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粮食还有多久才能运抵京师?”
    偃月堂,李适之眉头深锁的看向韦坚道:
    “还有河北的。”
    韦坚也是刚刚从火场那边过来,他虽然是京兆府老大,但是担责是落不到他头上的,东市署保住之后,他便将善后工作交给了长安令苏震,赶来偃月堂参加议事。
    韦坚淡淡道:
    “第一批粮食大概还需半个月,剩下的在两月之内可陆续抵达,但是江南的粮食进了京,是要入库的,今年的预算基本已经将粮食分完了,不能用来补亏空,否则今年都不好过,至于河北,李齐物不配合,催缴上来的赋税连江南的四成都没有。”
    严挺之听了顿时皱眉:“什么叫不配合?范阳占了九州之地,河北还能剩下几个地方可以供给京师?四成已经不少了,不能逼的太狠了。”
    范阳节度使辖区,有九个州,幽州(涿郡)、蓟州(渔阳郡)、妫州(妫川郡)、檀州(密云郡)、易州(上谷郡)、定州(博陵郡)、恒州(常山郡)、莫州(河间郡)、沧州(景城郡)。
    基本就是河北北部,围绕北京一带的地区。
    那么河北南部,范阳是管不了的。
    江南两淮地区,荆州两湖地区,河南地区、河北南部地区,是朝廷的四大赋税重地。
    其中河南为首,因为大唐的河南道,包括了河南与山东地区,河北最末,因为河北一半划入了范阳和平卢,而节度区的纳税跟正常地区是不一样的。
    半个河北供应了江南赋税的一半,其实已经是非常恐怖了,因为江南地区囊括了淮南道和江南东道,几乎是小半个南方了。
    但是在大唐,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河北应该贡献更大才对,原因就在于过了长江地广人稀,而河北的人口是非常密集的。
    “往年要占据六成甚至七成,去年才四成,”韦坚呵呵道:
    “李齐物说什么清理河道挪用了一部分,我也清淤了,怎么依然能正常保供呢?他这是借口吗?他这是不称职。”
    眼下能苦一苦的地方,确实只剩下河北了,江南去岁的租粮已经全部调运,实在没有余粮了,河南地区也是这样,至于巴蜀的粮食运到京师,那是年中的事情的,无法解当下的燃眉之急。
    李林甫也是一阵头疼,想要平抑长安粮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国库拨粮流入市场,强行压低价格,但是国库也没有粮食了,剩下的粮食那是储备应急之粮,轻易不能动的。
    很多官员一直在建议打开东西市署的官仓,暂时顶一顶压力,李林甫一直拖着没有批,已经让很多人在私底下怀疑,库里根本没粮。
    好在这次韩朝宗玩命的保粮仓,让很多人的疑心稍微减轻了一些。
    “发文李齐物,”李林甫沉声开口:
    “告诉他,户部要将储备粮食拿出来平抑物价,让他务必在两月之内供应长安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否则,以国法治罪。”
    严挺之闻言,很想帮着李齐物说几句话,但是转念一想,当下的艰难,也确实只有河北能解了。
    保大还是保小,肯定还是保长安。
    李林甫这条命令,几乎就是死命令了,因为他要动国库储备用来应急,那么李齐物要是补不上这个缺口,还不知道会给他个什么罪名。
    反正不会是催缴赋税不利,这太轻了,与补不上储备粮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匹配。
    很多官员也赞成李林甫的这个法子,虽然长安眼下还只是处在粮价飞涨的阶段,但是距离粮荒,很可能就是一天的事情。
    一旦暴雷,朝夕之间长安就得大乱。
    李林甫还是牛逼的,决策非常果断,因为就在今天的这场大火之后,很多粮行已经在限售粮食了。
    原因就是东市烧了一座盐仓,虽然这座盐仓并不大,但影响却不小。
    在后世,影响蔬菜价格上涨的是鸡蛋,影响肉类价格涨跌的是猪肉,说到底是油价与rmb。
    在大唐,就是盐,因为盐是第一等的战略物资,它一涨,所有吃的都得涨。
    李林甫的动作非常快,午时都不到,左右领军卫便开始在长安拿人了,但凡限售粮食的,第一次警告,如果不改,即刻拿人。
    同时,他奏报李隆基,打开了皇城的官仓,十万石储备粮食第一时间以低于当下粮价的价格,被送入东西市署,韩朝宗负责将粮食流入市场,平抑当下粮价。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林甫特意将裴、严二人叫至身边,希望两人能给李齐物写封信,阐明利害关系,务必让他按期交付,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张九龄、裴耀卿、高力士、吴怀实、严挺之、吕令皓、李齐物,这是一个利益小团体。
    虽然张九龄完蛋之后,这个团体出现分崩离析,但旧时的关系仍在,李齐物便是严挺之的门生,老师的话,他还是会听的。
    “河北的赋税一向都很重,这对当地的维稳不利啊,”严挺之叹息道:
    “我们应该想个办法,降低关中对河北赋税的依赖,否则长此以往,河北只怕会出乱子。”
    裴耀卿笑了笑,道:
    “办法不是没有,是行不通,丰年留关中,荒年去洛阳,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圣人不会去洛阳。”
    如果政治中心迁到洛阳,那么自然会有大批的跟随者,主要就是门阀世家。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老百姓是消耗不了多少粮食的,粮食的最大消耗来自于贵族以及军队。
    大唐将军事重心从关中移至边关,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缓解粮食压力,否则全国的粮食都得往关中送,这就是为什么大运河是在隋朝开挖的,因为隋朝的贵族集团和军队都集中在关中。
    而洛阳这个地方,叫做四战之地,除了北面有太行山为屏障,几乎无险可守,那么它做为政治中心其实是不合适的,非常容易导致改朝换代。
    宋朝就是选错了地方,以至于无法抵挡金军南下,被迫撤往长江以南。
    那么在当下外重内轻的局面下,李隆基除特殊情况之外,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洛阳,因为藩镇一旦反水,洛阳是守不住的。
    什么叫特殊情况呢?长安没粮了,而李林甫绝对不敢让这样的情况出现,否则他就不是罢相那么简单,很可能会下狱。
    “眼下除了改善漕运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李林甫苦笑摇头:
    “隋王以前给我出过一个主意,还算可行,那就是将巴蜀的粮食从襄阳转运北上,这样一来节省了不少路途,但这项工程,当下做不到,咱们先得将这几年熬过去,才能着手计划。”
    从襄阳转运,其实不太划算,因为有一段陆路,会增加粮食消耗,但是呢,这条路可以做为应急补给,如果长安出现状况,走这条路可以更快的将粮食送进来稳定局面。
    现在做不到,为什么历史上安史之乱反倒做到了呢?因为当下考虑的很多,重在一个稳字,历史上上津道的开发,那已经是破罐破摔、不顾民生了,只求能保供朔方,其它都不管了。
    长安依旧是歌舞升平,一派盛世景象,只有中枢的这些人心里清楚,当下的时局非常艰难。
    一个错误的政策,很可能就会导致盛世坍塌,他们除了尽全力匡扶社稷之外,也找不到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的办法
    今天的长安,是非常脏的,因为雨水将空中的黑灰带到了地面,街道上、房顶上,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如果能再有一场雨水,就会冲刷的差不多,但今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不会再下雨了。
    长安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井,实际上整个长安的水井一点都不多,平民百姓的饮水主要就是靠日常存储的雨水度日,或者出城去渭水、灞水挑水去,城内水渠的水,一般是不会拿来饮用的,除非你不怕闹肚子。
    张盈盈眼下住着的这个外宅,是没有水井的,有一个蓄水池,但是因为没有盖板,所以池子上面已经漂浮一层厚厚的黑色灰烬,下人们也正在清理水池。
    她不愿意再吃这样的水了,那么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买水,一个是找金吾卫要几车。
    做为京师消防总队,金吾卫是不缺水的。
    买水是需要等的,因为卖水的,人家也得出城去拉,但是金吾卫有现成的。
    于是张盈盈便派人找到武庆,让武庆给她拉几车水过来。
    武庆是在晚上将水给她送来的,同时告诉她,隋王想见她,要隐秘一些,不能让人知道。
    张盈盈非常果断的拒绝了。
    “想见我,让他来找我,我不去隋王宅,看不得一些人的脸色,”张盈盈找借口敷衍道。
    她知道金饰铺子发生的事情,也是她暗中设法通知的少阳院,那么她现在在李琩面前,就是个两面派。
    因为心虚,所以不敢见。
    她的这座外宅,靠着太清观,观主是圣人身边的四大真君之一,李琩是不敢在这里乱来的。
    张盈盈确实害怕了,而且很愤怒,我前脚刚告诉你们,你们就敢放火灭口,玩的也太大了吧?
    她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认为李琩很可能已经怀疑她了,才会主动邀请她去隋王宅,这在以前是非常罕见的。
    张盈盈察觉到不妙,很想离开外宅找个地方避避风头,但是家里又不好意思回,道观呢又不安全。
    于是只能心惊胆战的留下来了,除了严令护院加强警戒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无功而返的武庆带回消息后,李琩朝着一旁的武明堂摊手道:
    “你看,你这不是打草惊蛇吗?我都说了这丫头脑子特别好使,反应很快的。”
    眼下的李琩,已经知道金饰铺子里发生的事,但是他这个人,是要顾全大局的,只看王韫秀被王忠嗣惯成那个鸟样,自己也不能随意对王韫秀下手,以免引起王忠嗣的过激反应。
    武明堂冷笑道:“我这么做,就是专门试她的,由此可见,就是她了。”
    她从韦妮儿那边已经知道,张二娘和李琩有一腿,那么正常情况下李琩邀请对方,对方不会拒绝,拒绝,那就是不正常。
    “留人盯着她了吗?”武明堂询问武庆道。
    大家都是姓武的,李琩的人里面,武明堂最喜欢用的就是姓武的,除了武庆之外,还有十几个武家成员。
    武庆点了点头:
    “四面都留人了,都是最机灵的,她的任何行踪,我们都能知道。”
    武明堂点了点头,她本来是打算来硬的,直接绑了张二娘审问,但是李琩不同意。
    李琩本来的性格,是有仇当场就得报了,但是眼下,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因为他要干大事,而干大事的人,有一个字一直悬在头顶,那就是“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身居高位的人,哪个的忍耐功夫都是非常牛比的。
    李琩本以为武明堂应该也会和他一样冷静,谁知道人家胆子这么大。
    “表姐,理智一些,事情不是这么办的,”李琩苦笑劝道。
    武明堂忽的双目迸射寒光,死死盯着李琩道: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知道你想留着对方,利用张盈盈来给少阳院下套,但是我告诉你,能简单做成的事情,不要让它变的太复杂,因为你很可能会失去对局面的掌控。”
    说罢,武明堂看向武庆道:“准备火油干柴,将她那座外宅烧了,若有人逃出来不要管,要是死在里面,只怪她运气不好。”
    武庆低下脑袋不吭气了,阿郎不点头,这事我不能干啊。
    接着,武明堂又看向李琩:
    “这叫一报还一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忍个屁!”
    李琩确实拿不定主意,毕竟事关自己,他虽然恨不得早早收拾掉基哥和太子,但他认为,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来,要稳妥谨慎,按照武明堂这个法子,这不是就等于直接开干了吗?
    纵火不是小事啊,你当玩游戏呢?
    见李琩没有反应,武明堂直接走过去双手捧起李琩的脸,狠狠道:
    “举棋不定,不胜其耦,你还犹豫什么?”
    李琩拧眉叹息一声,看向武庆,轻轻点了点头。
    武庆转身就走。
    他之所以答应,是因为人心,他需要武明堂的支持,而他也反应过来,自己只有做出强硬的回应,才能将更多中立派拉拢到自己麾下。
    没人愿意支持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虽然李琩只是过于谨慎了些。
    (还在忙)

章节目录

家父李隆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圆盘大佬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圆盘大佬粗并收藏家父李隆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