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己出来闯荡?这是好事儿啊!”对于林家人敢自己出来做一番事业,林楼还是很支持的,“你在外面跑了这么多年,经验也够了,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稳扎稳打,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肯定能成事儿。”
对于林盛的性格,林楼还是很了解的,脑子机灵,能说会道,心里还有一杆秤,一般人糊弄不住他,也讲义气,愿意和合作伙伴分享利益,这样的人最适合做生意。
“小楼哥……你和陈老板这么看重我,我现在和你说这些都不太好意思!”是啊,当初他还在村里种地呢,要不是林楼帮忙、陈德江带着教,那会有今天?现在公司正是用人的时候,他却要自己出来干,总觉得有点不厚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又不是没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也是人之常情!”林楼并没有把人才捆死在自己手下的想法,而且这些年几家厂子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不断有人才涌出。
就算林盛是公司的元老,手头的工作比较重要,那也最多在交接之后稍微出点小问题,等熟悉磨合好之后就能适应下来,一家健全的企业,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倒下。
“还是说说你想干啥吧?看看我能不能给你参谋参谋?”以林楼对林盛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出来自己开一家瓷砖厂和老东家抢生意,这种事情他可干不出来。
所以肯定是其它项目,贸然进入一个新领域,可是会遇到很多问题的,林楼并不想让自己这个小兄弟吃亏。
“我家以前是种茶叶的,前些日子去叔叔家吃饭,听叔叔说你设计省博物馆的时候增加了一个专门的海东茶文化展厅;我就想着,小楼哥你看好的事情从来没错过,既然你都觉得咱们海东茶叶有搞头,那我包下茶园自己种茶,然后开个茶楼卖茶,肯定能赚钱!”
林盛精明着呢,他挑选项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种茶、炒茶的手艺他们家有,而且根据林楼的话判断出茶产业将来大有可为,那么包茶园种茶、做茶、卖茶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这个行业真有前景!” 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万公顷了,即超过3000万亩了,产量在135万吨左右,最多的就是海东,云南排在第二,第三是浙江。
等到林楼穿越过来的时候,这一数字又有了新的变化,茶叶产量接近三百万吨,年产值超过两千亿元,而海东省依旧高居第一。
林盛在这时候投资茶产业,虽然不如其他风口产业那么容易暴富,却也胜在稳健,只好好好做,将来成为亿万富翁还是很有希望的。
“是吧,我也觉得有前途,现在我出去和人谈生意,虽然还是喝酒的时候多,不过给人家送几包好茶叶,他们还是很高兴的!就是现在茶叶的包装太简陋了些,一般人也不懂得什么是好茶,我就打算开家茶厂,选好茶叶、做好包装,先退出一款礼品茶来。”
林盛兴致勃勃地给林楼说起了自己的计划,“等做好样品之后,我就去找这些年攒下来的合作伙伴,他们如今生意都不小了,平日里总少不了人情来往,拿上档次的茶叶去送礼也挺合适的,别人喝了他们送的茶觉得不错,就会想着继续喝,我这生意就算是打开门路了!”
虽然这些套路还比较简单,但确实有可行之处,林盛能弄出好茶叶,也能找到销路,这笔生意就能做下去了。
要不你的这款产品就叫小罐茶吧?林楼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当然也只是嘀咕而已,以现在的经济水平还不具备推出小罐茶的条件。
不过有些套路还是值得学习的,“你的想法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技术上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你要是只想开个小茶楼,你们家自己的手艺倒是还够用,不过想做大做强的话,就不行了。”
“这个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打算等茶园和茶楼弄好之后,就去咱们海东省的农校看看,瞅瞅能不能找到研究员合作,还有一些国营茶厂的老师傅,为了让孩子接班,明明一身的好本事,现在却只能在家里闲着了,这就太可惜了,我也可以把他们请来!”
这些都是林楼开设瓷砖厂时候给陈德江指点过的手段,林盛也学会了,“嗯,这些办法都不错,但是还是不够!”
“虽然说茶叶是起源于中国,但在茶叶的工业化生产上,早就被西方尤其是英国和美国超过了,如今国内使用的茶叶工业化生产技术相较于英美还比较落后;一开始厂子规模比较小的时候,你可以不在意这些,可要是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想办法学习他们的技术。”
日后这一环节的短板同样被补上了,中国茶行业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中下游资源,同时注重技术开发,提高茶叶种植和生产质量,开拓全方位销售渠道,形成科研种植、技术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全产业链。
在新技术的研发上,每年诞生的新技术,已经占到了全球的半数以上;只是在品牌定位、形象的建立、品牌营销以及体验式消费方面还没有突出的表现。
国内市场还好些,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是联合利华、塔塔、伊藤园、雀巢这些大公司比较占优,占据了海外市场的大量份额。
“不过说这些还有点早了,你现在的想法就不错,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做吧,要是钱不够的话,等你做好了计划书来找我,不管是借给你钱还是入股都行。”眼下这些事情还有些远,林盛现在最需要的也不是这方面的建议,而是资金吧?
“要是小楼哥你不嫌我笨,我就厚着脸皮占你的光,请你当大股东好了!”林盛可是看得清楚,虽然说借钱自己就能全权掌握这家公司,但这样以来,林楼对这家茶叶公司肯定就没那么上心了。
陈德江让林楼入股后占了多大的便宜?要是靠他自己的话,估计现在还在村里烧红砖呢,那能想到烧瓷砖啊?瓷砖需要的技术可不是他能搞定的!而且之后林楼还帮忙联系了几家研究所,一起开发新技术,这些资源也都是他不具备的。
林楼虽然不是做茶叶的,但是他一个清华大学的老师去海东省的茶叶技术研究所找人谈,可比林盛这样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去谈方便多了。
而且林楼给海东省博物馆里面加了个茶文化展厅,这可是全省茶叶行业从业者的大恩人啊,去那家研究所,人家都得好好接待。
更别说林楼还有那么多海外关系,不管是引进技术还是引进设备都要比他自己方便多了,且不说他能不能弄到外汇,就算能弄到,又去那儿找人买去?
“计划方案啥的我都做好了,这回就是想让小楼哥你帮我把把关!”林盛拿出一摞文件递给林楼,上班这些年他时刻没有忘记学习,进步很快,起码这些计划报告什么的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
林楼接过来翻看了一遍,承包茶园需要多少钱,要怎么样才能办下手续来;包下来之后又该如何招聘人手、组织生产,同时还得防备附近人搞破坏;茶厂怎么开,需要那些设备,技术人员从哪里来;茶楼盖在那里,销售人员怎么培训……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甚至连茶楼都设计好了,这事儿他没好意思麻烦林楼,而是在当地找了一位设计师做私活,这位设计师以前做过某酒店的茶楼项目,做出来的东西倒也有模有样。
“做得很细致,看得出来你的准备很充分!不过我对茶叶行业不太了解,估计还得找个人问问再说,相信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林楼表示满意。
“这段时间你先和老陈说下,然后你俩商量找个接替你的人出来,然后交接工作带一带他,等带出来之后,你就忙自己的事情去吧!”至于自己要投的钱,等请人看过之后再做决定,虽然林楼信得过林盛,但这种事情还是慎重点比较好。
这样对他和自己都好,如果方案中确实存在问题,林楼亏了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林盛可就得好几年都翻不过身来了,计划书了写了他的投资额度,林楼估摸了下,他这是把这几年赚得钱都砸了进去。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我明天就给陈总打电话,和他好好商量下,保证选出个好人选来!”林盛已经想好了,接替他的人尽量从前湖村出去的人里面选,这倒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他们去厂子里面工作的时间最长,最熟悉厂子里的情况。
而且他走了之后,还得找个林楼信得过的人盯着才行,虽然陈德江现在没啥想法,却也不能给他机会,免得他将来犯错。
周一省里面开会,通过了林楼的方案,只有几个小问题需要修改,然后他们便把第一笔设计费给打过来了,林楼也要回去做下一步的方案。
临走前,林楼请人介绍了几位茶叶方面的专家过来聊了聊,把林盛的方案给他们看了看,他们的评价还算不错,只是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解决。
“茶叶这一行,要说好做也好做,不好做也真不好做!首先你的把名声竖起来才会有人过来买茶,要不然光靠几个散客,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茶园还有茶楼的!”
“对,最好是请一两位茶客们都比较熟悉的老师傅坐镇,这样的话大家一听,你的茶是某某老师傅帮忙炒的,这心里就有底了,觉得你的茶肯定没问题!然后买一点回去试试看,只要味道能让他们满意,就会继续买了。”
“还有,你这茶楼周围的环境虽然不错,但位置有点偏,别人想找也不太容易,要是不好好宣传的话,也是件麻烦的事儿!”
关于第一点,林盛已经在做了;第二点的话,林楼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来想在好地方该茶楼成本高而且麻烦,二来这个地方未来也是南江市的繁华区域,只是眼下稍微偏了点而已,过上几年就好了。
不过他们的话也提醒了林楼,虽然日后这里会很繁华,但眼下如何吸引客人过来确实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必须能有个噱头才行。
打广告、发传单啥的似乎有点不太合适,那么,有没有其它手段可以在南江市引发热点呢?林楼认真琢磨起来。
有了,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我可是建筑师啊,这种问题自然应该用建筑师的手段去解决,只需要把茶楼的设计稍微做点变动,就能引发全南江市茶客的注意,以后茶楼压根不用为如何招揽客人发愁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手段,也很容易被人学过去,但是起码在当下来说,还是没人做过的,只要茶楼能来个开门红,以林盛的手段,肯定能照顾好接下来的生意。
和这些专家谈完,林楼把这些话给林盛说了,然后说道,“位置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稍微改下设计就行,刚好你下月初不是要去北京和老陈谈么?到时候你过来看就行!”
林盛有点不太理解,怎么样才能通过设计上的改变吸引茶客到访,但出于对林楼的信任,他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回去之后,林楼便开始了海东省博物馆的下一步工作,开始在概念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拿出更细致的初步方案。
同时他也没忘了林盛这件事儿,画好图纸之后,让事务所模型组的工作人员开始制作小点的模型,以便于林盛更好的理解。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林盛从南江市来到北京,先去和陈德江聊了聊,谈好接替他的人选后,俩人便一起到了林楼这儿。
一进院子,林盛便被一个小玩意儿给吸引住了,“这东西有点意思啊!”
对于林盛的性格,林楼还是很了解的,脑子机灵,能说会道,心里还有一杆秤,一般人糊弄不住他,也讲义气,愿意和合作伙伴分享利益,这样的人最适合做生意。
“小楼哥……你和陈老板这么看重我,我现在和你说这些都不太好意思!”是啊,当初他还在村里种地呢,要不是林楼帮忙、陈德江带着教,那会有今天?现在公司正是用人的时候,他却要自己出来干,总觉得有点不厚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又不是没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也是人之常情!”林楼并没有把人才捆死在自己手下的想法,而且这些年几家厂子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不断有人才涌出。
就算林盛是公司的元老,手头的工作比较重要,那也最多在交接之后稍微出点小问题,等熟悉磨合好之后就能适应下来,一家健全的企业,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倒下。
“还是说说你想干啥吧?看看我能不能给你参谋参谋?”以林楼对林盛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出来自己开一家瓷砖厂和老东家抢生意,这种事情他可干不出来。
所以肯定是其它项目,贸然进入一个新领域,可是会遇到很多问题的,林楼并不想让自己这个小兄弟吃亏。
“我家以前是种茶叶的,前些日子去叔叔家吃饭,听叔叔说你设计省博物馆的时候增加了一个专门的海东茶文化展厅;我就想着,小楼哥你看好的事情从来没错过,既然你都觉得咱们海东茶叶有搞头,那我包下茶园自己种茶,然后开个茶楼卖茶,肯定能赚钱!”
林盛精明着呢,他挑选项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种茶、炒茶的手艺他们家有,而且根据林楼的话判断出茶产业将来大有可为,那么包茶园种茶、做茶、卖茶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这个行业真有前景!” 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万公顷了,即超过3000万亩了,产量在135万吨左右,最多的就是海东,云南排在第二,第三是浙江。
等到林楼穿越过来的时候,这一数字又有了新的变化,茶叶产量接近三百万吨,年产值超过两千亿元,而海东省依旧高居第一。
林盛在这时候投资茶产业,虽然不如其他风口产业那么容易暴富,却也胜在稳健,只好好好做,将来成为亿万富翁还是很有希望的。
“是吧,我也觉得有前途,现在我出去和人谈生意,虽然还是喝酒的时候多,不过给人家送几包好茶叶,他们还是很高兴的!就是现在茶叶的包装太简陋了些,一般人也不懂得什么是好茶,我就打算开家茶厂,选好茶叶、做好包装,先退出一款礼品茶来。”
林盛兴致勃勃地给林楼说起了自己的计划,“等做好样品之后,我就去找这些年攒下来的合作伙伴,他们如今生意都不小了,平日里总少不了人情来往,拿上档次的茶叶去送礼也挺合适的,别人喝了他们送的茶觉得不错,就会想着继续喝,我这生意就算是打开门路了!”
虽然这些套路还比较简单,但确实有可行之处,林盛能弄出好茶叶,也能找到销路,这笔生意就能做下去了。
要不你的这款产品就叫小罐茶吧?林楼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当然也只是嘀咕而已,以现在的经济水平还不具备推出小罐茶的条件。
不过有些套路还是值得学习的,“你的想法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技术上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你要是只想开个小茶楼,你们家自己的手艺倒是还够用,不过想做大做强的话,就不行了。”
“这个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打算等茶园和茶楼弄好之后,就去咱们海东省的农校看看,瞅瞅能不能找到研究员合作,还有一些国营茶厂的老师傅,为了让孩子接班,明明一身的好本事,现在却只能在家里闲着了,这就太可惜了,我也可以把他们请来!”
这些都是林楼开设瓷砖厂时候给陈德江指点过的手段,林盛也学会了,“嗯,这些办法都不错,但是还是不够!”
“虽然说茶叶是起源于中国,但在茶叶的工业化生产上,早就被西方尤其是英国和美国超过了,如今国内使用的茶叶工业化生产技术相较于英美还比较落后;一开始厂子规模比较小的时候,你可以不在意这些,可要是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想办法学习他们的技术。”
日后这一环节的短板同样被补上了,中国茶行业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中下游资源,同时注重技术开发,提高茶叶种植和生产质量,开拓全方位销售渠道,形成科研种植、技术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全产业链。
在新技术的研发上,每年诞生的新技术,已经占到了全球的半数以上;只是在品牌定位、形象的建立、品牌营销以及体验式消费方面还没有突出的表现。
国内市场还好些,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是联合利华、塔塔、伊藤园、雀巢这些大公司比较占优,占据了海外市场的大量份额。
“不过说这些还有点早了,你现在的想法就不错,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做吧,要是钱不够的话,等你做好了计划书来找我,不管是借给你钱还是入股都行。”眼下这些事情还有些远,林盛现在最需要的也不是这方面的建议,而是资金吧?
“要是小楼哥你不嫌我笨,我就厚着脸皮占你的光,请你当大股东好了!”林盛可是看得清楚,虽然说借钱自己就能全权掌握这家公司,但这样以来,林楼对这家茶叶公司肯定就没那么上心了。
陈德江让林楼入股后占了多大的便宜?要是靠他自己的话,估计现在还在村里烧红砖呢,那能想到烧瓷砖啊?瓷砖需要的技术可不是他能搞定的!而且之后林楼还帮忙联系了几家研究所,一起开发新技术,这些资源也都是他不具备的。
林楼虽然不是做茶叶的,但是他一个清华大学的老师去海东省的茶叶技术研究所找人谈,可比林盛这样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去谈方便多了。
而且林楼给海东省博物馆里面加了个茶文化展厅,这可是全省茶叶行业从业者的大恩人啊,去那家研究所,人家都得好好接待。
更别说林楼还有那么多海外关系,不管是引进技术还是引进设备都要比他自己方便多了,且不说他能不能弄到外汇,就算能弄到,又去那儿找人买去?
“计划方案啥的我都做好了,这回就是想让小楼哥你帮我把把关!”林盛拿出一摞文件递给林楼,上班这些年他时刻没有忘记学习,进步很快,起码这些计划报告什么的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
林楼接过来翻看了一遍,承包茶园需要多少钱,要怎么样才能办下手续来;包下来之后又该如何招聘人手、组织生产,同时还得防备附近人搞破坏;茶厂怎么开,需要那些设备,技术人员从哪里来;茶楼盖在那里,销售人员怎么培训……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甚至连茶楼都设计好了,这事儿他没好意思麻烦林楼,而是在当地找了一位设计师做私活,这位设计师以前做过某酒店的茶楼项目,做出来的东西倒也有模有样。
“做得很细致,看得出来你的准备很充分!不过我对茶叶行业不太了解,估计还得找个人问问再说,相信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林楼表示满意。
“这段时间你先和老陈说下,然后你俩商量找个接替你的人出来,然后交接工作带一带他,等带出来之后,你就忙自己的事情去吧!”至于自己要投的钱,等请人看过之后再做决定,虽然林楼信得过林盛,但这种事情还是慎重点比较好。
这样对他和自己都好,如果方案中确实存在问题,林楼亏了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林盛可就得好几年都翻不过身来了,计划书了写了他的投资额度,林楼估摸了下,他这是把这几年赚得钱都砸了进去。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我明天就给陈总打电话,和他好好商量下,保证选出个好人选来!”林盛已经想好了,接替他的人尽量从前湖村出去的人里面选,这倒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他们去厂子里面工作的时间最长,最熟悉厂子里的情况。
而且他走了之后,还得找个林楼信得过的人盯着才行,虽然陈德江现在没啥想法,却也不能给他机会,免得他将来犯错。
周一省里面开会,通过了林楼的方案,只有几个小问题需要修改,然后他们便把第一笔设计费给打过来了,林楼也要回去做下一步的方案。
临走前,林楼请人介绍了几位茶叶方面的专家过来聊了聊,把林盛的方案给他们看了看,他们的评价还算不错,只是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解决。
“茶叶这一行,要说好做也好做,不好做也真不好做!首先你的把名声竖起来才会有人过来买茶,要不然光靠几个散客,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茶园还有茶楼的!”
“对,最好是请一两位茶客们都比较熟悉的老师傅坐镇,这样的话大家一听,你的茶是某某老师傅帮忙炒的,这心里就有底了,觉得你的茶肯定没问题!然后买一点回去试试看,只要味道能让他们满意,就会继续买了。”
“还有,你这茶楼周围的环境虽然不错,但位置有点偏,别人想找也不太容易,要是不好好宣传的话,也是件麻烦的事儿!”
关于第一点,林盛已经在做了;第二点的话,林楼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来想在好地方该茶楼成本高而且麻烦,二来这个地方未来也是南江市的繁华区域,只是眼下稍微偏了点而已,过上几年就好了。
不过他们的话也提醒了林楼,虽然日后这里会很繁华,但眼下如何吸引客人过来确实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必须能有个噱头才行。
打广告、发传单啥的似乎有点不太合适,那么,有没有其它手段可以在南江市引发热点呢?林楼认真琢磨起来。
有了,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我可是建筑师啊,这种问题自然应该用建筑师的手段去解决,只需要把茶楼的设计稍微做点变动,就能引发全南江市茶客的注意,以后茶楼压根不用为如何招揽客人发愁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手段,也很容易被人学过去,但是起码在当下来说,还是没人做过的,只要茶楼能来个开门红,以林盛的手段,肯定能照顾好接下来的生意。
和这些专家谈完,林楼把这些话给林盛说了,然后说道,“位置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稍微改下设计就行,刚好你下月初不是要去北京和老陈谈么?到时候你过来看就行!”
林盛有点不太理解,怎么样才能通过设计上的改变吸引茶客到访,但出于对林楼的信任,他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回去之后,林楼便开始了海东省博物馆的下一步工作,开始在概念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拿出更细致的初步方案。
同时他也没忘了林盛这件事儿,画好图纸之后,让事务所模型组的工作人员开始制作小点的模型,以便于林盛更好的理解。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林盛从南江市来到北京,先去和陈德江聊了聊,谈好接替他的人选后,俩人便一起到了林楼这儿。
一进院子,林盛便被一个小玩意儿给吸引住了,“这东西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