能吃利息。
    不然给他现金,这往后还不好换新版大团结。
    “十块钱多了点吧!”
    秦淮茹心疼起来,京茹这丫头从小到大了家里多少钱了,吃穿都不说,另外还给零钱。
    往后要是嫁出去了,她自己都觉得太亏,好歹多留几年帮她带孩子。
    “说了就给。”
    李治国再次用上了独裁这招,老爷们就该这样,说一不二。
    “嗯,我这就给她拿钱。”
    秦淮茹只好给京茹拿了一张十块钱的,大面额,应该得攒着不出去吧。
    “谢谢姐夫!”
    秦京茹拿到钱,却只感谢了姐夫,她打小就知道姐姐有多抠门。
    “妈,还有我的一块钱呢。”
    关响打小也学会了攒零钱,就是这学期的学费,都是他自己交的,妈妈不给拿钱。
    “少不了你的,攒着啊,等你弟弟回来,带他一块。”
    秦淮茹本来想今年把小儿子接回来,可这大灾年的,更困难了,还是留在那边大院,偷偷吃好的吧。
    “行了,吃饭吧!”
    李治国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饭盒,里边装着满盒子的腊肠,天气热,不用蒸热也能吃。
    “爸爸,你买的小粉肠真好吃。”
    关响吃了一片腊肠,跟着咬了一口杂合面,吃得香。
    “好吃就多吃点,记住了,别人问就说是小粉肠,淀粉做的。”
    李治国感觉他还能在骗骗孩子。这时秦淮茹拿起一个提前放在碗里的窝头,刚想掰开,忽然又忍住了,咬了一口,见里边藏着白面,只有外边一层是棒子面。
    这也是没办法,得偷偷来,关起门来吃饭也要多加小心。
    李治国也吃了两个特制的窝头就饱了,早早歇着,可以好好休息三个月,去迎接大学生活。
    第二天一早,李治国还在睡梦中,秦淮茹就上班去了,秦京茹去上学,贾张氏照常到后院来接上关响,在带上棒梗一块去学校。
    打去年九月,李治国就跟贾张氏谈好了,每天负责接送关响,一天给五分钱辛苦费。
    贾张氏那是尽心尽责,每个月一块三呢,到哪儿去找这种好事,给钱的事她也不往外说,生怕别人抢了这轻松活。
    “贾张氏,这李治国都不上学了,你还帮着送关响啊!”
    蒋大妈恰好出来倒水,见贾张氏帮关响背着书包,而棒梗的书包自己背,虽说几乎天天见到,可还是觉得荒唐。
    老贾家算是被坏小子给薅惨了吧!
    抢了秦淮茹不说,当初秦淮茹怀孕,大着肚子也是贾张氏一路跟着上下班,把人照顾好了。
    结果到了现在,贾张氏还帮着给人带孩子,这做人好歹讲点良心吧,不过老贾家好像自己挺乐意的。
    之前贾东旭没蹬三轮的时候,还接送过关响呢。
    “哎呀,李治国身体不好,要多睡,养好了才好去读大学啊。”
    贾张氏带着俩孩子急忙走了,想打听这好差事,抢着挣钱啊,没门。
    “造孽啊!”
    蒋大妈感叹一番,回家就纳鞋底,她这手艺也不差,等坏小子去读大学的时候,她也送双新鞋,肯定得记得她的好。
    ……
    李治国一觉醒来,把床头的手表拿过来一看,早了啊,还不到十点,天气热就这点不好,容易早起。
    读北大这事还没跟小老婆分享,今天正好过去一趟。
    前段时间听说居委会大娘主任要退休,估摸也就这阵子,新的主任要确定下来了。
    “李经理好!”
    何玉梅见到来人,赶忙迎了上去,虽说李治国已经不是经理,改春桃了,但余威还在。
    “嗯,玉梅,你雪茹姐在店里吗?”
    李治国扫视了一圈,没见到人。
    “雪茹姐有事去居委会了,春桃姐也去了二店。”
    何玉梅也知道李经理在读高中,怎么今天有空过来。
    “行,等她回来,让她到小酒馆来找我。”
    李治国跟着就走,留在店里也没什么事,不如去小喝一杯养胃,牛栏山二锅头是用高粱酿造的,约等于吃了去掉杂质的粗粮,多好。
    这年代,不少人用酒代替主食,也没见缺了营养。
    “李哥儿!”
    忽的,他听到陌生的呼喊,一抬头,就见胡同里,徐慧芝带着俩孩子站在那儿。
    “慧芝,你怎么来了?”
    李治国上前停下自行车,其实是明知故问,大灾年的,跑这儿来,肯定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快叫李叔叔。”
    徐慧芝指挥俩女儿喊人。
    “李叔叔好!”
    俩丫头已经不小了,大丫头春芬五岁多,只比理儿小一岁,小丫头丽霞也快四岁了,跟徐静平年龄相仿。
    “你们这是来找慧真?”
    李治国伸手摸了摸俩丫头的脑袋,都长得瘦,满脸菜色,穿着也不好。
    但是长大后,贺永强这俩丫头,都挺漂亮,估计也是应了那句,丑男容易生漂亮女儿。
    “唉!李哥儿,我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啥粮食都没有,不找我姐帮忙,要饿死了。”
    徐慧芝嘴唇发干,她是天亮带着俩孩子坐牛车来城里的,一口水都没喝着。
    “不是,前年那会,我好像说过,你再有困难,就得带贺永强一起来啊,我想见见他这号人。”
    李治国正说着,忽然见春芬抓着他说:“叔叔,我饿!”
    “哎哟,你还记得叔叔不啊。”
    李治国伸手把春芬抱了起来,轻飘飘的,感觉没啥重量,营养没跟上啊。
    徐慧芝忙说:“春芬,叔叔以前给你拿过果,那纸还在家里放着呢。”
    “记得叔叔!”
    春芬自己也搞不清,但纸是记得的。
    “真乖啊!”
    李治国不差这点时间,反正最后要接济也是徐慧真出钱,不过春芬这丫头,确实挺可爱的。
    “叔叔我饿,我爸爸只给我吃水煮的地瓜秧子,吃不饱。”
    春芬又喊饿了,五岁多的孩子,放养的,说话交流什么的没问题。
    “李哥儿,俩丫头从昨晚上到现在都没吃过东西。”
    徐慧芝也是没办法,在不找粮食,孩子都要饿死了。
    那地瓜秧子才种地上一个月,要是掐光了,到了秋天,也别想有红薯了,再说是生产队的地瓜,只能偷偷掐叶子,多了也不敢。
    “哎!灾年都不容易。”
    李治国摇头,等熬过这一两年就好了。
    “贺永强呢,他在干嘛?慧芝,帮我推着自行车,边走边说。”
    李治国伸手,把丽霞也抱了起来,这丫头就更轻了。
    “他,他还得干活,要挣工分,昨晚上他去套兔子,也没见抓着。
    等下了工他在去山上挖野菜,可孩子们等不了。”
    徐慧芝家里这情况确实不好,上边还有一个公公,一家五口人。
    “嗯,那啥,上次借你那钱,你姐可不让我说啊,这事别说漏了,不然我也难做人。”
    李治国提醒了一句,他可是最讲信用的。
    “哎!我不说,我今天在胡同口,就想等等看能不能见到姐夫和您。”
    徐慧芝怕见到姐姐,她日子过得不好,也没脸见。
    “行,我带你们到前边小食堂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你们在那儿等我,我到后院去找你姐。”
    李治国摇头,他那弟妹厉害着呢,迟早会把他手里这俩丫头给抢到身边去,让贺永强众叛亲离。
    不过手里抱着这俩丫头不是白眼狼,徐慧真养女儿还是有一手的。
    “谢谢李哥儿。春芬,快,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得,到地方了。”
    随即,李治国把人带到了小食堂,让老马准备了点吃的,也就二和面加咸菜。
    “谢谢叔叔!”
    春芬拿着窝头,认真把叔叔的模样记在心里,别给忘了。
    “得了,快吃吧!老马,这丫头我稀罕,去,煮仨个鸡蛋出来。”
    “好的,李经理!”
    老马赶忙去拿鸡蛋,小食堂有那么十几个鸡蛋的存货。
    等李治国离开后,徐慧芝忙说:“春芬,丽霞,你们可记住了,李叔叔是能人,大人物,你们要懂礼貌,记得李叔叔的好。”
    “妈妈,我记住了。”
    “妈,我也记住了。”
    俩丫头吃着窝头就很香,这是杂合面,棒子面里边加了白面,吃起来要软和一些,还抗饿。
    北方的馍馍和南方的馒头不一样,先不说形状、筋度口感,用的量就不同,南方馒头看着挺大,但是松软,用手压一压,实际很小一个。
    这就造成京城这边买个馍馍要二两粮票,南方的刀切馒头只要一两粮票,一个顶俩!
    李治国这会到了后院,见到正带着孩子拼积木玩具的徐慧真。
    “哥,你怎么来了?”
    徐慧真叉着腰起身,快要生了,预产期就在这个月。
    “李叔叔好!”
    徐静平赶忙叫喊,人也小跑了过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四九往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九往事并收藏四合院:开局就截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