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向来都是硝烟弥漫,战国七雄最终的获胜者也仅仅只有秦国而已。
    激烈的战争中也总是能涌现出很多猛将,王翦就是秦国的大将,也是秦始皇兼并六国最大的功臣。
    而他打仗有一个恶习,这个恶习让秦始皇心疼不已,但每次都只能咬牙容忍。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王翦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
    “王翦年轻时喜爱兵法,长大后为秦始皇效力。”
    “秦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进攻赵国阙与。”
    “领兵十八天后,他让军中俸禄在斗食以下的小官,十人中只推选二人留在军中,其余回家。”
    “因为留下的都是精锐,王翦接连攻陷九座城邑。”
    “秦始皇十八年,王翦率兵攻打赵国,赵国派李牧率军抵御,两军相持一年多之后。”
    “王翦使用反间计,使赵王杀了李牧。”
    “李牧死后,王翦攻克了赵国,俘虏了赵王迁,赵国被灭改设为郡。”
    “赵国被灭之后,燕国的太子丹担心秦国侵犯燕国。”
    “秦始皇二十年,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始皇。”
    “荆轲事败,秦始皇派王翦进攻燕国。”
    “燕王姬喜逃到辽东,王翦平定燕国蓟都而还。”
    “秦始皇二十一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进攻楚国,楚国兵败。”
    “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又回师进攻魏国。”
    “王贲挖掘河沟,引黄河水淹灌大梁,魏王投降,魏国被平定。”
    “秦始皇见魏、赵、韩三国已经被灭,燕王喜也逃跑了,秦军又多次打败楚军,就想彻底灭掉楚国。”
    “有一天,秦始皇问将领李信,如果率兵攻取楚国,大概需要多少士兵。”
    “李信年少壮勇,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并将太子丹掳获。”
    “听到秦始皇的问题,他回答,只要二十万。”
    “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不可。”
    “秦始皇觉得王翦老了,变得胆怯,而李信果断勇敢,他所说的是对的。”
    “于是,秦始皇派李信及蒙恬领兵二十万南伐楚国。”
    “王翦则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借口生病告老还乡。”
    “李信率兵攻打平与,蒙恬进攻寝邑,大破楚军。”
    “李信又攻陷鄢郢,之后领兵向西挺进,并与蒙恬在城父会师。”
    “楚军趁机尾随秦军,紧跟三天三夜后,大败李信的军队,秦兵败逃。”
    “秦始皇听到兵败的消息,极为忿怒,亲自飞驰车马前往频阳,当面向王翦道歉,并请王翦领兵出征。”
    “王翦推托自己年老多病,思绪混乱,请秦始皇另选良将,但秦始皇坚持起用王翦。”
    “王翦说,如果要任用他攻打楚国,那就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辛弃疾:王翦本身就出生于一个军功地主家庭,从少年时代就爱好兵法,职业规划也相当明确。
    二十岁就投身于军旅生涯的王翦并不是平步青云的,起初他也顶多是受到了秦军统帅白起的青睐。
    并将他调到了身边当亲兵,后来才升为将军。
    不过,跟错了领导的王翦最初也没料到,白起竟然会落得个被秦昭王赐自尽的下场。
    秦昭王去世后,子安国君继位,可安国君去世的很快,子异人又继位了。
    庄襄王在位的时间同样不长,仅仅只有3年,随后就是嬴政继位,开始了伟大事业。
    王翦在秦王政平息公子成矫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从此就得到了重用。
    秦王能够统一六国,王翦始终功不可没。
    纵观整个战国七雄时代,其实真正有势力的也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秦国和楚国。
    其他的势力虽说是以国而命名的,可他们的势力范围却小的可怜,有的还不如一个郡县。
    秦国能迅速发展起来,光靠一众将领在外面打打杀杀也是不现实的,关键还是得靠一些改革措施。
    商鞅的变法就给秦国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到了秦昭王时期,白起在沙场征战更是让其余六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秦王政早已有了坚实的基础,他站在了历史的交汇点,统一六国已是大势所趋。
    继位之后的秦王政马上就制定了未来战略:在政治和外交上采取李斯所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
    逐步瓦解六国之间的联盟,还费重金去收买对方国内的间谍,破坏行动。
    而军事上,秦王政只安排了一个核心人物,那便是王翦。
    在经过系列征战后,王翦的军事智慧才能已经完全能使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也正是因为廉颇能屡屡立下战功,总能得到秦王的赏赐,日子也非常富足。
    作为秦国军队的统帅,王翦和嬴政的关系却也渐渐变得巧妙了起来。
    那个时候,目光能及之处除了秦国外也只剩下齐国和楚国了。
    王翦率领20万军队继续向北进发,一路上同样是过五关斩六将。
    当时秦王这边给予的赏赐和奖励络绎不绝,王翦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感到十分开心。
    也就是这个阶段,王翦考虑到军队作战的实际情况,认为未来的路越走越窄了。
    最简单的判断,便是他认为秦王拿下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了。
    看着父亲越来越忧愁,儿子王贲十分不理解,他连忙问父亲。
    父亲有功于国家,国王甚是信任,为何别人都感觉到欣喜,只有你会忧虑呢?
    王翦也如实回答了儿子的问题,秦王这种人,你只能跟他共患难,却不能和他同富贵。
    我现在率领着几十万精兵强将在外,他能够放心么?
    送来礼物的时候,看起来是在安慰我,实际上就是对我不放心。
    言语间,王翦似乎又想到了白起经历的事情,接着对儿子说但愿我不要步武安侯白起的后尘。
    对于嬴政而言,这件事也势必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随着伐燕战争一结束,嬴政能不用王翦的时候就不会再用了。
    理由是大将军对国家有功,年事已高了,需要好好休息。
    可大规模军事上的事情离开了王翦其他人还真办不了,嬴政还专门针对伐楚商讨意见。
    当然,群臣凑在一起讨论的是如何伐楚的问题。
    朝堂上有一位名叫李信的将军,当嬴政问到伐楚需要多少兵力的时候,李信脱口就来二十万!
    嬴政看到李信年轻气盛的模样显然也是不放心的,他转过头问了问身后的王翦,看看老将的意见。
    王翦也是设身处地为秦国着想,他立即回答要打楚国,至少得需要60万人。
    可这个数字也超出了嬴政的接受范围,他也开始觉得王翦老了,就连当年的锐气都没有了。
    李信20万大军出征随后果然惨败,一切都被王翦说中了。
    对于嬴政来说,他继位以来就没有这么丢人过。
    因此也痛恨楚国,思来想去,除了王翦之外,似乎已经没人能受任于败军之际。
    王翦早已称病回家养老了,这也是聪明的举动,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早期的白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次嬴政也是着急请王翦出山,劝了几次之后,他甚至把先王给搬了出来。
    这才导致王翦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坚持60万人,一个都不能少。
    此后,嬴政在全国范围内征兵,也给王翦凑齐了60万人。
    这件事不得不让王翦多想,60万人全部交到了王翦的手中,嬴政真的能放下心么?
    “王翦率领六十万人出发,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
    “临行前,王翦请求秦始皇赐给他大量的良田屋宅园池。”
    “秦始皇问他,都已经要出兵了,为什么还会担心贫穷。”
    “王翦回答,自己作为秦始皇的将军,即使有功劳,终究也难以封侯。”
    “所以要趁着秦始皇信任他的时候,为子孙置办产业。”
    “秦始皇听后大笑。王翦到了关口以后,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良田。”
    6=9+
    “有人认为他请求赏赐的行为太过分了,王翦却认为此种说法不对。”
    “秦始皇性格粗暴又不信任人,他此次率军出征,秦国的军队都在他手上。”
    “如果他不多请求赐予田地、住宅以让秦始皇坚信他要为子孙留下长久的家业,秦始皇反而会怀疑他。”
    “王翦替代李信攻打楚国,楚国听说王翦增加军队前来进攻,于是倾尽国中兵力来抗击秦军。”
    “王翦一到,就加固壁垒防守,不肯出战。”
    “楚军多次出兵挑战,但秦军始终不出兵迎战。”
    “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澡,并改善伙食来抚慰他们,自己也跟士兵一起吃饭。”
    “一段时间后,王翦派人探听军中在玩什么游戏。”
    “底下人回报说,士兵正在玩扔石头和跳远的比赛。”
    “王翦说,士兵可以出战了。”
    “因为楚军屡次挑衅,秦兵却不出战,楚军便向东撤退,王翦趁机派军队追击,大败楚军。”
    “秦军追击楚军至靳县以南,斩杀了楚国的将军项燕,楚兵败逃。”
    “秦军乘胜平定了楚国境内的城邑。一年多以后,王翦俘虏了楚王负刍,把楚地改为郡县。”
    “接着,王翦南征北越,降服了越族君长,设会稽郡。”
    “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平定了燕国和齐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完成了兼并天下的大业,一统中国,王翦因为功劳卓著,留名后世。”
    “此后,王翦的经历不详。一说他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秦二世时,王翦与其子王贲都已去世。王翦的孙子王离在巨鹿之战被项羽俘虏。”
    “王翦为太原王氏十六世传人,秦末,王离长子王元为避战祸,迁徙到琅琊郡,是以王翦被认为是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祖先。”
    文天祥:其实,早在王翦感受到秦王即将统一全国后,他就养成了个习惯只要打仗,必要赏赐。
    这次出征之日,王翦在临行前专门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单子,并对嬴政说道。
    臣别无所求,唯希望大王将所列赐予臣下。
    嬴政当即就接过单子看了一眼,上面写了咸阳城附近的几处田地和房舍。
    眼见嬴政认真阅读,王翦就顺势说道我是大王的部将,虽立下战功却始终没能封侯。
    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的时候,多求良田和宅院,这样也能为子孙后代置业。
    结果,王翦贪财的行为才刚刚开始。
    部队刚刚行至关后,王翦再度提出要嬴政给他增加赏赐。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60万大军是秦国全部的军力。
    如果不多请求几次来表明自己的意志,秦王不可能相信。
    可对于嬴政而言,战争期间本就有大量的金钱开支。
    王翦又在这个紧要关头上屡屡要赏赐,实在是不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可转念一想,这也正是说明了王翦是要落叶归根的,心疼的是钱。
    可若是秦国的地位保住了,那么多少钱都是少的。
    王翦这一招绝非多余,王翦就曾5次派出过使者找秦王要求赏赐。
    别说秦始皇的心情了,当时就连王翦的那些老部将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纷纷劝说老将军适可而止,不要整天都想着给孩子们捞多少钱财,可这些话,王翦自然不会听进去。
    他率领着60万大军杀向楚国,楚王命令项燕率领40万大军前去抵抗。
    值得一提的是,项燕自从上次大败李信20万大军后也是春风得意,他们士气正旺,不适合快速短兵相接。
    王翦得知对方的情况后,也不应战,只有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才会还击。
    其他时候就好好休息,王翦本人还和手下的士卒们同吃同住,给大家加油打气。
    过了一年多的时间,项燕见到王翦迟迟没有行动。
    还以为秦军没有进取之意,估计是在拖延时间,于是决定把握机会一举灭秦。
    此时的楚军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士气,他们也放松了戒备准备东归。
    可这个时候,王翦的60万大军突然扑了上来。
    楚军面对突然情况只好仓促应对,主力部队大都被歼灭,只好朝着江浙一带退去。
    王翦知道此时是追击的最好机会,于是命令李信率领一队人马过汉水、下长沙;
    而自己的那一队人马顺着长江而下,在项燕后面穷追不舍,说什么都要将对方一网打尽。
    楚国灭亡之后,也为嬴政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扫清了一切障碍。
    王翦是聪明人,他在回来后第一时间就交出了兵权,从此不再问世事。
    他也知道,其他的小型战争国家有人能够去完成,不会再需要他了。
    秦王想要让王家人一直当将军,可王翦却坚决不让自己的孙子当兵。
    王翦的做法是多此一举,不过细细想来,这也正是老将军的过人之处,在战国时期,很少见到能够善终的大将。
    诸如白起、韩信、卫青这类人都是极为有勇的,可若是让他们跟王翦去比政治头脑,显然还是差距有些大了。
    白起被赐死、李牧也被赵王所杀、韩信被吕后斩杀,就连卫青到了后来都是郁郁不得志。
    这也说明,王翦完美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他在领兵作战的时候像一头猛虎。
    而面对嬴政的时候,他又能像猫一样,极其善于伪装自己,让多疑的嬴政都能相信他是没有野心的。
    特别是在战国的历史上,王翦的军事实力毋庸置疑,可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各种表现也是值得研究的。
    前者决定了他功绩的大小,而后者则是决定他究竟能活多久,他的安逸终老和白起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翦的孙子王离却没听从爷爷的劝告,还是选择了军旅生涯,靠着能力上位的同靠着家族势力上位的一对比差距也就出来了。
    后来项羽入关的时候在关外和他大战的正是王离,王离也落得个被项羽所杀的命运。(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