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新来的富商邻居
“应当也还好吧?”翠喜已经和刘固走出了院落,她想着女郎这几日食欲不佳,今晚可以熬煮一锅鸡汤粥,明早就可以喝了。“我怎么记得咱们出门前,刘主管订了不少新东西吧?女郎很喜欢那些瓷碗,也有订吧?”
“是的,专门定做了两套细瓷碗。”刘固点点头,“据说是工艺能够做到白皙无暇。”
“那价格也不便宜吧?”翠喜随口问了一句。此时,随行带过来的两名婢女走了过来,将翠喜手中的铜盆接过来,然后低声说道:“翠喜姑姑,女婢特别找了两只肥一些的鸡,已经清理好了。”
另一名婢女也说道:“您需要的调料也备好了,炉火也点燃了。”
“嗯。”翠喜腾出了双手,想了想还是去先洗洗手比较好。
刘固对翠喜也是极为客气的,一点都敢怠慢,立刻就去井边舀了一瓢清水帮她清洗双手。
翠喜笑了笑,没再理会他,转身就去了小厨房熬鸡汤。
她不需要其他人伺候,只留了两名婢女在一旁伺候着。看到柴火不太旺盛,她就让这两人去一旁的柴房找些柴火。
灶火前终于只剩下了她自己。
噼啪燃烧声中,倒也凸显了长夜的静谧。
她悄悄展开了羊献康给的书信,这两人是夫妻,彼此之间鸿雁传书也极为正常。不过,她在信笺的一角看到了一个小羊头的图案,便知道这封信应当是极为重要的。
本想着和羊献容一起看,但想着她身边人多眼杂,也并不安全。思前想后,还是自己先看了再说了。
其实,仔细看了看内容,也并没有什么机密内容。倒是羊献康以极为轻快的语气和她讲了讲孩子们的情况,以及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就比如在羊府隔壁的大宅搬来了新的邻居,应当是个富商,才能够买得起这里。
说起这个富商,却不是长安城中之人。
听说是安阳一带的人士,因做了宫中物品采买选购供应活计,才搬过来的。
他姓叶,名学科,看起来也已经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了。
叶学科很是精明能干,自己又喜欢游走大江南北,有人脉,有货源,甚至还有一些手工作坊专门替他做事情。因之前平阳皇宫的瓷器供应出了问题,他才接了这个差事。
后来,刘曜让刘固将平阳皇宫的旧人全都带到长安皇宫,待遇和之前一样。所以这些做供货采买的商人们也都跟了过来,当然,也将繁荣的商贸带进了长安城。
这几年也算是平稳,他们的发展极快,俨然个个都富裕起来。特别是这个叶学科,因宫中和官宦以及名门望族都开始使用瓷器,生意多到数不过来,他也是挣得盆满钵满。
有钱了,自然是要嘚瑟一个大宅的。
更何况,他还刚刚纳了年轻貌美的妾室,心情更是愉快得不成,走路都轻快许多。和往来的生意伙伴在酒楼里各种吹嘘自己宝刀不老之类的内容,引得众人也会是哈哈大笑,各种调侃。长安城中合适的宅子不多,他也是寻找了若干月后,才找到羊家旁边的一个院落。这里本来是个富商之家,但因为战乱他们全家都跑掉了。
当初刘曜进宫居住的时候,还问羊献康要不要把隔壁也划到自己的宅邸中,羊献康懒,不想为了这座宅子还要增加奴仆,死活不同意。
后来,等到许鹤年来了之后,刘曜又想着不如把这个宅子扒了,给许鹤年盖一个道观。
但许鹤年说什么也要在宫里住,不肯离开羊献容半步。
因此,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下来。
再后来,这宅子还是挂在了长安府的名下,随时可以买卖。
于是,几经看房的叶学科发现了这里,并且极其满意这里亭台楼阁的布局,更何况隔壁是最受皇帝宠爱的皇后的娘家,这也是千金难买来的缘分呢。
为此,他在搬来之前还给羊府送去了一份重礼,表示即将做邻居,要彼此照顾才好。但羊家的门房不收,甚至还送了一份礼物给了叶学科,说是日后莫要打扰才好。
叶学科不以为耻,反而还很是高兴,说羊家真是太客气了。
其实,羊献康还挺讨厌有个富商做邻居的。还同过来喝茶的许鹤年说了此事,但许鹤年依旧表示,自己只愿意住在宫中,根本不在乎要什么道观。
不过,他站在两家相隔的院墙下时,忽然眉头皱了皱,便让羊献康快快烧些纸钱,更是让羊若兮带着弟弟们跪在这里磕了三个头。
羊献康也不敢多问,只是觉得很是怪异。
当然,现在羊家发生任何事情,也都会很快传出去,但也没有人特别在意。
又过了两日,叶学科挑的黄道吉日,带着全家老少百余口人热热闹闹地搬进了新家。他们没有大兴土木,只是修缮了一番就入住了。
当晚,叶学科还喊了一群生意伙伴过来喝酒,也算是为新居暖房,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灯火通明,酒肉极臭。闹到了半夜,众人才散场。
谁料到,离席时,他母亲叶老太太走到墙边时忽然犯了痰症,一口气没喘上来竟然就这样死了。众人惊诧之余,赶紧让其他宾客先行回家去。但竟然有个富商因为喝得太多,从马上头朝下掉了下来。他身子胖,过于沉重。竟然是脑浆迸出,死相极为惨烈。
连出了两条人命,乔迁之喜的宴席成为了丧宴,叶学科感到十分的晦气,心情也变得极差,砸了不少瓷器,说是要听个响动,去去煞气。
第二日清早,还没来得及找寻做丧事的铺子,长安府的衙役就找上了门,说是府尹毛鸿宾找他有事情。
一听是官府的事情,叶学科也不敢怠慢,只能顶着大黑眼圈和一脸的疲惫急急地赶到了长安府衙。
毛鸿宾看他这般模样,忍不住多问了几句才知道他家里竟然出了这样的大事。“这个……似乎现在说起来,有些不合时宜了。”
“应当也还好吧?”翠喜已经和刘固走出了院落,她想着女郎这几日食欲不佳,今晚可以熬煮一锅鸡汤粥,明早就可以喝了。“我怎么记得咱们出门前,刘主管订了不少新东西吧?女郎很喜欢那些瓷碗,也有订吧?”
“是的,专门定做了两套细瓷碗。”刘固点点头,“据说是工艺能够做到白皙无暇。”
“那价格也不便宜吧?”翠喜随口问了一句。此时,随行带过来的两名婢女走了过来,将翠喜手中的铜盆接过来,然后低声说道:“翠喜姑姑,女婢特别找了两只肥一些的鸡,已经清理好了。”
另一名婢女也说道:“您需要的调料也备好了,炉火也点燃了。”
“嗯。”翠喜腾出了双手,想了想还是去先洗洗手比较好。
刘固对翠喜也是极为客气的,一点都敢怠慢,立刻就去井边舀了一瓢清水帮她清洗双手。
翠喜笑了笑,没再理会他,转身就去了小厨房熬鸡汤。
她不需要其他人伺候,只留了两名婢女在一旁伺候着。看到柴火不太旺盛,她就让这两人去一旁的柴房找些柴火。
灶火前终于只剩下了她自己。
噼啪燃烧声中,倒也凸显了长夜的静谧。
她悄悄展开了羊献康给的书信,这两人是夫妻,彼此之间鸿雁传书也极为正常。不过,她在信笺的一角看到了一个小羊头的图案,便知道这封信应当是极为重要的。
本想着和羊献容一起看,但想着她身边人多眼杂,也并不安全。思前想后,还是自己先看了再说了。
其实,仔细看了看内容,也并没有什么机密内容。倒是羊献康以极为轻快的语气和她讲了讲孩子们的情况,以及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就比如在羊府隔壁的大宅搬来了新的邻居,应当是个富商,才能够买得起这里。
说起这个富商,却不是长安城中之人。
听说是安阳一带的人士,因做了宫中物品采买选购供应活计,才搬过来的。
他姓叶,名学科,看起来也已经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了。
叶学科很是精明能干,自己又喜欢游走大江南北,有人脉,有货源,甚至还有一些手工作坊专门替他做事情。因之前平阳皇宫的瓷器供应出了问题,他才接了这个差事。
后来,刘曜让刘固将平阳皇宫的旧人全都带到长安皇宫,待遇和之前一样。所以这些做供货采买的商人们也都跟了过来,当然,也将繁荣的商贸带进了长安城。
这几年也算是平稳,他们的发展极快,俨然个个都富裕起来。特别是这个叶学科,因宫中和官宦以及名门望族都开始使用瓷器,生意多到数不过来,他也是挣得盆满钵满。
有钱了,自然是要嘚瑟一个大宅的。
更何况,他还刚刚纳了年轻貌美的妾室,心情更是愉快得不成,走路都轻快许多。和往来的生意伙伴在酒楼里各种吹嘘自己宝刀不老之类的内容,引得众人也会是哈哈大笑,各种调侃。长安城中合适的宅子不多,他也是寻找了若干月后,才找到羊家旁边的一个院落。这里本来是个富商之家,但因为战乱他们全家都跑掉了。
当初刘曜进宫居住的时候,还问羊献康要不要把隔壁也划到自己的宅邸中,羊献康懒,不想为了这座宅子还要增加奴仆,死活不同意。
后来,等到许鹤年来了之后,刘曜又想着不如把这个宅子扒了,给许鹤年盖一个道观。
但许鹤年说什么也要在宫里住,不肯离开羊献容半步。
因此,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下来。
再后来,这宅子还是挂在了长安府的名下,随时可以买卖。
于是,几经看房的叶学科发现了这里,并且极其满意这里亭台楼阁的布局,更何况隔壁是最受皇帝宠爱的皇后的娘家,这也是千金难买来的缘分呢。
为此,他在搬来之前还给羊府送去了一份重礼,表示即将做邻居,要彼此照顾才好。但羊家的门房不收,甚至还送了一份礼物给了叶学科,说是日后莫要打扰才好。
叶学科不以为耻,反而还很是高兴,说羊家真是太客气了。
其实,羊献康还挺讨厌有个富商做邻居的。还同过来喝茶的许鹤年说了此事,但许鹤年依旧表示,自己只愿意住在宫中,根本不在乎要什么道观。
不过,他站在两家相隔的院墙下时,忽然眉头皱了皱,便让羊献康快快烧些纸钱,更是让羊若兮带着弟弟们跪在这里磕了三个头。
羊献康也不敢多问,只是觉得很是怪异。
当然,现在羊家发生任何事情,也都会很快传出去,但也没有人特别在意。
又过了两日,叶学科挑的黄道吉日,带着全家老少百余口人热热闹闹地搬进了新家。他们没有大兴土木,只是修缮了一番就入住了。
当晚,叶学科还喊了一群生意伙伴过来喝酒,也算是为新居暖房,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灯火通明,酒肉极臭。闹到了半夜,众人才散场。
谁料到,离席时,他母亲叶老太太走到墙边时忽然犯了痰症,一口气没喘上来竟然就这样死了。众人惊诧之余,赶紧让其他宾客先行回家去。但竟然有个富商因为喝得太多,从马上头朝下掉了下来。他身子胖,过于沉重。竟然是脑浆迸出,死相极为惨烈。
连出了两条人命,乔迁之喜的宴席成为了丧宴,叶学科感到十分的晦气,心情也变得极差,砸了不少瓷器,说是要听个响动,去去煞气。
第二日清早,还没来得及找寻做丧事的铺子,长安府的衙役就找上了门,说是府尹毛鸿宾找他有事情。
一听是官府的事情,叶学科也不敢怠慢,只能顶着大黑眼圈和一脸的疲惫急急地赶到了长安府衙。
毛鸿宾看他这般模样,忍不住多问了几句才知道他家里竟然出了这样的大事。“这个……似乎现在说起来,有些不合时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