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南山冷翠微
江城子-梦苏轼(宋穿) 作者:流蠡
来看南山冷翠微
花开酒美盍不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苏轼《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九月九,重阳节,自古以来有登高望远之俗。陈希亮邀凤翔府官员携眷登终南山。子瞻原不想去,但是鉴于中元节罚铜八斤之事,还是忍住不满,一同前往了。
秋高气爽,风高云淡,菊花飘香。
陈希亮站在南山山巅,负手而立,望着眼前的美景,念起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子瞻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估计心里在想——有本事你自己作一首诗,别背别人的。
“可惜啊,可惜!”陈希亮感慨道。
“大人何出此言啊?”邢师爷一脸惊讶地问。
“我曾在府衙内闲庭信步,明知廓外有太白山、**峰山等景,可惜无法得见。非要花一番力气,爬上这终南山才能见到这雍山雍水。奈何一把老骨头咯,爬不动啦!”
“这有何难?”邢师爷笑着说,“在山下建一座高台不就可以了?”
“不可,不可。”陈希亮摆手,“劳民伤财。”
“大人此话差异,那高台并不修在府衙之内,民众皆可前往。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忙于劳作的民众都可因太守此行得益。试想重阳佳节,扶老携幼,登高望远,真是天伦之乐啊!”
“是啊,是啊,是利民之举啊。”众人喋喋称赞。
“如此说来,确有道理。”陈希亮点点头。
“那下官明日便命人选址动工。”
“好。”
“请大人给这个高台赐名。”
“苏签判,”陈希亮看向子瞻,“这里数你学识最高,你来起个名字。”
“既然是为了登高望远,那就叫望远台好了。”子瞻轻描淡写地说,明显是在敷衍。
“太过俗。”陈希亮评价道,“华阁缘云,飞陛凌虚,俯眺流星,仰观八隅(曹植《七启》),是宜名‘凌虚’。”
“好!”
“妙!”
众人连口陈赞,陈希亮瞥了子瞻一眼,说:“多谢诸位今日陪老夫登高,老夫累了,想歇息会,不想呆的人可以走了。”
众人也纷纷表示他们也爬累了,要休息片刻,只有子瞻生硬地行了揖礼,说了声“下官告辞”,便幡然离去。
我摇摇头,跟了过去。
“凌虚台,他还想得道成仙啊?”子瞻愤声说。
“总比望远台好听。”
“我那是随口胡诌的。”他抗议。
“消消气。”我笑着说,“哪来这么大火气?”
“你看看,那都是些什么人啊?”子瞻指着远处,一脸不屑,“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
我敛去笑容,冷声道:“那就是官场,那就是现实。你看得惯也好,看不惯也罢,你都必须接受。”
“建个高台还要扯上与民同乐的幌子,明明就是他自己附庸风雅,贪图享乐。真是劳民伤财。”
“那宋选当年建凤翔驿站花了多少万两白银?怎么没见你慷慨激昂?还写了一篇《凤鸣驿记》来嘉许此行?”
“你不知道我当年进京赶考时凤翔驿站破烂成什么样子?宋大人修建驿站是为民谋福祉。”
“那建高台民众也能受益啊。刑师爷的话虽然听得不舒服,但并未讲错。”
“陈希亮的初衷就是自己享乐!”他表情倔强。
“好。那我问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什么?为了他下扬州,赏琼花,看美女。然而这条运河沟通了南北漕运,富裕了沿河百姓,你能说这件事有百弊而无一利么?”
他不说话了。
“你对陈希亮偏见太深,虽然他有做得过分的地方,可是你就没有过错么?你是不是也太年轻气盛,恃才傲物了一点?你不是说‘总有一天,要让他知道,你苏轼担得起‘贤良’二字!’么?那你现在的所作所为算什么!除了抱怨还有什么?”
“弗儿,我......”他眼神中流露出愧意。
“你想明白就好。” 以子瞻的才智,只需稍加提点即可。他只不过被一时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吹点冷风就好。
我们沉默地走了一段路,子瞻忽然眼睛一亮,阔步走到路旁的草丛中,拔了一株草,笑着递给我。
“这个挺眼熟啊?闻着味道也挺熟悉的。”
“这是茱萸!出产于吴地,也叫越椒或艾子。”他感慨道,“没想到在凤翔居然也能看到。”
看见他怅然若失的样子,我轻声问:“是不是又想子由了?”
“你怎么知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我还记得。”
“唉,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啊。倘若当初是我辞官陪在父亲身边该多好,日日饱读诗书,不烦俗事。”
“博学是为了济世。”我感慨道,“你始终要迈入官场的。”
“若能学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官不做也罢。”他眉宇间露出萧瑟之意。
我望进他的眼睛,他眼中迷离的颓意,像是无波的深潭,这样的眼神不应该属于他。子瞻应该是笑也明朗,怒也张狂的。
“陶渊明仕宦生涯十三年,他是看破世事沧桑才隐居,而你,从仕不满三年,怎么可以轻言退意?”
“陈季常未入仕途,他不也想着做隐士么?”
我被他激怒了,愤然说道:“人各有命。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陈季常他今后就是一个隐士,而你苏轼,不可能,也不可以归隐。你这一生,注定站在风口浪尖,注定宦海沉浮,注定想隐而隐不得,想退而不得退!”
“凭什么?”
“凭你的才学。”
他噤声。
“当年你母亲病重,我要写信告诉你,她坚决不让,怕影响你科考。她说你小时候就立志做范滂这样的人,你既然有勇气当范滂,她就有勇气当范滂的母亲!”
他剪水秋瞳里泛起清波,恢复了清明和光亮。
“子瞻,如果你一心隐退,你就是辜负你九泉之下母亲的苦心,辜负你父亲的教导,辜负子由的敬仰,辜负欧阳修的奖掖,辜负我的爱慕,辜负这普天之下所有欣赏你爱护你的人!”
见他陷入沉思,我又迎头加上一,“功成名就才有资格谈隐退,而你初出茅庐就想隐退,那是避世,是懦弱!我相信你不是这样的人。陈希亮算什么?你难道就因为他的刁难萌生退意,止步不前么?那你今后……” 我咽下后面的话——乌台诗案怎么办?谪贬海南怎么办?心中一痛,我忍不住别过眼去,轻叹了一口气。
四周岑寂,只有秋风吹过野草的细微声响,羽毛般轻轻地拂过耳畔,柔柔地抚慰心中的急躁和酸楚。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有本事,你就做到最后一个!”我握住他手腕,感到他脉搏飞快而有力地跳动着。
“子瞻,你不是陶渊明。如果说陶渊明是菊的话,那你就是梅。香自苦寒来,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清香尤在。”
虽然你一生饱受挫折,最后化为一抔黄土,可是你的诗词文章,流芳了千古。即使在千年之后,细细读来,仍能点燃人们对遥远岁月的想象和眺望,对诗词歌赋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远处普门寺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照耀下,反出一闪一闪的亮光,一如子瞻眼里曾经的光芒。足以映亮霾天空下的灰墙瓦巷,暗夜里游离的灵魂。
“我先回家了,你一个人静一静吧。”希望这番话能让你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我走了一段路,回首看他。
子瞻背对着我,衣角被秋风吹起,即使温暖的阳光洒在他身上,身姿仍显得清绝冷峭,那么的孤单。
不要怪我话说得太重太狠,子瞻,你不可以再这样浑噩下去。凤翔的小小挫折和你以后所要经受的大风大浪相比,实在太轻太浅。
我会离去,苏洵会离去,子由不会一直在你身边,甚至还有章惇这些“朋友”……子瞻,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仕途再苦再难,往后的路,你也只有一个人走下去。所以,你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去面对一切。
我一个人走了好久,才走到山下。想着要不要去集市上转一转,反正还早。可惜月娥陪陈季常回洛阳去看她婆婆了,要不然还有个伴。
说来也怪,不知道是否不堪忍受陈希亮的脾气,陈夫人未随他来到凤翔,而是一直和洛阳的大儿子住在一起,可怜陈季常要两城奔波。在凤翔过完中秋就赶到了洛阳,说是过完重阳才回来。
一辆马车就从我跟前驶了过去,扬起一阵尘土,引得我一阵咳嗽。我正想骂人,马车突然停住,车窗内伸出一个脑袋,清脆地叫了声,“弗姐!”
正是柳月娥。
我恨恨地一跺脚,怒声道:“呛死我了。柳月娥,你赶着投胎啊。”
“这不是赶着回来见你嘛。”她笑意盈盈地娇声道:“我在洛阳呆得闷死了。”
陈季常跳下车,问:“怎么不见子瞻?”
“他去普门寺了,估计下午就会回来了,你们刚好顺路把我带上,我一个人走得累死了。”
一上车,月娥就献宝一样拿出一样东西,“弗姐,你看。”
“什么?”车内的光线有些黯淡,看不清楚,但手中之物着滑顺温暖,像是皮草。
月娥撩起窗帘,阳光倾泄而入,映在我手中的狐尾上。富有光泽的皮毛,红得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耀眼夺目。
“漂亮么?”月娥骄傲而得意地说,“前些天季常狩猎时猎到的。”
“太美了,送我好不好。”
她立刻把狐尾抢了回去,佯怒道:“想得美,要你相公给你猎去。”
苏轼有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里面“左牵黄,右擎苍”,“西北望,天狼”,听起来很有气势,但他实际箭功力如何,我还真不知道,不免有点好奇。
“如今正是狩猎时节,不如等我休息几日,下个休沐日约子瞻一同狩猎。”陈季常笑着说。
“真的,我能不能跟去?”我欣喜地问。
“当然能啊,我上次也跟去了。”月娥抢声道:“对吧,季常?”
陈季常微微一笑,“嫂夫人若是不怕,自然可以同行。”
来看南山冷翠微在线阅读
来看南山冷翠微
- 肉肉屋
来看南山冷翠微
花开酒美盍不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苏轼《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九月九,重阳节,自古以来有登高望远之俗。陈希亮邀凤翔府官员携眷登终南山。子瞻原不想去,但是鉴于中元节罚铜八斤之事,还是忍住不满,一同前往了。
秋高气爽,风高云淡,菊花飘香。
陈希亮站在南山山巅,负手而立,望着眼前的美景,念起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子瞻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估计心里在想——有本事你自己作一首诗,别背别人的。
“可惜啊,可惜!”陈希亮感慨道。
“大人何出此言啊?”邢师爷一脸惊讶地问。
“我曾在府衙内闲庭信步,明知廓外有太白山、**峰山等景,可惜无法得见。非要花一番力气,爬上这终南山才能见到这雍山雍水。奈何一把老骨头咯,爬不动啦!”
“这有何难?”邢师爷笑着说,“在山下建一座高台不就可以了?”
“不可,不可。”陈希亮摆手,“劳民伤财。”
“大人此话差异,那高台并不修在府衙之内,民众皆可前往。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忙于劳作的民众都可因太守此行得益。试想重阳佳节,扶老携幼,登高望远,真是天伦之乐啊!”
“是啊,是啊,是利民之举啊。”众人喋喋称赞。
“如此说来,确有道理。”陈希亮点点头。
“那下官明日便命人选址动工。”
“好。”
“请大人给这个高台赐名。”
“苏签判,”陈希亮看向子瞻,“这里数你学识最高,你来起个名字。”
“既然是为了登高望远,那就叫望远台好了。”子瞻轻描淡写地说,明显是在敷衍。
“太过俗。”陈希亮评价道,“华阁缘云,飞陛凌虚,俯眺流星,仰观八隅(曹植《七启》),是宜名‘凌虚’。”
“好!”
“妙!”
众人连口陈赞,陈希亮瞥了子瞻一眼,说:“多谢诸位今日陪老夫登高,老夫累了,想歇息会,不想呆的人可以走了。”
众人也纷纷表示他们也爬累了,要休息片刻,只有子瞻生硬地行了揖礼,说了声“下官告辞”,便幡然离去。
我摇摇头,跟了过去。
“凌虚台,他还想得道成仙啊?”子瞻愤声说。
“总比望远台好听。”
“我那是随口胡诌的。”他抗议。
“消消气。”我笑着说,“哪来这么大火气?”
“你看看,那都是些什么人啊?”子瞻指着远处,一脸不屑,“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
我敛去笑容,冷声道:“那就是官场,那就是现实。你看得惯也好,看不惯也罢,你都必须接受。”
“建个高台还要扯上与民同乐的幌子,明明就是他自己附庸风雅,贪图享乐。真是劳民伤财。”
“那宋选当年建凤翔驿站花了多少万两白银?怎么没见你慷慨激昂?还写了一篇《凤鸣驿记》来嘉许此行?”
“你不知道我当年进京赶考时凤翔驿站破烂成什么样子?宋大人修建驿站是为民谋福祉。”
“那建高台民众也能受益啊。刑师爷的话虽然听得不舒服,但并未讲错。”
“陈希亮的初衷就是自己享乐!”他表情倔强。
“好。那我问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什么?为了他下扬州,赏琼花,看美女。然而这条运河沟通了南北漕运,富裕了沿河百姓,你能说这件事有百弊而无一利么?”
他不说话了。
“你对陈希亮偏见太深,虽然他有做得过分的地方,可是你就没有过错么?你是不是也太年轻气盛,恃才傲物了一点?你不是说‘总有一天,要让他知道,你苏轼担得起‘贤良’二字!’么?那你现在的所作所为算什么!除了抱怨还有什么?”
“弗儿,我......”他眼神中流露出愧意。
“你想明白就好。” 以子瞻的才智,只需稍加提点即可。他只不过被一时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吹点冷风就好。
我们沉默地走了一段路,子瞻忽然眼睛一亮,阔步走到路旁的草丛中,拔了一株草,笑着递给我。
“这个挺眼熟啊?闻着味道也挺熟悉的。”
“这是茱萸!出产于吴地,也叫越椒或艾子。”他感慨道,“没想到在凤翔居然也能看到。”
看见他怅然若失的样子,我轻声问:“是不是又想子由了?”
“你怎么知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我还记得。”
“唉,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啊。倘若当初是我辞官陪在父亲身边该多好,日日饱读诗书,不烦俗事。”
“博学是为了济世。”我感慨道,“你始终要迈入官场的。”
“若能学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官不做也罢。”他眉宇间露出萧瑟之意。
我望进他的眼睛,他眼中迷离的颓意,像是无波的深潭,这样的眼神不应该属于他。子瞻应该是笑也明朗,怒也张狂的。
“陶渊明仕宦生涯十三年,他是看破世事沧桑才隐居,而你,从仕不满三年,怎么可以轻言退意?”
“陈季常未入仕途,他不也想着做隐士么?”
我被他激怒了,愤然说道:“人各有命。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陈季常他今后就是一个隐士,而你苏轼,不可能,也不可以归隐。你这一生,注定站在风口浪尖,注定宦海沉浮,注定想隐而隐不得,想退而不得退!”
“凭什么?”
“凭你的才学。”
他噤声。
“当年你母亲病重,我要写信告诉你,她坚决不让,怕影响你科考。她说你小时候就立志做范滂这样的人,你既然有勇气当范滂,她就有勇气当范滂的母亲!”
他剪水秋瞳里泛起清波,恢复了清明和光亮。
“子瞻,如果你一心隐退,你就是辜负你九泉之下母亲的苦心,辜负你父亲的教导,辜负子由的敬仰,辜负欧阳修的奖掖,辜负我的爱慕,辜负这普天之下所有欣赏你爱护你的人!”
见他陷入沉思,我又迎头加上一,“功成名就才有资格谈隐退,而你初出茅庐就想隐退,那是避世,是懦弱!我相信你不是这样的人。陈希亮算什么?你难道就因为他的刁难萌生退意,止步不前么?那你今后……” 我咽下后面的话——乌台诗案怎么办?谪贬海南怎么办?心中一痛,我忍不住别过眼去,轻叹了一口气。
四周岑寂,只有秋风吹过野草的细微声响,羽毛般轻轻地拂过耳畔,柔柔地抚慰心中的急躁和酸楚。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有本事,你就做到最后一个!”我握住他手腕,感到他脉搏飞快而有力地跳动着。
“子瞻,你不是陶渊明。如果说陶渊明是菊的话,那你就是梅。香自苦寒来,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清香尤在。”
虽然你一生饱受挫折,最后化为一抔黄土,可是你的诗词文章,流芳了千古。即使在千年之后,细细读来,仍能点燃人们对遥远岁月的想象和眺望,对诗词歌赋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远处普门寺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照耀下,反出一闪一闪的亮光,一如子瞻眼里曾经的光芒。足以映亮霾天空下的灰墙瓦巷,暗夜里游离的灵魂。
“我先回家了,你一个人静一静吧。”希望这番话能让你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我走了一段路,回首看他。
子瞻背对着我,衣角被秋风吹起,即使温暖的阳光洒在他身上,身姿仍显得清绝冷峭,那么的孤单。
不要怪我话说得太重太狠,子瞻,你不可以再这样浑噩下去。凤翔的小小挫折和你以后所要经受的大风大浪相比,实在太轻太浅。
我会离去,苏洵会离去,子由不会一直在你身边,甚至还有章惇这些“朋友”……子瞻,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仕途再苦再难,往后的路,你也只有一个人走下去。所以,你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去面对一切。
我一个人走了好久,才走到山下。想着要不要去集市上转一转,反正还早。可惜月娥陪陈季常回洛阳去看她婆婆了,要不然还有个伴。
说来也怪,不知道是否不堪忍受陈希亮的脾气,陈夫人未随他来到凤翔,而是一直和洛阳的大儿子住在一起,可怜陈季常要两城奔波。在凤翔过完中秋就赶到了洛阳,说是过完重阳才回来。
一辆马车就从我跟前驶了过去,扬起一阵尘土,引得我一阵咳嗽。我正想骂人,马车突然停住,车窗内伸出一个脑袋,清脆地叫了声,“弗姐!”
正是柳月娥。
我恨恨地一跺脚,怒声道:“呛死我了。柳月娥,你赶着投胎啊。”
“这不是赶着回来见你嘛。”她笑意盈盈地娇声道:“我在洛阳呆得闷死了。”
陈季常跳下车,问:“怎么不见子瞻?”
“他去普门寺了,估计下午就会回来了,你们刚好顺路把我带上,我一个人走得累死了。”
一上车,月娥就献宝一样拿出一样东西,“弗姐,你看。”
“什么?”车内的光线有些黯淡,看不清楚,但手中之物着滑顺温暖,像是皮草。
月娥撩起窗帘,阳光倾泄而入,映在我手中的狐尾上。富有光泽的皮毛,红得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耀眼夺目。
“漂亮么?”月娥骄傲而得意地说,“前些天季常狩猎时猎到的。”
“太美了,送我好不好。”
她立刻把狐尾抢了回去,佯怒道:“想得美,要你相公给你猎去。”
苏轼有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里面“左牵黄,右擎苍”,“西北望,天狼”,听起来很有气势,但他实际箭功力如何,我还真不知道,不免有点好奇。
“如今正是狩猎时节,不如等我休息几日,下个休沐日约子瞻一同狩猎。”陈季常笑着说。
“真的,我能不能跟去?”我欣喜地问。
“当然能啊,我上次也跟去了。”月娥抢声道:“对吧,季常?”
陈季常微微一笑,“嫂夫人若是不怕,自然可以同行。”
来看南山冷翠微在线阅读
来看南山冷翠微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