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拄着撅头,看着陶洁转身回储物间。
    头顶的阳光照着她修长的背影,脖颈愈发显得细长。
    他就不由得有些痴了。
    这背影,即便在密集拥挤的人群里,只要闪一下,他就可以一眼认出来,这是他的妻子。
    这个感觉,已经多少年没有了?
    是陶洁又瘦回来了才有的感觉,还是妻子真的回来了?高崎真的说不清楚。
    这一天,两个人在一起腻歪了一天,却没有了昨晚的那么多话。
    但两个人依旧是十分默契。高崎要做什么,陶洁知道。陶洁想什么,高崎也知道。
    下午收拾院子里的地,陶洁就开始帮忙了。拿了耙子,把高崎刨出来的土块,都耙碎了,把里面的石子拾出来,放到地外面去,堆成一堆,等将来扔到山上去。
    当然,这些都是高崎教她做的。顺便,他也把自己怎么学会了种地,讲给陶洁听。
    这是个善良的,有着自己坚强意志和决心的老板。而陶洁心里的高崎,是没有什么理想的。他的理想,就是努力出去惹是生非,想法挣更多的钱来,实现陶洁的理想。
    陶洁的理想,就是让两个人过上好日子。
    陶洁喜欢的,还是心里那个高崎。尽管那个高崎没有什么理想,更没有什么抱负,她还是喜欢。
    高崎要是知道,自己一下午的述说,反而为自己减了分,他就不告诉陶洁关于伍树全和聚香坊的事情了。
    这宿舍区中心的街道,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那层平坦的水泥面早就没有了,露出了高低不平的青石子。好多青石子,也已经被磨的铮亮。
    沿着这条破旧的水泥街道,一路向北,走五百米左右,就会离开这个满是四层楼房排列起来的职工宿舍区。
    职工宿舍区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只是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建造了一排排的楼房,供工厂里的职工家庭居住。因为在这个山沟里,只有这个工厂,也只有这个宿舍区的职工,属于城镇户口,其余都是自然村和种地的农民。
    所以,工厂有自己宿舍区的同时,还有自己的学校、食堂、商店和医疗卫生站。别看整个工厂人数不多,却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这是那个备战备荒年代,独有的特色。这样的地方,叫小三线军工厂,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好多的地方。
    沿着那个水泥路一直向北,出了宿舍区向东北方向略微拐一下,再走二百米,就和一条两车道的沥青马路连接起来。
    沿着这条沥青马路一直往东,走上十里地,就是石门镇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高崎和陶洁在家里吃了早饭,高崎就把那辆小三轮摩托车推到院子外面的砖路上,锁了院门。陶洁坐在后面那个,包了海绵和牛皮的横板上,高崎跨上摩托车前座,发动了摩托,沿着水泥路,去石门镇赶集。
    水泥路凹凸不平,三轮摩托车走在上面跟跳抽筋舞一样。得亏陶洁坐的那块横板,是高崎让人专门制作的,里面海绵填的很厚。要不然,就陶洁瘦的这个样子,非把她给颠散了架不可。
    总算颠簸着上了沥青马路,高崎这才敢加大油门,摩托车冒一股青烟,向着石门镇去了。
    石门镇大集,在附近十里八乡都很出名。其他附近较大的村里,也有有集市的,但没有石门镇的这个集市大。
    有集的日子里,十里八乡的小商贩们,都会集中在这里。石门镇东西大街,长足足有五里地,宽也有四五十米,这时候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叫买叫卖热闹异常。
    过去高崎和陶洁居住的那个小镇边上,也有个集市的,只是没有石门镇这个大。集市上的东西,总是要便宜一些,特别是到了集市即将散了的时候,东西就更便宜,几乎就是给钱就卖。
    小镇上是集市的日子,陶洁总是要去赶集的,而且往往是在集市快散了的时候去,为的就是买点便宜的蔬菜瓜果。
    碰上逢集的日子,高崎总是要在厂里待着,那里也不去。等陶洁去赶集的时候,他好跟着她去。
    陶洁是要把他们一直到下一个集,这期间过日子所要用到的东西,在这个集上都买齐的,那就要买好多的东西。她太瘦弱了,高崎担心她累着,只要是她赶集,他就在她身后跟着,提着她买的所有的东西,陶洁则只管在前面走着,问着路两边小商贩们东西的价格,跟人家讨价还价。
    这赶集的日子,也是陶洁感觉幸福的日子之一。
    他们这些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人们,还是有些封建思想的。在多数男人们看来,结婚以后,女人操持家务,洗衣服做饭,赶集买菜,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男人帮女人去做这些,总是要被人笑话的。
    所以,多数女人赶集,都是叫了闺蜜或者同事一起去,很少让男人跟着的。因为男人根本就不会跟着她们,怕别人笑话。
    可高崎一点这种想法没有。只要陶洁赶集,他就晃着个傻大个子,在她身后一步不离地跟着,帮她提着买来的东西。
    陶洁为这个感到甜蜜,也感到骄傲,更感到幸福。因为她从高崎这个举动里,看到了他对她深深的爱。
    半个小时之后,他们一路欣赏着道路两旁山里的风景,到达了石门镇。
    这时候,集市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了,只是摆摊的比逛集市的还要多。
    摆摊的要早早过来占地方,来晚了就没了好地方,只能去找人流不多的集尾了,那会影响这一天的收入的。
    赶集买东西的人则不用来这么早。山里的自然村落相隔着远,到镇山的路也不近。他们早上起来,忙完了自己的家务,或坐公交或骑自行车、摩托车,到了集市上,差不多也十点靠后了。
    往往是上午十点以后,赶集的人才达到高峰。到那时候,在集上走路都是人挨人的,别说推着车子。有不知是集的外地车辆,偶尔沿着公路闯到集市里来,这一上午都走不出去。
    这是陶洁苏醒以后,第一次看到集市,看到她过去生活的场景,脸上自然就流露出欣喜来。
    小镇附近的那个集市,早就没有了。高崎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唐城东部的发展格局。原来西部发展远远快于东部。如今,西部还是一片庄稼地,东部已经发展为唐城另一个城市中心,被叫做城东新区了。
    小镇已经成为城中村,拆迁是早晚的事情。周边商场超市已经建了不少,再也用不到集市这种交易手段了。
    陶洁从车上下来,高崎把车找个空地锁上,依如当年一般,跟在陶洁身后,随着她走入人流。
    陶洁的脑海里,赶集的场景还是记忆犹新的。高崎这样跟着她,就让她把心里那个高崎和身后的高崎,融为了一体。
    可是,这集市大的多,不是当初那个集市。卖的东西,也多是纯正的农村人才喜欢的,与小镇那个集市,还是有许多的不同。
    这又把她拉回到现实里来。她不得不再一次告诉自己,顺其自然,不要想那些事情。兴许,终究有一天,梦会醒来。或者,她会记起她完全忘记了的那些事情。
    赶集主要是买菜,还要买条鱼,鲅鱼、青鱼就煎着吃,鲤鱼、鲫鱼就炖汤吃。带鱼、偏口鱼也行,主要看鱼的新鲜程度和价格。另外就是各类蔬菜和水果了。
    高崎这回准备的很到位,带了一个小拉车过来。车上有个镀铬的大框子,足够盛下陶洁买的所有东西,再不用像以前一般,用手提着一个个的塑料袋,最终把手指头勒的生疼。
    那个镀铬的大框子还能折叠,按下去就贴在拉车上,成为一个平面,拉起来就是一个长方的大框子。
    这买菜的拉车,是这时代城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去超市采购的必备工具,几乎家家都有的。高崎能买这个拉车,也是在父母家里,看到他妈有一个,才想起来要准备这么一个东西。
    当年他和陶洁赶集的时候,他们是没有这种工具的。即便当时市场上有了,陶洁也不会买。买这工具要花几十块钱,陶洁不会舍得。
    两个人从集西转到集东,差不多就花了一个半小时。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他们刚才走过来的集市,人更加的多了,熙熙攘攘,愈发的热闹。
    陶洁在集市上买东西,总喜欢先从头走到尾,看看都有她需要的什么东西,顺便打听一下价格。从这头再次折返的时候,才真正和人家讨价还价的买东西。
    在这方面,她的记性特好。同样一个东西,哪个地方的又好又便宜,她都能记着。往回走的时候,就专门去她心里记着的地方,和人家讲价钱。如果价格不合适,她会选择下一家她记着的地方。有时候,同样一件东西,她能记住四五个地方,不断地去退而求其次。
    而她赶集要买的东西,少则四五样,多则十几样,她每一样都能记住哪里的可以去选择,且一样东西记四五个可选择的地方,这种记忆力,在高崎看来,简直就有些神奇和不可思议,她是怎么做到的?
    就在他们走到集市的东头,准备往回折返的时候,一个地摊吸引了高崎的注意力。
    那是一个卖古董的地摊。一块快看不出原色的白色帆布上面,摆了些瓶瓶罐罐,一角上还摆着十几个银元。
    高崎可是个银元方面的行家。卖了那么多银元,他接触到的银元知识,绝对够专家级的水平了。
    看见银元,高崎就来了兴趣,向着那个地摊走过去了。

章节目录

传奇从重生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肖邦乱弹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肖邦乱弹琴并收藏传奇从重生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