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 作者:禁忌书屋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 作者:禁忌书屋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如一团麻线,剪不断理还乱,无数的企图掺杂在一起,断不是一两个人力所能改变。
郝政说得差不多了,唏嘘一番,接着道:“所以这件事,咱们郝家不能插手,可也不能落井下石,索性就隔岸观火吧,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交趾终究是朝廷的交趾,不是我们郝家的。你此番来为的是造船,所以交趾的乱象,你不必理会,为父在这里尽量斡旋便是,你将船造好,咱们郝家才能稳当。至于造船的筹措事宜,为父已经交代了吴雄去办了,咱们郝家不缺银子,这一个多月来收来了不少船料,海防的船坞也已经竣工,匠人工徒都已就位,眼下已经开始动工,不过现在造的都是坐船,这种船船身不大,工艺也不复杂,却主要在船队之中运输淡水和粮秣,可载重一些货物,不可或缺,让他们先从这坐船造起,自是为了给他们练练手,先让匠人们慢慢熟稔起来。”
郝政的安排可谓无微不至,毕竟眼下大多数匠人都没有造大船的经验,而眼下先收购船料,先从中型船只造起,渐渐让船匠们在造船的过程之中积累经验。
郝风楼颌首点头道:“本来儿子此番造船是要循规蹈矩,这虽是皇差,可毕竟是咱们郝家的孝敬,差不多也就成了。可是前些时日看这邸报还有神武卫的消息,似乎在朝中有人想借这造船对我们郝家刁难。因此儿子这一路已经明白,眼下若是不造出像样的船来,就实在对不住朝廷,也对不住咱们郝家。”
郝风楼顿了顿,才继续道:“所以这一次,儿子确实打算拿出浑身解数,非要让人大开眼界不可。所以眼下能动用的人力物力,儿子只怕还得托付父亲,明日儿子就要动身去海防,到时免不了列出清单来,恳请父亲在谅山这边尽量支持。”
郝政压压手,正色道:“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你说的没有错,敷衍了事是不成的,实话和你说,咱们郝家窜起得太快,为父一直都在担心,家底虽然雄厚,可是根基终究不牢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以郝家每走一步更该小心翼翼,看看前面,还得看着后面,只要是朝廷交代的事,不但要做好,还要做到最好,做得使人挑不出任何毛病,要完美无缺才好。”
“你要什么,为父自然会尽力张罗,无论人力物力,银钱还是粮草,这些都不是问题。”
虽然明知道父亲会大力支持,可是如今得了郝政的允诺,郝风楼还是大大松了口气。
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心里作祟,在郝政眼里,自己是他嫡亲的血脉,而在自己眼里呢他只是这个世界的父亲而已,郝风楼对郝政虽然信任,可是隐隐之间又有那么点儿不确定性。
父子二人一直谈了一个时辰,从南京到交趾,又从造船到军政,眼看时候不早,郝政便坚持道:“好啦,你且去沐浴更衣,为父为你接风。”
郝风楼拜辞出去,早有婢女为郝风楼在浴房准备了温水,郝风楼沐浴一番,穿着一件新衣出来,随即赴宴,这宴会之上来人倒是不少,几乎整个谅山的重要人物都来了,众人纷纷来见礼,这些人郝风楼有的熟识,有的只是点头之交,有的压根就不认识,不过见对方热络,自然也都是笑脸相迎。
这顿酒吃得有些醉了。郝风楼感觉自己的脑袋昏沉沉的,他借故小解离席出去,此时的厅堂之外,天已是黑了,宛如浓墨的天穹不见一丁点的星辰,夜风袭来,并不觉得冷飕飕的,却如热浪,使郝风楼感觉有些窒息。
这里的条件其实并不好,这也是为何被人称作蛮荒之地的原因,这里的蚊虫多,夜间湿热,全无让人赏心悦目的气氛。
不过郝风楼却是扶着栏杆,看着远处隐隐的灯火,深处在这偌大的大宅里,他陡然想到了白日郝政的话。
郝家窜起得实在太快,为父一直担心
担心
担心什么高处不胜寒而已,起了高楼,宾客如云,短短数年之间,从小富之家到贵不可言,郝风楼做到了。这里头既有实力,也有运气。
可是谁能保证这样的运气会一直持续下去。
郝风楼眯着眼,幽幽的叹口气。
所以此番来安南,他唯一要做的就是造船,将这海防的船只造到这个时代最巅峰的地步,唯有这样才使那些阴谋小人无从下手,也唯有如此才能使郝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一个家族的兴起所需要的,便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热乎乎的风将郝风楼的醉意吹散了一些,他摸了摸额头,旋即焕发出了笑容,又回到了宴会上。
“海防侯真乃人中龙凤。”
“海防侯少年英雄,实在了得,便是喝酒,下官人等也拍马不及。”
这些动听的吹捧听在耳中万分惬意,郝风楼在灯光下显得容光焕发,手持酒盏,将一口美酒喝尽,人生在世,所要的不就是如此么不做人上人,那么一切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郝家必须屹立不倒,永远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章到,接下来,郝大人要去造船了,这里面,你觉得是不是必须得发生点什么事儿还有,这船不造好,多少人在排队准备对郝大人落井下石呀
第三百六十七章:造船
海防港的人口如今多以匠人为主。数千船匠,还有抽调来的数千木匠铁匠,再加上上万劳力,所有人暂时都只能寄居于船坞附近的棚户区。
这些棚户都是临时搭建,颇有点像是官军营地,每日都有无数辆大车从海防城里运来新鲜的蔬果和肉食以及饮水。
此时在这里,由于南京船厂的人已经到了,有了他们的先进经验,船坞附近又是热火朝天,高炉已经搭建,巨大的烟囱直冲天际,除此之外,还有堆积船料的仓库,有铁坊缆坊帆布坊等等。
黎明的曙光初露,所有人便从澎湖中出来,拿着证明自己身份的木牌前去领了早饭,用过之后,各自到各自的匠作坊里,或者直接去船坞点卯,随即便开始分工劳作。
郝三自来了这里,便觉得天昏地暗,每日脚不沾地。
他在紫金山倒是有一些管理的经验,可是很快他就发现相比于这海防,紫金山的那点儿经验实在是不值一提,造船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失,木匠们分割才船木,铁匠们要制作铆钉铁锚和许多金属的构件,帆坊要制作帆布,缆坊制造缆绳,甚至还得有人制漆之类。
而郝三要做的则是将这各种没头绪的工坊集合起来,最后拧成一团,造出实实在在的海船。
其实一开始,为了造船,就曾做过许多无用功,而且在下头,各个工坊之间彼此争吵和推诿,着实让郝三捏了一把汗。
船坞那边急着要缆绳,而缆坊这边却是没有筹备。于是船坞那边叫骂不绝,缆坊这儿自然又满口借口,说什么本是要紧急造出来的,无奈何缆绳尚需改进。所以耽误了功夫。
至于那些铁坊那边。更是教郝三很是无语。
这铁坊的风气倒是和神武卫那边很像,其实大多数匠人本来就是神武卫造作局调拨来的。这些人有个特点,那就是统统都有一种强迫症。
明明只是个铆钉,人家让你造,你好生制造就是。可是他们偏不,他们要琢磨,这铆钉如何改进才好,这一琢磨,大家的说法不一,便忍不住争吵了,这些匠人反思和琢磨过了头。都是较真的主儿,立即分为数派,相互攻讦,最后最让人目瞪口呆的事。一群匠人带着各式的铆钉直接到了船坞,本来船坞的匠人还等着铁匠们送铆钉来,谁晓得他们倒是送来了,总共四五种样品,说要实验。
船坞的匠人火了,让你按着图纸拿铆钉,你弄各种古怪的样式,这是什么意思
可惜这些匠人都是名匠,他们不拍板,下头的铁坊的寻常铁匠就不敢轻易开炉,这些人在船坞里折腾了一番,免不了又是吵闹不休,最后倒是达成了改进的共识,于是又回去琢磨,弄出一张图纸,铁坊才开始动工。
连小小的铆钉都是如此,就更不必说铁锚和其他更复杂的结构了,那船坞的匠人哭笑不得,照这么折腾,什么时候才是头
其实他们也有难处,海防侯也送了图纸来,各式各样的舰船草图都有,让他们先将船只缩小十倍,制出模型,再根据模型进行改良。
可以说,整个海防船坞是极为混乱的,一方面是磨合得不好,相互之间很难配合,另一方面却是内部的意见不统一,今日有人提出这个,明日便有人想尽办法反驳,如此反复,喋喋不休。
即便是木匠,本来木匠只是锯木的,按理来说,实在没什么技术可言,可是神武卫的一些木匠可不一样,他们要研究各种木头受海水腐蚀的程度,甚至擅自改变木板的制式。
郝三头疼了,头疼得厉害,在神武卫,这倒是没有什么,毕竟大家各忙各的,你们要争吵,那是你们内部的事,可是现在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步步皆错。
他这个造船的总管虽然严令下头不许讨论,可是凡是匠人的头头脑脑却都烙印了郝风楼的印记,这些人能够脱颖而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钻牛角尖,一旦觉得不妥,九头牛都拉不回,谁都拦不住,莫说是他郝三,即便是海防侯亲来,不提出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方案,他们也决不屈服。
而下头的匠人偏偏对这些人很是信服,这种盲目的信服来自于这些人平时的精湛技艺,还有各种奇思妙想,这些人在寻常匠人的眼里就是鲁班一般的存在,自然对他们带着盲从,郝三的话反而在这儿不顶用。在他们眼里,郝三就是管理他们住行,给他们提供伙食的。
不过整个营地虽然混乱,却还是有一点好处,无论是那些匠人中的佼佼者,还是寻常的匠人甚至是学徒,他们在这里住得都很踏实,在这里不但衣食无忧,而且也绝没有监工对他们随意鞭挞,除了自觉点卯,每日上工还分发月钱,甚至于每月下来还准允你歇息两日。
这样的待遇对于那些从前沦为匠户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堂一般。
况且气氛总是容易传染,老匠们认真,寻常的匠人自然不敢懈怠,学徒也就自然而然的争先恐后起来,大家在这种气氛之下倒是极少见到偷懒的。
郝三现在便是盼着郝风楼赶快过来,他感觉自己要撑不住了,没天理啊,不疯才怪了。
而在这时候,郝三的愿望终于实现,少爷来了。
少爷来的时候显得脏兮兮的,整个人满是疲倦,一进大营便直接睡了一夜,次日清早起来,郝三便登门诉苦,大倒了一番苦水,无非就是痛斥那些倚老卖老的匠人,少不得还要添上那些以老匠马首是瞻的寻常工匠,郝三对这些人统统都不满意,最后满腹委屈地道:“少爷,这样下去可不成啊,这造船可不是打铁,可不是任由他们胡闹的。”
郝风楼笑了,道:“他们确实过份了一些,不过话又说回来,让他们琢磨琢磨也好,只不过不能任他们瞎琢磨,其实这事儿也简单,你将一些熟匠和老匠从寻常的工坊中剥离出来,既然他们要琢磨,就让他们琢磨,设一个匠作馆,请好的船匠木匠铁匠漆匠进去,这岂不是好”
郝三似乎觉得有了点眉目,也不禁笑了,道:“少爷高明。”
高明二字,郝风楼可不敢当,这句话纯属是溜须拍马。
旋即郝三又想起一件事来,连忙道:“少爷,还有一件事得加紧着办,船料咱们倒是收来了,可问题在于这木头从山上采下来,经过木匠加工之后也不能用来直接造船,听船坞的人来说,将木头直接用于造船,一下水,这木头可就烂了,若是暴晒船料,使其脱水,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是不成的,眼下还储备了一些船料,可也支持不了多久,少爷”
其实不只是海防遇到了这个问题,即便是工部的船厂也遇到了船料的问题。
历朝历代朝廷造船都不会遇到这个问题,毕竟朝廷造船是有计划的,所以船厂都会事先的储存好船料,从各地运来木头之后,进行加工,随即再命人暴晒,待脱水之后移入干燥的仓库储存,什么时候需要造船,拿出来用即是。
可问题在于,太祖皇帝登基后,声称片板不得下海,即便是朝廷的造船所需也都大大的缩减,于是这造船业自然而然也就荒废起来,这数十年过去,哪里有什么船料的储备没有储备,那么就得重新开始,天子屡屡下旨催促船厂造船,而船厂再三敷衍,倒不是这些人胆大包天,敢抗旨不尊,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储备船料,至少需要两三年的功夫,没有船料,难道拿新伐的木料去造船若是如此,只怕这船一下水,用不了几天,木头就要泡烂。
而郝风楼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许诺了一年之内造出船来,如果不能将船料的事解决,那么任何许诺都是假的。
好在沉吟片刻,郝风楼道:“去将技艺铁匠和木匠叫来,我倒是有那么点儿办法,只是能不能成,却得走一步看一步。”
郝三不敢怠慢,脚步如飞的去了。
过不多时,一批木匠和铁匠便匆匆的赶来,郝风楼请他们坐下,命人上茶,也不和他们寒暄客气,径直拿笔画了一张草图给众人看,众人看过之后,便不由议论起来。
“若按草图,把东西搭起来倒是容易,可问题在于有没有用事实上,小人翻过船志,确实也有人曾用过这样的法子,似乎并不行得通”
第一章送到。最近感觉很疲惫,连思路也变得没有以前灵活了,最近多是更两章,请大家能体谅老虎,谢谢
第三百六十八章:好大喜功
其实成还是不成,郝风楼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他只是听说过这种方法,可是具体如何,却是不得而知。
不过既然没有把握,那么进行检验就好了。
只用了两天的功夫,一个密不透风的工棚便搭了起来。
这个工房很是普通,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没有门窗,石匠们在底下挖了个地龙,随后,郝风楼命人烧起地龙来。
地龙是很奢侈的东西,即便是紫禁城,也只有暖阁里烧这玩意,无非是在地底下挖个坑,随后燃烧无烟的木炭煤炭之类。
用不了多久,这砖瓦的工房便开始热腾腾起来。
几乎所有的木匠都在这儿观摩,里三层外三层的,只是郝风楼在场,他们不敢随意私语,于是都憋着一肚子的话看着这工坊上头渐渐冒着的白烟。
安南的天气本就燥热,更何况还烧了地龙,许多人看到这热气腾腾的工房便忍不住咋舌。
郝风楼却是大手一挥道:“运料。”
郝风楼一声令下后,数十个打了赤膊的汉子便将裁好的木料抬着进去,这些木板都是从船木上锯下来,经过加工之后变成了一个个规则的长板。
不过木板的湿气很重,而郝风楼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干蒸的办法迅速使木料脱水,以达到暴晒数年的效果。
这种办法在近代的欧洲颇为流行,毕竟暴晒船木所费的功夫实在太多,其实说穿了,暴晒不过是脱水处理罢了,明白原理就好办许多了。
木料送了进去,紧接着便是等待了。这个过程至少要两到三天。
不过一些木匠专门负责此事,每隔一段时间,他们要取出一两个木板出来,进行一些比对。看看这木板中水份还有多少。是否依旧结实牢固,是否软化变形。
而这些事。郝风楼已经不太关心了,他不是个喜欢纠缠在某件事身上喋喋不休的人,所以他永远不可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工匠,况且眼下是百废待举。船料的事毕竟只是这个环节中最小的一个。
自然,假若船料在汗蒸的情况下能脱水成功,无疑对船坞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事。
这就意味着,船厂只要有足够的船料就可以无限制的将船造出来。彻底解决掉南京龙江船厂所受的制约,人家三四年出来的船,这边只需要一年甚至只是半年的功夫就可制造出来。
对此,郝风楼颇为期待。三四天之后,好消息便带来了,经过了汗蒸之后,木料果然脱水。不过匠人们经过比对,觉得有的船料脱水不够理想,而有的木料在脱水之后竟是水平不下于三年暴晒的木料。
至于到底会形成这种误差就不是郝风楼能管的了,无非就是让木匠们继续去送料和比对,琢磨出其中的原因,规避一些操作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脱水的问题还有许多改良的空间,郝风楼不需要他们明白这种事的原理,只需要他们反复的实验,让他们在不同火候之下记录出木料的各种脱水的状况,再根据调试之后就可以大规模的对木板进行脱水。
船厂总有闹不完的事,船板的事刚刚告一段落,那些被郝三组织牵头的匠作房里的匠人又是喋喋不休,问题的关键是,郝风楼又修改了草图,原本这些图纸都是从龙江船厂弄来的各种舰船图纸,其中宝船坐船马船战船的图纸进行了一些修改之后便算是定夺下来。
而郝风楼心念一动,决定玩一把大的。
必须明白,这是一个皇权决定一切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一个雄主刚刚登基,此时此刻正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时代。
什么是好大喜功,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然如此,那么就要造出最好和最大的舰船,唯有如此才能对天子的胃口。
郝风楼自认自己并不是什么君子,也不是什么圣人,他只是一个人而已,一个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人。如今他站在庙堂,凭着天子的新任在大明的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不断稳固自己的地位。
要稳固就要投其所好,而当今天子最大的心愿便是拥有一支船队,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那么郝风楼只好拼了。
他咬着牙,修改了所有的图纸。而船匠们几乎是目瞪口呆,单以宝船为例,这巨无霸似得宝船如今在郝风楼的修改之下又增大了不少。
木质的船体想要增大却是不容易,后世的人看宝船,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宝船不过是大而已,和西洋的舰船比起来不值一提。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这些人却是不知道舰船的大小最是考验造船的技艺,还有造船的技术。
木制船只每一次船体的增加,所需要的技术都增长了不知多少倍。
单单一个铆钉,便可分出高下,眼下各国,造船大多用的是木钉和竹钉,铁钉容易损伤到船体,而木钉和竹钉所造的船,往往不够坚固,只适合制造一些中小海船,若是船体过大,单靠这些木钉和竹钉来连接船体,天知道什么时候会散架。而铁制铆钉的应有,在隋唐时就已经出现,这也是为何,大明能够制造出宝船的原因,铁制铆钉,大大的增加了船体的坚固性,而眼下郝风楼要面对的问题是,当船体比眼下的宝船更大时,眼下所应有的铆钉,显然不足以支撑船体的牢固了。
于是乎,铁匠坊那边,就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油漆,船体上必须涂抹油漆,油漆的作用,自然是隔绝船体和海水,虽然船木能有效的防止海水侵蚀,可是多了这么一层漆,不但使船只更加美观,而且能延长船只的寿命。
船体增大,吃水更深,几乎所有的船只构件,都需要改良,其中还有龙骨,龙骨牵涉到的是整艘船的坚固,宝船的龙骨就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改良,而现在,显然这龙骨还需改进了。
这势必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此时在匠作局,大多数人都是不眠不歇,眼睛都已经熬红了。
许多人提出了各种的办法,有的拿出来尝试,有的被当即否决。
而提出造巨舰的郝风楼反而抽身出来,偶尔逛一逛船坞,变得有几分无所事事起来。
不过闲下来不久却是有消息传到了这里。传消息的乃是海防县令,这位县尊老爷也是流官,朝廷委派,姓程,程县令其实在郝风楼抵达海防的时候就曾来拜谒过,后来郝风楼忙于造船的事,也就不便来了。
当然,这位县令老爷不来,也是避嫌。
在藩地里做官最是引人注目,既不能违逆藩王或者公侯的意思,又不能太过亲近,你是流官,和他们走得这么近,是什么企图
所以程县令也懒得来,他本是打定主意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是一些特殊日子,自己过来一趟走走过场,其他时候尽量矜持。
只是可惜,矜持不下去了。
出事了,出了大事。
这位程县令坐着轿子,到了这船厂,连忙赶到郝风楼的行辕拜谒,不过看到郝风楼的行辕,程县令不由摇头。
这地方太朴素,本来这里就靠海,天气潮湿,这行辕如此简陋,亏得这位侯爷还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
递上名刺之后,郝风楼自然请他进去。
程县令行过了礼,忍不住又去偷偷打量这位侯爷,这位侯爷太年轻了,年轻得有点让人觉得不真实,不过气度却是有,尤其是端坐的时候,眉宇之间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气质。
程县令便笑着道:“侯爷在这里住得惯吗海防离这里不远,不如侯爷到那儿去下榻下官可以及早张罗,过几日就可以去住了。”
郝风楼却是摇头道:“这里倒是住得惯,我毕竟年轻,在哪儿都无所谓,程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看你神色匆匆,料来也是有事,到了我这里就不必讲那些官场的虚礼,直言无妨吧。”
其实程县令一直都在憋着,若是自己太过心急火燎,又显得不更稳健,传出去跌份,此时郝风楼都已经能够体谅了,他再不隐瞒,直截了当的道:“清化府送来的消息,交趾南部各县都反了,其中尤以广南广平二府更甚,暴民们冲入了官府,杀了官军,抢夺了武器,又有一人自称姓陈,说是陈氏宗亲之后流落民间,乃陈天平堂弟,自称安南王”
郝风楼听了,不禁苦笑,这交趾还真是事多,这才太平几天,又反了虽然他知道朝廷有些不厚道,可是如今这一反,事情可就真正棘手了,不消说,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要震动不可。
同学们,第二章送到。
第三百六十九章:火中取栗
程县令的表情很凝重,虽然这次造反没有波及到交趾北部,不过处在这交趾,突然烽烟四起,足以让人心惊。
谁都晓得,这谋反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的,眼下受不了大明盘剥的人数不胜数,火星子点燃,这可不是好玩的。
他捋着短须,摇头晃脑,既是惋惜又是惆怅的道:“早知道是要出事的,这样闹下去,怎么能不出事假若只是刁民作乱,那倒也罢了。一些刁民而已,几个差役绑了便教他们乖乖就范。可是这一次,下官以为非同一般啊。”
郝风楼的精力都在造船上,此时听程县令侃侃而谈,反倒是想听他的高见。这位海防侯突然意识到,自己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自己所处的乃是交趾,在这个地方,造船固然要紧,可是你再如何费劲功夫去造船,却不可能罔顾其他的事。
程县令凝重地道:“这一次说是民变,不如说是士绅之变,大人,清化府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地方豪族皆反,十几个大姓裹挟变民,袭杀官军,而在事发之前,恰好广平府的知府开征今年的棉税,这些豪族怕是受了不少的气,他们这一动手,那可就不只是小小民变这样简单了,如今又拥立出了个什么陈朝的宗室,此人是不是陈朝的宗室尚且来说,下官以为,多半是假的,料来是随便寻了个来诈称而已。”
程县令感慨地继续道:“只是由此可见,这不是寻常的民变,在这民变之后必定有人主使,甚至是早有蓄谋,寻常的刁民可曾会想到民变之后立即便拥立什么宗室吗会立即自称安南王么而且先是广南府,旋即南部各府纷纷响应。竟成烈火燎原之势,下官说句难听的话,这是大厦将倾的征兆啊。”
“自交趾推行省之后设立三司,分派流官。朝廷对这里的压榨本就日重。这些事,下官有目共睹。下官早就担心要出事,新附之地,教化和广施恩泽都来不及,怎么能如此呢可是庙堂之上有人短视。只重近利,而交趾各府县亦是争相盘剥,谁都指望自己大捞一笔再调去他处,人走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烂摊子迟早是别人的,他们人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思,这教化和恩泽从何谈起”
“至于安南的豪族。亦是有别,交趾南部那边在陈朝和胡氏当政时,就向来拥兵自重,桀骜不驯。至于北部这边倒是好些,所以南部更加怨声载道,北部也是蠢蠢欲动,而在眼下这交趾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
程县令见郝风楼在认真倾听,并没有打断的意思,倒是来了谈兴,多半是这厮自从来了交趾任上,每日无所事事,专门琢磨这交趾的事,而这些事又不能向人谈及,一来是这里也没什么可交心的人,二来事情没发生,你丫的乌鸦嘴,说什么将来交趾要完,这些话传到上司那儿,不收拾你人家于心何忍。
而现在如今出事了,高谈阔论一下也是无妨,程县令继续喋喋不休地道:“这其一自然是武人的事,交趾都指挥使必定要亲自前往南部督战,交趾各卫,怕也要倾巢而出,一边防范北部,一边进剿南部。而各卫除一部是我汉军之外,朝廷也征了不少安南人,这些人到时候会不会听从调遣,却是难说,怕就怕他们被变民说动,调转刀口,到时可就悔之莫及了。”
程县令眼眸一眯,却是说到了最关键的地方,武人的事和他无关,而现在,接下来要说的,可就和他有关了:“这其二就是三司和巡按学政转运使们的事了,激起了民变,广平府和广南府的郡县长官大多被变民所杀戮,这件事总得有人承担干系,无论平乱成还是不成,都得有人掉脑袋,得有人来背这黑锅,到时候只怕为了掩盖失职,少不得大家要相互推诿,相互攻讦,关系到了自己,平时即便再如何友善,那也得红眼睛。布政使司那边肯定要攻讦转运使司,转运使司,未必肯就范,都指挥使那边,屁股也不干净,还有巡按御使,他们脱得了干系侯爷,说句实在话,只怕这乱还没平,咱们交趾的官场就要先乱起来,这些人未必就急着去救火,怕是眼下都在琢磨着怎么祸水东引,哎这样实在不是朝廷之福啊,如此下去,这交趾能守几日在交趾人看来,咱们是外人;在朝廷看来,咱们这些人是罪臣和罪官,可是咱们自己看自己呢嘿眼下怕是都已经相互将对方视为寇仇了,你不死,他就要死,你不获罪,你不承担干系,他就要获罪,就要承担干系。”
郝风楼抿嘴一笑,对这个程县令倒是有些刮目相看,这家伙虽然废话多,倒是颇有许多前瞻性,不但熟识地方,还他娘的深谙人心,郝风楼道:“程大人所言甚是,只是海防和谅山应当如何”
程县令苦笑道:“其实这事和侯爷,和下官都没有关系,咱们作壁上观就好了,眼下各卫已经抽调兵马去进剿,咱们却暂时没有这个必要,一方面,侯爷的兵马不多,即便是抽调,也抽调不出几个,于事无补;另一方面,即便大人抽调,怕也远水救不了近火,侯爷只要及早做好准备也就是了,其他的事不必理会。”
“不过眼下最紧要的是稳住北部,交趾遍地的豪族和百姓都是蠢蠢欲动,他们此时不动,只是在等,且看朝廷进剿的成败,一旦朝廷进剿不成,怕也要生出二心来。况且他们也是担心,若是官军胜了,倒也罢了,可是一旦官军兵败如山倒,那么民变势必蔓延,他们是有家有业的人,能到何处去到时候少不得要被变民裹挟,人人争做乱党了。”
郝风楼皱眉,这也是他最担心的,若是整个交趾都推到了大明的对立面,到了那时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即便明军胜了,进行扫荡,可是今日扫荡这里,明日那里反了,能安生吗
稳住一部分豪族和士绅想来是极为必要,若是稳不住,那么交趾从此永无宁日。
“不错,这种事就怕裹挟,相当多的豪族对我大明颇有抱怨,可是他们未必活不下去,也不会铤而走险,可是一旦战火蔓延开来,这些人说不准当真反了也不是不可能。却是不知程大人还有什么高见”
程县令微微一笑道:“这个倒是容易,给他们希望。只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反贼若何也能护住他们的身家性命,而恰恰相反,一旦他们从贼,就可能尸骨无存,那么他们就不会反,只要稳定住了人心,咱们就还能在交趾站住脚跟。”
郝风楼皱眉道:“给他们什么希望”
程县令道:“郝大人曾在谅山关,拒敌十万,火铳手以一克百,战功彪炳,这些事迹早在安南流传,所以在许多人眼里,在谅山关以北便是无忧之地。假若这个时候,侯爷能开了谅山关,命火铳队上关巡守,并且邀人入关避难,只怕到时这些人要携家带口,纷纷入关避难了。若是大人再分发土地,使他们在谅山兴建宅院,那么这些人高枕无忧,又怎么会去从贼”
郝风楼顿时明白了,谅山在世人眼里是最为安全的,只要进去便可躲避战火。那些个士绅豪族无论是心向大明还是心向叛军,他们是有家有业的人,料来是稳妥为上,不愿意牵涉这战乱之中,因为无论倒向哪一边,都可能葬送自己的家族。
而这时候,自己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人不带着自己的身家入关避难那才怪了。
只要他们在谅山,那么就不会反,不担心他们煽动民变,也不担心他们暗中资贼。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形倒有些像是租界,由于四处都是战乱,那些富人甚至于军阀纷纷带着财物和家小躲入租借中避难,其实也正因为如此,却是大大的促使了租借的繁荣,富人扎堆的地方,终究比贫民窟要好的多。这对谅山来说,助益也是极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封地里多一点富人,更不必说这数万掌握了几乎大半个安南财富的家伙。
当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和谅山捆绑起来,对郝家又何尝没有好处
郝风楼盯着程县令,不由笑了,道:“程大人妙策,此事甚好,我立即修书家父,请他来筹办此事。”
程县令苦笑道:“其实还有一件事,不知下官当讲不当讲。”
又是一夜无眠,第一章到,最近感觉压力很大,很累,只是再怎么累,老虎都会坚持下去的,所以大家无需担心这点,最后求点月票吧,老虎再怎么厉害,没有了大家的支持也不成的。
第三百七十章:郝家的崛起
该说的也说了,其实也没什么当讲不当讲的,郝风楼吃了口茶,道:“程大人但讲无妨。”
程县令道:“侯爷,既然是避难,让他们入了关,就得把人留下,人留了下来才有好处,假若战事一平,这人又走了,又有什么益处”
“这一年,说实话,流官们把交趾闹得不轻,要长治久安,下官以为靠朝廷的命官是不成了,只能靠郝家,靠谅山,只有让这谅山成为安南的升龙,成为大明的苏杭,使人流连忘返,让那些交趾的士人儒生商贾和豪族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在谅山,这交趾才有希望。否则任由这般闹下去,今日平寇,明日又反,反反复复的便后患无穷,朝廷失去交趾,那是迟早的事。说来可笑,下官又何尝不是流官下官之所以把事态看得清,并非是下官有什么慧眼,而是下官在职的是海防,和他们不同,这里毕竟是封地,下官得按着侯府的规矩来办,这才置身事外,能看清同僚们的丑态,有闲去把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 肉肉屋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 作者:禁忌书屋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如一团麻线,剪不断理还乱,无数的企图掺杂在一起,断不是一两个人力所能改变。
郝政说得差不多了,唏嘘一番,接着道:“所以这件事,咱们郝家不能插手,可也不能落井下石,索性就隔岸观火吧,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交趾终究是朝廷的交趾,不是我们郝家的。你此番来为的是造船,所以交趾的乱象,你不必理会,为父在这里尽量斡旋便是,你将船造好,咱们郝家才能稳当。至于造船的筹措事宜,为父已经交代了吴雄去办了,咱们郝家不缺银子,这一个多月来收来了不少船料,海防的船坞也已经竣工,匠人工徒都已就位,眼下已经开始动工,不过现在造的都是坐船,这种船船身不大,工艺也不复杂,却主要在船队之中运输淡水和粮秣,可载重一些货物,不可或缺,让他们先从这坐船造起,自是为了给他们练练手,先让匠人们慢慢熟稔起来。”
郝政的安排可谓无微不至,毕竟眼下大多数匠人都没有造大船的经验,而眼下先收购船料,先从中型船只造起,渐渐让船匠们在造船的过程之中积累经验。
郝风楼颌首点头道:“本来儿子此番造船是要循规蹈矩,这虽是皇差,可毕竟是咱们郝家的孝敬,差不多也就成了。可是前些时日看这邸报还有神武卫的消息,似乎在朝中有人想借这造船对我们郝家刁难。因此儿子这一路已经明白,眼下若是不造出像样的船来,就实在对不住朝廷,也对不住咱们郝家。”
郝风楼顿了顿,才继续道:“所以这一次,儿子确实打算拿出浑身解数,非要让人大开眼界不可。所以眼下能动用的人力物力,儿子只怕还得托付父亲,明日儿子就要动身去海防,到时免不了列出清单来,恳请父亲在谅山这边尽量支持。”
郝政压压手,正色道:“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你说的没有错,敷衍了事是不成的,实话和你说,咱们郝家窜起得太快,为父一直都在担心,家底虽然雄厚,可是根基终究不牢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以郝家每走一步更该小心翼翼,看看前面,还得看着后面,只要是朝廷交代的事,不但要做好,还要做到最好,做得使人挑不出任何毛病,要完美无缺才好。”
“你要什么,为父自然会尽力张罗,无论人力物力,银钱还是粮草,这些都不是问题。”
虽然明知道父亲会大力支持,可是如今得了郝政的允诺,郝风楼还是大大松了口气。
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心里作祟,在郝政眼里,自己是他嫡亲的血脉,而在自己眼里呢他只是这个世界的父亲而已,郝风楼对郝政虽然信任,可是隐隐之间又有那么点儿不确定性。
父子二人一直谈了一个时辰,从南京到交趾,又从造船到军政,眼看时候不早,郝政便坚持道:“好啦,你且去沐浴更衣,为父为你接风。”
郝风楼拜辞出去,早有婢女为郝风楼在浴房准备了温水,郝风楼沐浴一番,穿着一件新衣出来,随即赴宴,这宴会之上来人倒是不少,几乎整个谅山的重要人物都来了,众人纷纷来见礼,这些人郝风楼有的熟识,有的只是点头之交,有的压根就不认识,不过见对方热络,自然也都是笑脸相迎。
这顿酒吃得有些醉了。郝风楼感觉自己的脑袋昏沉沉的,他借故小解离席出去,此时的厅堂之外,天已是黑了,宛如浓墨的天穹不见一丁点的星辰,夜风袭来,并不觉得冷飕飕的,却如热浪,使郝风楼感觉有些窒息。
这里的条件其实并不好,这也是为何被人称作蛮荒之地的原因,这里的蚊虫多,夜间湿热,全无让人赏心悦目的气氛。
不过郝风楼却是扶着栏杆,看着远处隐隐的灯火,深处在这偌大的大宅里,他陡然想到了白日郝政的话。
郝家窜起得实在太快,为父一直担心
担心
担心什么高处不胜寒而已,起了高楼,宾客如云,短短数年之间,从小富之家到贵不可言,郝风楼做到了。这里头既有实力,也有运气。
可是谁能保证这样的运气会一直持续下去。
郝风楼眯着眼,幽幽的叹口气。
所以此番来安南,他唯一要做的就是造船,将这海防的船只造到这个时代最巅峰的地步,唯有这样才使那些阴谋小人无从下手,也唯有如此才能使郝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一个家族的兴起所需要的,便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热乎乎的风将郝风楼的醉意吹散了一些,他摸了摸额头,旋即焕发出了笑容,又回到了宴会上。
“海防侯真乃人中龙凤。”
“海防侯少年英雄,实在了得,便是喝酒,下官人等也拍马不及。”
这些动听的吹捧听在耳中万分惬意,郝风楼在灯光下显得容光焕发,手持酒盏,将一口美酒喝尽,人生在世,所要的不就是如此么不做人上人,那么一切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郝家必须屹立不倒,永远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章到,接下来,郝大人要去造船了,这里面,你觉得是不是必须得发生点什么事儿还有,这船不造好,多少人在排队准备对郝大人落井下石呀
第三百六十七章:造船
海防港的人口如今多以匠人为主。数千船匠,还有抽调来的数千木匠铁匠,再加上上万劳力,所有人暂时都只能寄居于船坞附近的棚户区。
这些棚户都是临时搭建,颇有点像是官军营地,每日都有无数辆大车从海防城里运来新鲜的蔬果和肉食以及饮水。
此时在这里,由于南京船厂的人已经到了,有了他们的先进经验,船坞附近又是热火朝天,高炉已经搭建,巨大的烟囱直冲天际,除此之外,还有堆积船料的仓库,有铁坊缆坊帆布坊等等。
黎明的曙光初露,所有人便从澎湖中出来,拿着证明自己身份的木牌前去领了早饭,用过之后,各自到各自的匠作坊里,或者直接去船坞点卯,随即便开始分工劳作。
郝三自来了这里,便觉得天昏地暗,每日脚不沾地。
他在紫金山倒是有一些管理的经验,可是很快他就发现相比于这海防,紫金山的那点儿经验实在是不值一提,造船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失,木匠们分割才船木,铁匠们要制作铆钉铁锚和许多金属的构件,帆坊要制作帆布,缆坊制造缆绳,甚至还得有人制漆之类。
而郝三要做的则是将这各种没头绪的工坊集合起来,最后拧成一团,造出实实在在的海船。
其实一开始,为了造船,就曾做过许多无用功,而且在下头,各个工坊之间彼此争吵和推诿,着实让郝三捏了一把汗。
船坞那边急着要缆绳,而缆坊这边却是没有筹备。于是船坞那边叫骂不绝,缆坊这儿自然又满口借口,说什么本是要紧急造出来的,无奈何缆绳尚需改进。所以耽误了功夫。
至于那些铁坊那边。更是教郝三很是无语。
这铁坊的风气倒是和神武卫那边很像,其实大多数匠人本来就是神武卫造作局调拨来的。这些人有个特点,那就是统统都有一种强迫症。
明明只是个铆钉,人家让你造,你好生制造就是。可是他们偏不,他们要琢磨,这铆钉如何改进才好,这一琢磨,大家的说法不一,便忍不住争吵了,这些匠人反思和琢磨过了头。都是较真的主儿,立即分为数派,相互攻讦,最后最让人目瞪口呆的事。一群匠人带着各式的铆钉直接到了船坞,本来船坞的匠人还等着铁匠们送铆钉来,谁晓得他们倒是送来了,总共四五种样品,说要实验。
船坞的匠人火了,让你按着图纸拿铆钉,你弄各种古怪的样式,这是什么意思
可惜这些匠人都是名匠,他们不拍板,下头的铁坊的寻常铁匠就不敢轻易开炉,这些人在船坞里折腾了一番,免不了又是吵闹不休,最后倒是达成了改进的共识,于是又回去琢磨,弄出一张图纸,铁坊才开始动工。
连小小的铆钉都是如此,就更不必说铁锚和其他更复杂的结构了,那船坞的匠人哭笑不得,照这么折腾,什么时候才是头
其实他们也有难处,海防侯也送了图纸来,各式各样的舰船草图都有,让他们先将船只缩小十倍,制出模型,再根据模型进行改良。
可以说,整个海防船坞是极为混乱的,一方面是磨合得不好,相互之间很难配合,另一方面却是内部的意见不统一,今日有人提出这个,明日便有人想尽办法反驳,如此反复,喋喋不休。
即便是木匠,本来木匠只是锯木的,按理来说,实在没什么技术可言,可是神武卫的一些木匠可不一样,他们要研究各种木头受海水腐蚀的程度,甚至擅自改变木板的制式。
郝三头疼了,头疼得厉害,在神武卫,这倒是没有什么,毕竟大家各忙各的,你们要争吵,那是你们内部的事,可是现在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步步皆错。
他这个造船的总管虽然严令下头不许讨论,可是凡是匠人的头头脑脑却都烙印了郝风楼的印记,这些人能够脱颖而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钻牛角尖,一旦觉得不妥,九头牛都拉不回,谁都拦不住,莫说是他郝三,即便是海防侯亲来,不提出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方案,他们也决不屈服。
而下头的匠人偏偏对这些人很是信服,这种盲目的信服来自于这些人平时的精湛技艺,还有各种奇思妙想,这些人在寻常匠人的眼里就是鲁班一般的存在,自然对他们带着盲从,郝三的话反而在这儿不顶用。在他们眼里,郝三就是管理他们住行,给他们提供伙食的。
不过整个营地虽然混乱,却还是有一点好处,无论是那些匠人中的佼佼者,还是寻常的匠人甚至是学徒,他们在这里住得都很踏实,在这里不但衣食无忧,而且也绝没有监工对他们随意鞭挞,除了自觉点卯,每日上工还分发月钱,甚至于每月下来还准允你歇息两日。
这样的待遇对于那些从前沦为匠户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堂一般。
况且气氛总是容易传染,老匠们认真,寻常的匠人自然不敢懈怠,学徒也就自然而然的争先恐后起来,大家在这种气氛之下倒是极少见到偷懒的。
郝三现在便是盼着郝风楼赶快过来,他感觉自己要撑不住了,没天理啊,不疯才怪了。
而在这时候,郝三的愿望终于实现,少爷来了。
少爷来的时候显得脏兮兮的,整个人满是疲倦,一进大营便直接睡了一夜,次日清早起来,郝三便登门诉苦,大倒了一番苦水,无非就是痛斥那些倚老卖老的匠人,少不得还要添上那些以老匠马首是瞻的寻常工匠,郝三对这些人统统都不满意,最后满腹委屈地道:“少爷,这样下去可不成啊,这造船可不是打铁,可不是任由他们胡闹的。”
郝风楼笑了,道:“他们确实过份了一些,不过话又说回来,让他们琢磨琢磨也好,只不过不能任他们瞎琢磨,其实这事儿也简单,你将一些熟匠和老匠从寻常的工坊中剥离出来,既然他们要琢磨,就让他们琢磨,设一个匠作馆,请好的船匠木匠铁匠漆匠进去,这岂不是好”
郝三似乎觉得有了点眉目,也不禁笑了,道:“少爷高明。”
高明二字,郝风楼可不敢当,这句话纯属是溜须拍马。
旋即郝三又想起一件事来,连忙道:“少爷,还有一件事得加紧着办,船料咱们倒是收来了,可问题在于这木头从山上采下来,经过木匠加工之后也不能用来直接造船,听船坞的人来说,将木头直接用于造船,一下水,这木头可就烂了,若是暴晒船料,使其脱水,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是不成的,眼下还储备了一些船料,可也支持不了多久,少爷”
其实不只是海防遇到了这个问题,即便是工部的船厂也遇到了船料的问题。
历朝历代朝廷造船都不会遇到这个问题,毕竟朝廷造船是有计划的,所以船厂都会事先的储存好船料,从各地运来木头之后,进行加工,随即再命人暴晒,待脱水之后移入干燥的仓库储存,什么时候需要造船,拿出来用即是。
可问题在于,太祖皇帝登基后,声称片板不得下海,即便是朝廷的造船所需也都大大的缩减,于是这造船业自然而然也就荒废起来,这数十年过去,哪里有什么船料的储备没有储备,那么就得重新开始,天子屡屡下旨催促船厂造船,而船厂再三敷衍,倒不是这些人胆大包天,敢抗旨不尊,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储备船料,至少需要两三年的功夫,没有船料,难道拿新伐的木料去造船若是如此,只怕这船一下水,用不了几天,木头就要泡烂。
而郝风楼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许诺了一年之内造出船来,如果不能将船料的事解决,那么任何许诺都是假的。
好在沉吟片刻,郝风楼道:“去将技艺铁匠和木匠叫来,我倒是有那么点儿办法,只是能不能成,却得走一步看一步。”
郝三不敢怠慢,脚步如飞的去了。
过不多时,一批木匠和铁匠便匆匆的赶来,郝风楼请他们坐下,命人上茶,也不和他们寒暄客气,径直拿笔画了一张草图给众人看,众人看过之后,便不由议论起来。
“若按草图,把东西搭起来倒是容易,可问题在于有没有用事实上,小人翻过船志,确实也有人曾用过这样的法子,似乎并不行得通”
第一章送到。最近感觉很疲惫,连思路也变得没有以前灵活了,最近多是更两章,请大家能体谅老虎,谢谢
第三百六十八章:好大喜功
其实成还是不成,郝风楼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他只是听说过这种方法,可是具体如何,却是不得而知。
不过既然没有把握,那么进行检验就好了。
只用了两天的功夫,一个密不透风的工棚便搭了起来。
这个工房很是普通,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没有门窗,石匠们在底下挖了个地龙,随后,郝风楼命人烧起地龙来。
地龙是很奢侈的东西,即便是紫禁城,也只有暖阁里烧这玩意,无非是在地底下挖个坑,随后燃烧无烟的木炭煤炭之类。
用不了多久,这砖瓦的工房便开始热腾腾起来。
几乎所有的木匠都在这儿观摩,里三层外三层的,只是郝风楼在场,他们不敢随意私语,于是都憋着一肚子的话看着这工坊上头渐渐冒着的白烟。
安南的天气本就燥热,更何况还烧了地龙,许多人看到这热气腾腾的工房便忍不住咋舌。
郝风楼却是大手一挥道:“运料。”
郝风楼一声令下后,数十个打了赤膊的汉子便将裁好的木料抬着进去,这些木板都是从船木上锯下来,经过加工之后变成了一个个规则的长板。
不过木板的湿气很重,而郝风楼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干蒸的办法迅速使木料脱水,以达到暴晒数年的效果。
这种办法在近代的欧洲颇为流行,毕竟暴晒船木所费的功夫实在太多,其实说穿了,暴晒不过是脱水处理罢了,明白原理就好办许多了。
木料送了进去,紧接着便是等待了。这个过程至少要两到三天。
不过一些木匠专门负责此事,每隔一段时间,他们要取出一两个木板出来,进行一些比对。看看这木板中水份还有多少。是否依旧结实牢固,是否软化变形。
而这些事。郝风楼已经不太关心了,他不是个喜欢纠缠在某件事身上喋喋不休的人,所以他永远不可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工匠,况且眼下是百废待举。船料的事毕竟只是这个环节中最小的一个。
自然,假若船料在汗蒸的情况下能脱水成功,无疑对船坞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事。
这就意味着,船厂只要有足够的船料就可以无限制的将船造出来。彻底解决掉南京龙江船厂所受的制约,人家三四年出来的船,这边只需要一年甚至只是半年的功夫就可制造出来。
对此,郝风楼颇为期待。三四天之后,好消息便带来了,经过了汗蒸之后,木料果然脱水。不过匠人们经过比对,觉得有的船料脱水不够理想,而有的木料在脱水之后竟是水平不下于三年暴晒的木料。
至于到底会形成这种误差就不是郝风楼能管的了,无非就是让木匠们继续去送料和比对,琢磨出其中的原因,规避一些操作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脱水的问题还有许多改良的空间,郝风楼不需要他们明白这种事的原理,只需要他们反复的实验,让他们在不同火候之下记录出木料的各种脱水的状况,再根据调试之后就可以大规模的对木板进行脱水。
船厂总有闹不完的事,船板的事刚刚告一段落,那些被郝三组织牵头的匠作房里的匠人又是喋喋不休,问题的关键是,郝风楼又修改了草图,原本这些图纸都是从龙江船厂弄来的各种舰船图纸,其中宝船坐船马船战船的图纸进行了一些修改之后便算是定夺下来。
而郝风楼心念一动,决定玩一把大的。
必须明白,这是一个皇权决定一切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一个雄主刚刚登基,此时此刻正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时代。
什么是好大喜功,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然如此,那么就要造出最好和最大的舰船,唯有如此才能对天子的胃口。
郝风楼自认自己并不是什么君子,也不是什么圣人,他只是一个人而已,一个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人。如今他站在庙堂,凭着天子的新任在大明的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不断稳固自己的地位。
要稳固就要投其所好,而当今天子最大的心愿便是拥有一支船队,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那么郝风楼只好拼了。
他咬着牙,修改了所有的图纸。而船匠们几乎是目瞪口呆,单以宝船为例,这巨无霸似得宝船如今在郝风楼的修改之下又增大了不少。
木质的船体想要增大却是不容易,后世的人看宝船,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宝船不过是大而已,和西洋的舰船比起来不值一提。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这些人却是不知道舰船的大小最是考验造船的技艺,还有造船的技术。
木制船只每一次船体的增加,所需要的技术都增长了不知多少倍。
单单一个铆钉,便可分出高下,眼下各国,造船大多用的是木钉和竹钉,铁钉容易损伤到船体,而木钉和竹钉所造的船,往往不够坚固,只适合制造一些中小海船,若是船体过大,单靠这些木钉和竹钉来连接船体,天知道什么时候会散架。而铁制铆钉的应有,在隋唐时就已经出现,这也是为何,大明能够制造出宝船的原因,铁制铆钉,大大的增加了船体的坚固性,而眼下郝风楼要面对的问题是,当船体比眼下的宝船更大时,眼下所应有的铆钉,显然不足以支撑船体的牢固了。
于是乎,铁匠坊那边,就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油漆,船体上必须涂抹油漆,油漆的作用,自然是隔绝船体和海水,虽然船木能有效的防止海水侵蚀,可是多了这么一层漆,不但使船只更加美观,而且能延长船只的寿命。
船体增大,吃水更深,几乎所有的船只构件,都需要改良,其中还有龙骨,龙骨牵涉到的是整艘船的坚固,宝船的龙骨就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改良,而现在,显然这龙骨还需改进了。
这势必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此时在匠作局,大多数人都是不眠不歇,眼睛都已经熬红了。
许多人提出了各种的办法,有的拿出来尝试,有的被当即否决。
而提出造巨舰的郝风楼反而抽身出来,偶尔逛一逛船坞,变得有几分无所事事起来。
不过闲下来不久却是有消息传到了这里。传消息的乃是海防县令,这位县尊老爷也是流官,朝廷委派,姓程,程县令其实在郝风楼抵达海防的时候就曾来拜谒过,后来郝风楼忙于造船的事,也就不便来了。
当然,这位县令老爷不来,也是避嫌。
在藩地里做官最是引人注目,既不能违逆藩王或者公侯的意思,又不能太过亲近,你是流官,和他们走得这么近,是什么企图
所以程县令也懒得来,他本是打定主意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是一些特殊日子,自己过来一趟走走过场,其他时候尽量矜持。
只是可惜,矜持不下去了。
出事了,出了大事。
这位程县令坐着轿子,到了这船厂,连忙赶到郝风楼的行辕拜谒,不过看到郝风楼的行辕,程县令不由摇头。
这地方太朴素,本来这里就靠海,天气潮湿,这行辕如此简陋,亏得这位侯爷还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
递上名刺之后,郝风楼自然请他进去。
程县令行过了礼,忍不住又去偷偷打量这位侯爷,这位侯爷太年轻了,年轻得有点让人觉得不真实,不过气度却是有,尤其是端坐的时候,眉宇之间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气质。
程县令便笑着道:“侯爷在这里住得惯吗海防离这里不远,不如侯爷到那儿去下榻下官可以及早张罗,过几日就可以去住了。”
郝风楼却是摇头道:“这里倒是住得惯,我毕竟年轻,在哪儿都无所谓,程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看你神色匆匆,料来也是有事,到了我这里就不必讲那些官场的虚礼,直言无妨吧。”
其实程县令一直都在憋着,若是自己太过心急火燎,又显得不更稳健,传出去跌份,此时郝风楼都已经能够体谅了,他再不隐瞒,直截了当的道:“清化府送来的消息,交趾南部各县都反了,其中尤以广南广平二府更甚,暴民们冲入了官府,杀了官军,抢夺了武器,又有一人自称姓陈,说是陈氏宗亲之后流落民间,乃陈天平堂弟,自称安南王”
郝风楼听了,不禁苦笑,这交趾还真是事多,这才太平几天,又反了虽然他知道朝廷有些不厚道,可是如今这一反,事情可就真正棘手了,不消说,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要震动不可。
同学们,第二章送到。
第三百六十九章:火中取栗
程县令的表情很凝重,虽然这次造反没有波及到交趾北部,不过处在这交趾,突然烽烟四起,足以让人心惊。
谁都晓得,这谋反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的,眼下受不了大明盘剥的人数不胜数,火星子点燃,这可不是好玩的。
他捋着短须,摇头晃脑,既是惋惜又是惆怅的道:“早知道是要出事的,这样闹下去,怎么能不出事假若只是刁民作乱,那倒也罢了。一些刁民而已,几个差役绑了便教他们乖乖就范。可是这一次,下官以为非同一般啊。”
郝风楼的精力都在造船上,此时听程县令侃侃而谈,反倒是想听他的高见。这位海防侯突然意识到,自己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自己所处的乃是交趾,在这个地方,造船固然要紧,可是你再如何费劲功夫去造船,却不可能罔顾其他的事。
程县令凝重地道:“这一次说是民变,不如说是士绅之变,大人,清化府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地方豪族皆反,十几个大姓裹挟变民,袭杀官军,而在事发之前,恰好广平府的知府开征今年的棉税,这些豪族怕是受了不少的气,他们这一动手,那可就不只是小小民变这样简单了,如今又拥立出了个什么陈朝的宗室,此人是不是陈朝的宗室尚且来说,下官以为,多半是假的,料来是随便寻了个来诈称而已。”
程县令感慨地继续道:“只是由此可见,这不是寻常的民变,在这民变之后必定有人主使,甚至是早有蓄谋,寻常的刁民可曾会想到民变之后立即便拥立什么宗室吗会立即自称安南王么而且先是广南府,旋即南部各府纷纷响应。竟成烈火燎原之势,下官说句难听的话,这是大厦将倾的征兆啊。”
“自交趾推行省之后设立三司,分派流官。朝廷对这里的压榨本就日重。这些事,下官有目共睹。下官早就担心要出事,新附之地,教化和广施恩泽都来不及,怎么能如此呢可是庙堂之上有人短视。只重近利,而交趾各府县亦是争相盘剥,谁都指望自己大捞一笔再调去他处,人走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烂摊子迟早是别人的,他们人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思,这教化和恩泽从何谈起”
“至于安南的豪族。亦是有别,交趾南部那边在陈朝和胡氏当政时,就向来拥兵自重,桀骜不驯。至于北部这边倒是好些,所以南部更加怨声载道,北部也是蠢蠢欲动,而在眼下这交趾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
程县令见郝风楼在认真倾听,并没有打断的意思,倒是来了谈兴,多半是这厮自从来了交趾任上,每日无所事事,专门琢磨这交趾的事,而这些事又不能向人谈及,一来是这里也没什么可交心的人,二来事情没发生,你丫的乌鸦嘴,说什么将来交趾要完,这些话传到上司那儿,不收拾你人家于心何忍。
而现在如今出事了,高谈阔论一下也是无妨,程县令继续喋喋不休地道:“这其一自然是武人的事,交趾都指挥使必定要亲自前往南部督战,交趾各卫,怕也要倾巢而出,一边防范北部,一边进剿南部。而各卫除一部是我汉军之外,朝廷也征了不少安南人,这些人到时候会不会听从调遣,却是难说,怕就怕他们被变民说动,调转刀口,到时可就悔之莫及了。”
程县令眼眸一眯,却是说到了最关键的地方,武人的事和他无关,而现在,接下来要说的,可就和他有关了:“这其二就是三司和巡按学政转运使们的事了,激起了民变,广平府和广南府的郡县长官大多被变民所杀戮,这件事总得有人承担干系,无论平乱成还是不成,都得有人掉脑袋,得有人来背这黑锅,到时候只怕为了掩盖失职,少不得大家要相互推诿,相互攻讦,关系到了自己,平时即便再如何友善,那也得红眼睛。布政使司那边肯定要攻讦转运使司,转运使司,未必肯就范,都指挥使那边,屁股也不干净,还有巡按御使,他们脱得了干系侯爷,说句实在话,只怕这乱还没平,咱们交趾的官场就要先乱起来,这些人未必就急着去救火,怕是眼下都在琢磨着怎么祸水东引,哎这样实在不是朝廷之福啊,如此下去,这交趾能守几日在交趾人看来,咱们是外人;在朝廷看来,咱们这些人是罪臣和罪官,可是咱们自己看自己呢嘿眼下怕是都已经相互将对方视为寇仇了,你不死,他就要死,你不获罪,你不承担干系,他就要获罪,就要承担干系。”
郝风楼抿嘴一笑,对这个程县令倒是有些刮目相看,这家伙虽然废话多,倒是颇有许多前瞻性,不但熟识地方,还他娘的深谙人心,郝风楼道:“程大人所言甚是,只是海防和谅山应当如何”
程县令苦笑道:“其实这事和侯爷,和下官都没有关系,咱们作壁上观就好了,眼下各卫已经抽调兵马去进剿,咱们却暂时没有这个必要,一方面,侯爷的兵马不多,即便是抽调,也抽调不出几个,于事无补;另一方面,即便大人抽调,怕也远水救不了近火,侯爷只要及早做好准备也就是了,其他的事不必理会。”
“不过眼下最紧要的是稳住北部,交趾遍地的豪族和百姓都是蠢蠢欲动,他们此时不动,只是在等,且看朝廷进剿的成败,一旦朝廷进剿不成,怕也要生出二心来。况且他们也是担心,若是官军胜了,倒也罢了,可是一旦官军兵败如山倒,那么民变势必蔓延,他们是有家有业的人,能到何处去到时候少不得要被变民裹挟,人人争做乱党了。”
郝风楼皱眉,这也是他最担心的,若是整个交趾都推到了大明的对立面,到了那时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即便明军胜了,进行扫荡,可是今日扫荡这里,明日那里反了,能安生吗
稳住一部分豪族和士绅想来是极为必要,若是稳不住,那么交趾从此永无宁日。
“不错,这种事就怕裹挟,相当多的豪族对我大明颇有抱怨,可是他们未必活不下去,也不会铤而走险,可是一旦战火蔓延开来,这些人说不准当真反了也不是不可能。却是不知程大人还有什么高见”
程县令微微一笑道:“这个倒是容易,给他们希望。只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反贼若何也能护住他们的身家性命,而恰恰相反,一旦他们从贼,就可能尸骨无存,那么他们就不会反,只要稳定住了人心,咱们就还能在交趾站住脚跟。”
郝风楼皱眉道:“给他们什么希望”
程县令道:“郝大人曾在谅山关,拒敌十万,火铳手以一克百,战功彪炳,这些事迹早在安南流传,所以在许多人眼里,在谅山关以北便是无忧之地。假若这个时候,侯爷能开了谅山关,命火铳队上关巡守,并且邀人入关避难,只怕到时这些人要携家带口,纷纷入关避难了。若是大人再分发土地,使他们在谅山兴建宅院,那么这些人高枕无忧,又怎么会去从贼”
郝风楼顿时明白了,谅山在世人眼里是最为安全的,只要进去便可躲避战火。那些个士绅豪族无论是心向大明还是心向叛军,他们是有家有业的人,料来是稳妥为上,不愿意牵涉这战乱之中,因为无论倒向哪一边,都可能葬送自己的家族。
而这时候,自己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人不带着自己的身家入关避难那才怪了。
只要他们在谅山,那么就不会反,不担心他们煽动民变,也不担心他们暗中资贼。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形倒有些像是租界,由于四处都是战乱,那些富人甚至于军阀纷纷带着财物和家小躲入租借中避难,其实也正因为如此,却是大大的促使了租借的繁荣,富人扎堆的地方,终究比贫民窟要好的多。这对谅山来说,助益也是极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封地里多一点富人,更不必说这数万掌握了几乎大半个安南财富的家伙。
当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和谅山捆绑起来,对郝家又何尝没有好处
郝风楼盯着程县令,不由笑了,道:“程大人妙策,此事甚好,我立即修书家父,请他来筹办此事。”
程县令苦笑道:“其实还有一件事,不知下官当讲不当讲。”
又是一夜无眠,第一章到,最近感觉压力很大,很累,只是再怎么累,老虎都会坚持下去的,所以大家无需担心这点,最后求点月票吧,老虎再怎么厉害,没有了大家的支持也不成的。
第三百七十章:郝家的崛起
该说的也说了,其实也没什么当讲不当讲的,郝风楼吃了口茶,道:“程大人但讲无妨。”
程县令道:“侯爷,既然是避难,让他们入了关,就得把人留下,人留了下来才有好处,假若战事一平,这人又走了,又有什么益处”
“这一年,说实话,流官们把交趾闹得不轻,要长治久安,下官以为靠朝廷的命官是不成了,只能靠郝家,靠谅山,只有让这谅山成为安南的升龙,成为大明的苏杭,使人流连忘返,让那些交趾的士人儒生商贾和豪族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在谅山,这交趾才有希望。否则任由这般闹下去,今日平寇,明日又反,反反复复的便后患无穷,朝廷失去交趾,那是迟早的事。说来可笑,下官又何尝不是流官下官之所以把事态看得清,并非是下官有什么慧眼,而是下官在职的是海防,和他们不同,这里毕竟是封地,下官得按着侯府的规矩来办,这才置身事外,能看清同僚们的丑态,有闲去把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
公子风流第96部分阅读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