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基础的空战知识
第601章 基础的空战知识
英国人的动作很快,从敦克尔刻到纳木尔大概200公里,以火车的速度通常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再加上装运时间少说也要七八个小时。
然而,第一批物资仅仅只用了四小时就赶达纳木尔送到了机场。
这是基钦纳的功劳,此时的他已进退失据。
向夏尔请求空中增援不是艾维斯中将的意思,而是基钦纳这个日不落元帅的意思,只不过他不愿低下世界第一强国高贵头颅,这才让艾维斯中将出面与夏尔联系。
基钦纳原定的索姆河之行当然取消了。
跟安特卫普的溃败相比,索姆河的僵局已不值一提。
基钦纳考虑到一点:夏尔在安特卫普创造过神话,两次。
第一次他只身一人进入安特卫普指挥即将崩溃的比利时军队大败德军。
第二次,他带领法兰西第一装甲军仅用一天时间就拿下安特卫普并组建了现在这条安特卫普防线,这次战例甚至被各国作为经典写进了教科书。
可现在,英军才刚刚以分段驻防为由将夏尔的部队从安特卫普逼走,马上就被德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这让基钦纳这个陆军元帅怎么向阿尔贝特一世交代?
这让英军怎么面对比利时军和法军?
这让殖民军怎么看待英国军队?
“不,不能这样下去。”基钦纳下了死命令:“命令艾维斯中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安特卫普!”
但只是这道命令还远远不够。
基钦纳不像黑格,他知道飞机、坦克这些新装备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扭转战局首当其冲就是需要制空权,至少不能让德国人完全掌握制空权。
因此,在得到夏尔的承诺后,基钦纳马上以自己英国陆军大臣的身份指挥调度,让铁路所有闲杂火车让路,这才在几小时内将第一批物资送到纳木尔。
……
夏尔收到物资清单一看,大多是航空燃油和机枪子弹,另外还有些食物。
很明显,这是为了让夏尔的航空团投入战斗做的准备。
但现在的夏尔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打赢了空战替英国人扭转战局,没这样的好事。
夏尔迟疑片刻,给艾维斯中将发了一封电报,他很有耐心的给艾维斯中将普及了一些空战知识:
“物资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中将阁下。”
“但是,您似乎送错地方了,空战讲究的是就近原则。”
“比如增援安特卫普,战机最佳的起飞基地应该是布鲁塞尔而不是纳木尔。”
“从纳木尔起飞会增加50公里左右的距离,一来一回就是100公里,这对空战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
多出这100公里对现代战机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一战时的低速战机却十分关键。
“骆驼”战机最高时速只有190公里,巡航时速在100公里左右,总航程不过485公里。
这意味着飞行员要多出1小时时间用于赶往目标空域或返回机场加油上,这对油耗、飞行员的疲劳度以及出勤率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出勤率指原本一个白天可以往返四次投入战斗,但因为距离远只能三次甚至两次)
最后夏尔得出结论:“因此,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把补给运到布鲁塞尔,我把战机转场到布鲁塞尔机场并以它为作战基地作战!”艾维斯中将听了夏尔的解释后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却气恼的问:“你为什么不早说?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把物资送到布鲁塞尔!”
夏尔不急不缓的回答:“非常抱歉,中将阁下,您没问。我以为您知道这些基础的空战知识。”
情报很快就转发到基钦纳手里。
基钦纳两眼一黑:“这个混蛋,他一定是故意的!”
艾维斯中将是黑格一系,他们鄙视所有新装备包括飞机,当然不知道这些空战知识。
基钦纳这个陆军大臣没指挥过空战,也是一无所知。
而夏尔居然还强调这是“基础”,杀人诛心!
但没办法,航空团在夏尔手里,抗议反对都没用,谴责更无济于事。
基钦纳只能再次向布鲁塞尔派去物资,比送往纳木尔的还多,这回派了两列火车过去。
然而,这一耽搁整个白天就过去了。
然后夏尔又给他们普及一个基础的空战知识:“抱歉,将军,飞机无法在夜间作战。”
……
这一天,安特卫普附近的英军并不好过。
防线被突破全军溃退,德军吊着尾巴一路追杀十余公里,打死打伤英军一万多人,俘虏了两万多人,缴获大批储存在防线内的物资。
最终是安特卫普的堡垒防线救了这些溃军。
德军希望跟在英溃军后方一股作气杀进安特卫普,但伊登少将果断命令部队开火。
霎时堡垒重炮将一发发炮弹砸在敌我分界线上。
分界线不明显,英军与德军犬牙交错,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然而比利时军队却没有半点犹豫,炮弹不停的朝阵地前倾泻,炸出一道道火光和烟雾。
士兵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到半空中再狠狠的落下,有英军也有德军,他们像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木头人,毫无抵抗力,在半空中就被分成几块。
然而,堡垒炮数量较少无法批量覆盖,德军虽然有几辆坦克被炸毁却依旧高速朝堡垒防线冲锋。
在千钧一发之际,“圣莎蒙”自行火炮从前沿工事中冒出头来,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直面而来的德军坦克,稍作调整后就“轰轰”发出一阵炮响。
德军“lk1”坦克前装甲只有14mm厚,它堪堪能挡住子弹,但在75炮面前就跟纸糊似的,瞬间被打得一辆辆冒起青烟甚至着了火。
埃尔温上校始终跟着部队前进,他搭乘一辆ev4装甲车观察前线的战事并时刻指挥。
(上图为德军一战时期ev4装甲车,一般装备有4挺机枪,1915年生产)
他在望远镜中看到这情形马上对参谋下令:“停止进攻,采用b计划!”
“是,上校!”参谋马上下达了命令。
埃尔温上校一开始就对夏尔训练和规划的堡垒防线保持警惕,此时见一击不成马上作出改变。
(本章完)
英国人的动作很快,从敦克尔刻到纳木尔大概200公里,以火车的速度通常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再加上装运时间少说也要七八个小时。
然而,第一批物资仅仅只用了四小时就赶达纳木尔送到了机场。
这是基钦纳的功劳,此时的他已进退失据。
向夏尔请求空中增援不是艾维斯中将的意思,而是基钦纳这个日不落元帅的意思,只不过他不愿低下世界第一强国高贵头颅,这才让艾维斯中将出面与夏尔联系。
基钦纳原定的索姆河之行当然取消了。
跟安特卫普的溃败相比,索姆河的僵局已不值一提。
基钦纳考虑到一点:夏尔在安特卫普创造过神话,两次。
第一次他只身一人进入安特卫普指挥即将崩溃的比利时军队大败德军。
第二次,他带领法兰西第一装甲军仅用一天时间就拿下安特卫普并组建了现在这条安特卫普防线,这次战例甚至被各国作为经典写进了教科书。
可现在,英军才刚刚以分段驻防为由将夏尔的部队从安特卫普逼走,马上就被德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这让基钦纳这个陆军元帅怎么向阿尔贝特一世交代?
这让英军怎么面对比利时军和法军?
这让殖民军怎么看待英国军队?
“不,不能这样下去。”基钦纳下了死命令:“命令艾维斯中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安特卫普!”
但只是这道命令还远远不够。
基钦纳不像黑格,他知道飞机、坦克这些新装备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扭转战局首当其冲就是需要制空权,至少不能让德国人完全掌握制空权。
因此,在得到夏尔的承诺后,基钦纳马上以自己英国陆军大臣的身份指挥调度,让铁路所有闲杂火车让路,这才在几小时内将第一批物资送到纳木尔。
……
夏尔收到物资清单一看,大多是航空燃油和机枪子弹,另外还有些食物。
很明显,这是为了让夏尔的航空团投入战斗做的准备。
但现在的夏尔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打赢了空战替英国人扭转战局,没这样的好事。
夏尔迟疑片刻,给艾维斯中将发了一封电报,他很有耐心的给艾维斯中将普及了一些空战知识:
“物资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中将阁下。”
“但是,您似乎送错地方了,空战讲究的是就近原则。”
“比如增援安特卫普,战机最佳的起飞基地应该是布鲁塞尔而不是纳木尔。”
“从纳木尔起飞会增加50公里左右的距离,一来一回就是100公里,这对空战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
多出这100公里对现代战机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一战时的低速战机却十分关键。
“骆驼”战机最高时速只有190公里,巡航时速在100公里左右,总航程不过485公里。
这意味着飞行员要多出1小时时间用于赶往目标空域或返回机场加油上,这对油耗、飞行员的疲劳度以及出勤率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出勤率指原本一个白天可以往返四次投入战斗,但因为距离远只能三次甚至两次)
最后夏尔得出结论:“因此,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把补给运到布鲁塞尔,我把战机转场到布鲁塞尔机场并以它为作战基地作战!”艾维斯中将听了夏尔的解释后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却气恼的问:“你为什么不早说?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把物资送到布鲁塞尔!”
夏尔不急不缓的回答:“非常抱歉,中将阁下,您没问。我以为您知道这些基础的空战知识。”
情报很快就转发到基钦纳手里。
基钦纳两眼一黑:“这个混蛋,他一定是故意的!”
艾维斯中将是黑格一系,他们鄙视所有新装备包括飞机,当然不知道这些空战知识。
基钦纳这个陆军大臣没指挥过空战,也是一无所知。
而夏尔居然还强调这是“基础”,杀人诛心!
但没办法,航空团在夏尔手里,抗议反对都没用,谴责更无济于事。
基钦纳只能再次向布鲁塞尔派去物资,比送往纳木尔的还多,这回派了两列火车过去。
然而,这一耽搁整个白天就过去了。
然后夏尔又给他们普及一个基础的空战知识:“抱歉,将军,飞机无法在夜间作战。”
……
这一天,安特卫普附近的英军并不好过。
防线被突破全军溃退,德军吊着尾巴一路追杀十余公里,打死打伤英军一万多人,俘虏了两万多人,缴获大批储存在防线内的物资。
最终是安特卫普的堡垒防线救了这些溃军。
德军希望跟在英溃军后方一股作气杀进安特卫普,但伊登少将果断命令部队开火。
霎时堡垒重炮将一发发炮弹砸在敌我分界线上。
分界线不明显,英军与德军犬牙交错,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然而比利时军队却没有半点犹豫,炮弹不停的朝阵地前倾泻,炸出一道道火光和烟雾。
士兵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到半空中再狠狠的落下,有英军也有德军,他们像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木头人,毫无抵抗力,在半空中就被分成几块。
然而,堡垒炮数量较少无法批量覆盖,德军虽然有几辆坦克被炸毁却依旧高速朝堡垒防线冲锋。
在千钧一发之际,“圣莎蒙”自行火炮从前沿工事中冒出头来,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直面而来的德军坦克,稍作调整后就“轰轰”发出一阵炮响。
德军“lk1”坦克前装甲只有14mm厚,它堪堪能挡住子弹,但在75炮面前就跟纸糊似的,瞬间被打得一辆辆冒起青烟甚至着了火。
埃尔温上校始终跟着部队前进,他搭乘一辆ev4装甲车观察前线的战事并时刻指挥。
(上图为德军一战时期ev4装甲车,一般装备有4挺机枪,1915年生产)
他在望远镜中看到这情形马上对参谋下令:“停止进攻,采用b计划!”
“是,上校!”参谋马上下达了命令。
埃尔温上校一开始就对夏尔训练和规划的堡垒防线保持警惕,此时见一击不成马上作出改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