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李二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酒桌之上,每人均手持一根竹签。
    行军令说来也简单,在士族一阶,通常是赋诗填词和抽签。
    军旅之中,就少了那一份雅兴,往往都是用抽签来行酒令。
    “是谁落空了?”
    李世民环顾一眼,看向了四周。
    他并没有参与进来,而是当起了裁判。
    “唉,陛下,末将落空了!”
    李君羡躬首一礼,将无字竹签放在桌面之上。
    “落空了,你就说啊,婆婆妈妈的,怎么像个女人。”
    见李君羡半晌不开口。
    尉迟敬德马上大骂咧咧道。
    “你才婆婆妈妈呢?”
    李君羡也是上了酒意,当即回怼道。
    “五娘子!”
    李君羡大声喝道,他也是输的起。
    “哈哈,不是我说你婆婆妈妈像个女人,你这名字就是女子之名!”
    尉迟敬德大笑道。
    其余的将军也都控制不住,大声的嗤笑着。
    府中,因为李君羡的乳名,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一个铁血汉子,竟然有这么娘的名字。
    “不要笑了,你们以为你们的乳名好到哪里去。”
    李君羡挥手坐下,当即将竹签投掷进卒竹筒之中。
    “再来!”
    李君羡当然不服,欲要找回场子来。
    当然,除了李君羡不悦外,全场之中,还有一人。
    那就是端坐于主位的李世民,他不但不悦,还微微吃惊,望向李君羡的目光,多了几分不善。
    “五娘子,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威武雄壮啊?”
    李世民突然开口道,有半试探的意味。
    “陛下玩笑了!我本男儿身,只是这名,是父母所定,未能改之。”
    李君羡则是赔笑道。
    “你们家乡还有如此的习俗,朕还未知也,你是哪里人士了?”
    李世民的神色变幻不定,但是由于光线的问题,亦是没有人能看出什么来。
    “回禀陛下,末将,起身武安县!”
    李君羡如实道来。
    “哦,你真是与“武”字有缘啊,别名五娘子,出身武安县,官职又是龙武卫武卫将军,封号又是五连县公。”
    李世民的心也慢慢的沉了下来。
    “这都是要多谢陛下的赏赐!”
    李君羡自然不知道李世民现在的心思,很感激的答谢道。
    “这是你应该得的!”
    李世民心不在焉的回道,身子慢慢的站了起来。
    脑海之中,一直萦绕着那一句卜语——“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占据天下。”
    关于这个女主武王,李世民可让人盘查了多年。
    死在其中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却都未有与卜语相对者。
    而现在李君羡,由此被李世民深为忌惮。
    李君羡身居要职,负责皇宫安危,深受帝者器重。
    自己百年之后,李治也肯定还会对其委以重任。
    万一发生了什么风吹草动,李君羡有太多的操作空间。
    而女主,与李君羡的别名五娘子,又十分的匹配。
    女主非指女人,而是代指姓名。
    李世民如此想着,便离开了座位,心事重重。
    “陛下!”
    尉迟敬德也是吓了一跳,连忙上去搀扶。
    “朕累了,敬德,你送朕回去吧!”
    李世民头也不回就走了。
    “陛下,你是有什么心思吗?”
    走出了很长的一段路程,尉迟敬德才开口问道。
    “李君羡,此人,你如何看啊?”
    越想,李世民就越确定,李君羡就是那预言之人。
    “陛下什么意思?”
    聪明人,是绝对不会在没有弄懂上位的想法时,就会说出自己的见解。
    尉迟敬德虽然和李君羡有所交情,但不深。
    李君羡是隶属瓦岗寨的那一方阵营。
    而尉迟敬德之前,则是刘武周的将领。
    “敬德可还记得贞观八年,太白星现于白昼,史官占卜曾约,有武王取代李世氏江山。”
    李世民开口道。
    宁可错杀,也绝不会放过。
    此时,李世民的杀心已经大起。
    但是他贤明了一世,又不想晚节不保,落了个杀贤臣的名声。
    又当又立。
    “陛下吩咐,纵使刀山火海,末将也赴之。”
    尉迟敬德知道了李世民的心思。
    他不问对错,他忠的不是唐国,他忠的是李世民。
    与其他忠臣不一样。
    这也就是他能成为李世民的近臣,还是长青数的缘故。
    论信任,他可是要甩李靖和李勣几条街。
    李世民手底下的第一马仔,名副其实。
    李元吉,尉迟敬德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砍了。
    要知道,那可是李世民的亲弟弟,纵使与李世民有争斗,但是作为臣子,没有几个人敢下死手。
    谁都会怕,李世民到时候会秋后算账。
    而且,那时李渊还在位,谁又不怕九族消消乐。
    唯独尉迟敬德不怕了。
    手起刀落,就斩了。
    现在一个李君羡,只要李世民不加以阻挡。
    说不定今夜,军营之中,就会流传出:鄂国公尉迟敬德醉杀武卫将军李君羡了。
    “不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也不可冲动。”
    李世民警告道,他也太了解尉迟敬德了。
    李君羡身居要职,而且,自从投靠李世民之后。
    也是建立过诸多功勋,要不是因为这事,李君羡还是备受李世民信任的。
    就是李世民想要弄他,也要找好理由。
    “末将明白,不会给陛下带来麻烦的。”
    如果李世民是暴君的形象,那杀也就杀了。但是他要做的是,贤明如汉文帝那样的明君。
    所以尉迟敬德,也变得畏手畏脚起来了。
    “敬德,你去叫拔灼过来,朕有要事找他。”
    李世民进入寝宫后,半躺在床榻之上。
    从长计议,并不是要长久之后才解决。
    现在每出现一个隐患,李世民都会想尽办法,当即就解决掉。
    他不能出手,那唯有借刀杀人了。
    “诺!”
    尉迟敬德转身急去。
    不知道是因为病魔的原因,还是李世民已经年老的缘故。
    对于方术之言,也愈来愈听信了。
    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睿智,变得疑神疑鬼起来。
    此时,他在政局上表现出来模样,其实已经与昏君别无二致了。
    要因一句批言,而斩杀功臣。
    仿佛没有哪一位君王能逃脱年老的魔咒。
    李世民如今病危,也不能说是不幸,起码算是能落得个善终。
    要是像如今这样昏暗,在朝堂上再霍霍个十年。
    怕是功绩也要磨灭掉一大半。
    几日过后,唐军的军队也相继回到了灵州城。
    但是,能见到李世民面者甚少。
    知道李世民病情的人越少越好。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床榻边,长孙无忌泪眼婆娑,现在李世民的模样,与其离京之时,判若两人。
    “朕总是还能将你等来了。”
    李世民则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长孙无忌的地位,在李世民的心中,举足轻重。
    是他最为倚重的人了。
    “是臣之罪,若不是臣错任张亮,事也不会至此。”
    长孙无忌无比的懊悔。
    他的计划,虽说是非常的完美,但是却出了张亮这个二五仔。
    使得他的计谋完全落空,还落得个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
    “不是你的过错,若是要深究,还是朕看错了张亮了。”
    “不说他了,现在大局已定,他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李世民摆了摆手,没有在这件事上追究下去的意思。
    “你来的正好,朕正有话要和你说呢!”
    “怎么,李大亮还未回来吗?”
    见唯独只有长孙无忌一人来,李世民又问道。
    朝政的人选,他现在已经有了。
    那就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褚遂良、马周,四人可以相互制约。
    而军政这方,他亦要有几个人来负责。
    那便是苏定方、李大亮和尉迟敬德,避免一方独大的局面。
    最理想的局面,那就是李勣、李道宗和薛万彻掌握军务了。
    但是这三人,都在李承乾那里,他也不得不加以更改。
    “陛下!李将军他……他……在路上病逝了!”
    长孙无忌颤抖着声音说道,说完后缓缓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李世民那震惊而悲痛的目光。
    此次出征,原本期待能够大获全胜,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战果寥寥无几,更是损损兵折将。
    或许是岁月不饶人,又或许是路途太过遥远艰辛,李大亮还是倒在征途之中。
    还是先李世民一步而去。
    然而,对于李大亮这样一生驰骋疆场的名将来说,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未尝不是一种圆满。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听到这个噩耗,李世民的身体微微一颤,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可喉咙里却像是被一团堵住了一般,只能发出几声含糊不清的呜咽声。
    他的双眼逐渐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心中满是对李大亮的惋惜之情,更有一股悲意从心中泛起。
    李世民不经意间瞥见了身旁长孙无忌的头发,不知何时起,那曾经乌黑亮丽的发丝已然泛起了丝丝银白。
    李世民意识到,属于他和他们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正在悄然落幕。
    故人相继凋零。
    “朕恐怕也时日无多了啊……”
    李世民轻叹一声,他那双眸此刻已变得黯淡无光,仿佛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
    他缓缓地将目光移向了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声音低沉地说道:
    “稚奴尚且年幼,朝中诸多事务繁杂沉重,往后这大唐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福祉,你需要多加帮扶!”
    长孙无忌闻此言语,心中不禁一紧,但面上仍强作镇定道:
    “陛下切莫如此悲观,龙体定会逐渐康复的。”
    然而,在这滔天权势面前,长孙无忌却并未感受到半分兴奋之情,相反,一股难以名状的慌张自心底油然而生。
    只见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朕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不过了。怕是这大限之日已然临近。”
    说着,他稍稍坐直了身子,继续言道:
    “关于朝中诸位大臣,朕皆已有了妥善的安排,并已拟定好了密旨。待到朕大行之日来临之际,你等自会明白。”
    顿了顿,李世民话锋一转,神情严肃地看着长孙无忌道:
    “朕深知你与承乾之间政见常有分歧,然若有朝一日,承乾起兵,你也务必审时度势,相机而动。”
    言罢,李世民那原本昏暗无神的眼眸之中突然闪过一道令人心悸的精光。
    长孙无忌心头猛地一颤,他如何不知眼前这位帝王之心深似海、天威难测?
    想当年,就连至亲骨肉都能痛下杀手之人。
    念及此处,长孙无忌不敢再有丝毫怠慢,连忙伏地叩头道:
    “微臣谨遵圣谕,倘若真如陛下所言,事态发展至那般田地,微臣定当以大局为重,绝不会逆天而行。”
    自己只不过是大舅哥,血缘关系还差了很多。
    今日是在托孤,也是在试探、打压长孙无忌。
    “朕深知我们一路走来颇为不易,但日后若大权在握,务必谨慎对待,切不可疏忽大意。朕知道你忠心耿耿,绝不会心生反叛之意,然而,良臣与权臣之间仅有一字之别,这其中分寸,还需你自己好生拿捏。稍有不慎,便可能行差踏错,万劫不复。”
    至此,长孙无忌总算是艰难地闯过了最为险峻的一关。
    可他心里清楚,李世民对他的打压远远没有就此终结。
    长孙无忌此人深谙时势变化,此刻他恭恭敬敬地将头颅伏于地面之上,不敢有丝毫懈怠,静静地聆听着李世民的谆谆教诲。
    要知道,李世民绝非心慈手软之人。值此权力更迭的关键时期,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会被他毫不留情地铲除殆尽。
    想当初,为了试探李勣是否能够真心实意为李治所驱使,李世民竟毫不犹豫地下旨将其贬谪至偏远荒凉的边疆之地。
    倘若李勣对此旨意稍有迟疑,或者不懂得审时度势、知难而退,那么等待他的必将是违抗圣旨,斩立决的下场。
    不仅如此,对于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二人,李世民同样准备了特殊的考验。这些考验并非刀光剑影般激烈,而是看似寻常无奇的对话交流。
    但就在那一次看似平淡的交谈之中,二人的生死出现了多次反转。
    一点都不比李勣面临的危机小。
    因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背景和其他人不同,都是大族之人。
    势力庞大,能够影响到朝局,甚至是,能言新废之道。
    “大权在握,欺主,是为权臣,大权尽握,辅主,是为良臣。”
    “霍光与诸葛孔明,均是借鉴,你要以史为鉴,才能明得失,不然会遗臭万年,难得善终。”
    话语之中,除了担忧之外,还有蹲蹲教诲之意。
    “臣明白,定当谨遵陛下之言,极力辅助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孙无忌的头颅撞地,咚咚作响。
    不表现出死忠,那就只有死。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无垠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垠石并收藏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