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婕新歌榜登顶,天后在即!”
一夜之间,全世界好像都在报道着林婕的事,一颗音乐界的新星冉冉升起。
她的歌广为流传,成为大家循环播放的对象,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网络上,总能听到林婕的歌的回响。
无数的音乐节与综艺开始邀请林婕,无数的娱乐公司也加紧了联系她的脚步。
林婕的歌火的一塌糊涂,她的人气也在迅速增长,微博关注也从之前几百万变成了几千万,一举成为娱乐圈的顶级流量,
而且她这个流量还是有作品的!
又美又没有作品,人还很好!林婕不红都没有道理。
而站在林婕背后的男人周谦,也经常被人一起提及。
并把周谦抬到了业内顶级音乐人的地步,殿堂级的词曲家。
伴随着两人的爆红,但凡他们参加的节目也都再度回归了人气,
比如之前的《我们在一起吧》,
很多观众想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偶像,于是又重新翻出结束了的综艺来看,大呼真好看,并且立马成了周谦和林婕的cp粉。
整个娱乐圈的人都没有想到,
周谦和林婕这两个顶级音乐制作人与歌手,出道的地方竟然是一档相亲节目……
《我们在一起吧》再度翻红,有不少的同行也开始模仿,于是几乎一瞬间,出了好多类似的综艺,都是素人恋爱节目,
他们也都希望着能够再出一对周谦林婕这样的神仙眷侣。
而周谦和林婕参加的《假想夫妻》也未播先红,大家都期待着能够再次在节目上看到两人的出现。
节目的导演感觉万分幸运,赚大了!
林婕和周谦在刚来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大的名气!现在他最怕的就是二人退出,毕竟咖位不一样了。
导演连忙打电话联系,说加钱,让周谦自己演自己想弄的,不用在乎剧本!甚至不用在乎节目流程,只要他们两个愿意继续留在节目就好!
并且说可以给他们单独拍摄一期,真实自然的场面,完全不用演的那种,用来补之前的遗憾……
周谦听了后沉默了一阵,想着导演前后极大的反差,瞬间有些感慨万千,淡淡道:“可以,那就重新拍摄。”
说实话,之前拍节目的时候可把他难受死了,他不知道这剧本是谁弄的……明明挺好一节目,怎么安排的环节如此之尴尬?!
他当时录制的时候就全程假笑,想着快点结束就好了,
林婕也是差不多的感受。
“导演,我们想着是就不用在弄什么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了,直接假装我们两个已经是夫妻了就行。”周谦道。
“可以!”导演兴奋道:“这个点子好,天才的想法!”
周谦:……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既然节目组让他们自己随意发挥了,那周谦的兴趣也就回来了,
他把这当成未来夫妻生活的预备演出。
先拍,拍完就求婚!周谦心里想着。
……
晚上的时候,林婕躺在周谦怀里道:“我们是时候该换房子了。”
“换!”周谦道:“明天就去把那个别墅拿下。”
新歌榜第一带来的利益非常之大,他们现在可以说是除了四合院之外,哪里想买房都基本不是问题了。
由于他们的存在,小区现在都火热了不少,有非常多的人特地过来想要偶遇周谦他们,锦城大学也是一样。
再这样下去,周谦也确实没法正常的工作学习了。
必须得提高安全性与私密性了。
人火了之后,有些东西必然是会改变的。
……
这个月结束,
林婕依旧占据着新歌榜第一,甚至于她的歌已经排入了金曲榜中去了。
金曲榜是这么年来,一首歌的总销售量结合播放量,评论数综合出来的榜单,可以说是全国最权威的榜单,能在上面有一席之地,每一个都经历过大红大紫的阶段。
林婕也因为正式被媒体奉为天后,并且是最年轻的天后!
而这背后的创造者周谦也被人们不断提起,要不是他是真的没有在娱乐圈有一点声响,不知道有很多人会疯狂的找他求歌。
而纵使这样,所有歌手们都希望能够从周谦那里得到他的作品。
周谦和林婕本人也没想到自己会火到这个地步,他们知道可能会火,
但现在这程度有些太夸张了些。
让他们一时间没有了适应过来,好像瞬间就成为大明星了,还是全民皆知的那种。
(有些头疼,我明天起来改,码不下去了,抱歉。)
有些吃惊。他用不少篇幅强调,伦理在根本上涉及个体和他最内在的自我:“伦理利益只存在于一个人自己的实在中。”(《附言》第288页)凡试图外化它,或使它客观化,无论是以“世界历史”的形式还是以社会公认的规则和规范的形式,或二者兼而有之,都是大错特错的:相信伦理生活证实“形而上的原则……即外在的就是内在的,内在的就是外在的,二者完全同量”,这对那些被困在日常生活的“经纬”中的人们,或许有一定的诱惑力;不过,这种“诱惑力可以被满足,也可以被征服”(《附言》第123页)。伦理首先和个人的“内在精神”有关,凡想破坏或侵蚀这一重要见解的,我们必须进行坚定的抵制。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点?虽然克尔凯郭尔利用笔名无疑使事情复杂化了,不过,即便是最赞同他的评论者也难以声称他的著述一向具有清晰的连贯性和精确性。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例子里,我认为必须干脆地承认,(无论多么令人困惑)他在构建《附言》中的伦理模式时所用的方式与对这种模式的描述常常明显不符。在那些他主要关注将该模式与宗教模式进行对比的情形下,这种描述是占统治触及一个重点,克尔凯郭尔在《附言》中关于宗教信仰的叙述最终转向了这一重点。他坚称,信仰1950)曾把存在已经看到,他指出,如果认为超然的或观察性的思想模式为客观研究的淡然态度,和投入或参与到行为及实际意志中的态度——有天渊之别。在这种强调的某些方面,人们会拿他所运用的方法与康德对理论观点和实践观点的区分进行比较。如果我们在某些科目或学科分支如数学、历史或自然科学所设置的界限内采用前者,不会出现反对意见。不过,一旦旁观的或外在的态度得以漫延过恰当的界限,吞没它所涉及的一切,导致个体作为行动和选择的特殊中心忘记其独特的个性,那么误解便出现了。不管在思辨的唯心论中个体被说成只是绝对精神的一个工具,还是在物质主义某些由科学影响而生成的形式方面,个体被视为由因果关系调节的宇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由不受他控的规律和力量所支配,这种情况都会发生。关于后者的一个观点也许可以说来自斯宾诺莎,不过更明显的来源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然而,无论出自何处,所有这些观点都篡改或大大遮蔽了一个视角——如果我们把自我当成积极的、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来思考自己的能力,人人都过着具体的生活,要作出具体的决定,那么这一视角是绝对必要的。设想我们可以采取一个自己想象的先验立场,这意味着在一个人遭遇问题,这些问题又需要作出个人抉择而无法进行客观研究的时候,就无法正确理解他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正如克尔凯郭尔在1843年一篇著名的日记中所说的,在此意义上,我们无法找到阿基米德式的“安息之地”:
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生活必须向后去理解,这完全正确。不过,他们忘了另一个观点,那就是生活必须向前活。
(《日记》第127页)
当我们作为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或研究者“从外部”去思考事物时,我们是怎么想的,这和当我们作为固守形式的行为者采用“从内部”的观点,努力实现似乎毫无争辩余地的具体意图时,我们是怎么想的,二者之间有重大区别。克尔凯郭尔强调主观性,其部分原因或许在于,面对那些或者忽视如何看待实际投入的意义、或者用巧辩来把它搪塞过去的人,他希望着力重申和强调这种意义。我们不能认为一切,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行为,都可以从纯粹观察性的或解释性的方面来看待。他不想否认人们常常假装并非如此,人们认为自己服从客观范畴或种类,因而行为不得不受到限制:人们由此认为自己被赋予一种无法改变的品性,就像处于审美意识的某种表达中。此外,他们也许认同于某一特殊的角色,甚至(至少基于对伦理的某些解释)想象自己无可奈何,必须遵守社会认可的规则和义务。不过,所有这些观念都涉及种种的自我欺骗,必须予以揭露和曝光。克尔凯郭尔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它们,可以说开创了对不真实和虚伪(mauvaise foi)的剖析;在后来的存在主义文学中,对上述两方面的描绘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萨特,他认为“个体的主观性”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坚称有必要认清这种主观性要求些什么,有必要弄清我们生而为人或为我们的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把它推给某种臆想的客观决定因素而加以抛弃。萨特这样说并非空口无凭。
图13让保罗·萨特(1905——1980)
在克尔凯郭尔的作品中,这一主题非常清晰。在《附言》中,它以不同形式贯穿始终。即便是这样,按他的情况,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探讨。宣称我们不能仅仅作为观察者而活着,宣称要充分描绘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就必须明白地面对在行为中占据主要位置的主观视角所提出的主张,这是一回事;在写作中,这一视角似乎归根结底应该得到优先的地位,这是另一回事;主张只有参照这样的观点,我们才能正确理解伦理和宗教的论都有助于明确他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且,这些争论都与人们尝试区分经验的两种层次有关。在某一方面,这种区分的某些含义似乎比迄今为止所分析的要更极端。
最后这一点上的众说纷纭已令评论者感到迷惑。在克尔凯郭尔述说时,似乎就其特征来说,客观沉思通过运用一般术语和观点,不可避免地会妨碍对存在之基本特性的理解,而似乎只有通过行为的这种内在意识,我们才真正注意到后者。然而,虽然克尔凯郭尔表述自己思想的模式常常显得夸张或误导人,要理解让他这样做的潜在思虑并不太困难。这种思虑最终与我们自己有关,我们参与到他所关心的“生存进程”中,是负责任的、自我做主的参与者,这有别于自然的其他万物。此外,他对人类处境的主要看法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时时要求自己关注自己作为个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命运;通过比较,所有其他的考虑因素——包括与认知性或理论性研究有关的——都变得不重要,最终将被视为没有关联或令人分心的。他对“内在性”的强调反映出这一重点,这一“内在性”与其所说的主观性不可分离。内在性不能被等同于内省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一习惯;否则内在性就成了一种超然的沉思,而不是积极的投入,这相当于把它比做一种观察的态度,克尔凯郭尔把这种态度和客观性联系在一起。相反,它表现为自我承诺,以及履行这种承诺的精神:一个人要表现出内在性,得通过他形成的决心、他认同于这种决心的真诚程度,以及这种决心在多大程度上掌控他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处境的方法。如此理解内在性,它便和在《附言》,这又是另一回事。这些进一步
一夜之间,全世界好像都在报道着林婕的事,一颗音乐界的新星冉冉升起。
她的歌广为流传,成为大家循环播放的对象,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网络上,总能听到林婕的歌的回响。
无数的音乐节与综艺开始邀请林婕,无数的娱乐公司也加紧了联系她的脚步。
林婕的歌火的一塌糊涂,她的人气也在迅速增长,微博关注也从之前几百万变成了几千万,一举成为娱乐圈的顶级流量,
而且她这个流量还是有作品的!
又美又没有作品,人还很好!林婕不红都没有道理。
而站在林婕背后的男人周谦,也经常被人一起提及。
并把周谦抬到了业内顶级音乐人的地步,殿堂级的词曲家。
伴随着两人的爆红,但凡他们参加的节目也都再度回归了人气,
比如之前的《我们在一起吧》,
很多观众想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偶像,于是又重新翻出结束了的综艺来看,大呼真好看,并且立马成了周谦和林婕的cp粉。
整个娱乐圈的人都没有想到,
周谦和林婕这两个顶级音乐制作人与歌手,出道的地方竟然是一档相亲节目……
《我们在一起吧》再度翻红,有不少的同行也开始模仿,于是几乎一瞬间,出了好多类似的综艺,都是素人恋爱节目,
他们也都希望着能够再出一对周谦林婕这样的神仙眷侣。
而周谦和林婕参加的《假想夫妻》也未播先红,大家都期待着能够再次在节目上看到两人的出现。
节目的导演感觉万分幸运,赚大了!
林婕和周谦在刚来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大的名气!现在他最怕的就是二人退出,毕竟咖位不一样了。
导演连忙打电话联系,说加钱,让周谦自己演自己想弄的,不用在乎剧本!甚至不用在乎节目流程,只要他们两个愿意继续留在节目就好!
并且说可以给他们单独拍摄一期,真实自然的场面,完全不用演的那种,用来补之前的遗憾……
周谦听了后沉默了一阵,想着导演前后极大的反差,瞬间有些感慨万千,淡淡道:“可以,那就重新拍摄。”
说实话,之前拍节目的时候可把他难受死了,他不知道这剧本是谁弄的……明明挺好一节目,怎么安排的环节如此之尴尬?!
他当时录制的时候就全程假笑,想着快点结束就好了,
林婕也是差不多的感受。
“导演,我们想着是就不用在弄什么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了,直接假装我们两个已经是夫妻了就行。”周谦道。
“可以!”导演兴奋道:“这个点子好,天才的想法!”
周谦:……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既然节目组让他们自己随意发挥了,那周谦的兴趣也就回来了,
他把这当成未来夫妻生活的预备演出。
先拍,拍完就求婚!周谦心里想着。
……
晚上的时候,林婕躺在周谦怀里道:“我们是时候该换房子了。”
“换!”周谦道:“明天就去把那个别墅拿下。”
新歌榜第一带来的利益非常之大,他们现在可以说是除了四合院之外,哪里想买房都基本不是问题了。
由于他们的存在,小区现在都火热了不少,有非常多的人特地过来想要偶遇周谦他们,锦城大学也是一样。
再这样下去,周谦也确实没法正常的工作学习了。
必须得提高安全性与私密性了。
人火了之后,有些东西必然是会改变的。
……
这个月结束,
林婕依旧占据着新歌榜第一,甚至于她的歌已经排入了金曲榜中去了。
金曲榜是这么年来,一首歌的总销售量结合播放量,评论数综合出来的榜单,可以说是全国最权威的榜单,能在上面有一席之地,每一个都经历过大红大紫的阶段。
林婕也因为正式被媒体奉为天后,并且是最年轻的天后!
而这背后的创造者周谦也被人们不断提起,要不是他是真的没有在娱乐圈有一点声响,不知道有很多人会疯狂的找他求歌。
而纵使这样,所有歌手们都希望能够从周谦那里得到他的作品。
周谦和林婕本人也没想到自己会火到这个地步,他们知道可能会火,
但现在这程度有些太夸张了些。
让他们一时间没有了适应过来,好像瞬间就成为大明星了,还是全民皆知的那种。
(有些头疼,我明天起来改,码不下去了,抱歉。)
有些吃惊。他用不少篇幅强调,伦理在根本上涉及个体和他最内在的自我:“伦理利益只存在于一个人自己的实在中。”(《附言》第288页)凡试图外化它,或使它客观化,无论是以“世界历史”的形式还是以社会公认的规则和规范的形式,或二者兼而有之,都是大错特错的:相信伦理生活证实“形而上的原则……即外在的就是内在的,内在的就是外在的,二者完全同量”,这对那些被困在日常生活的“经纬”中的人们,或许有一定的诱惑力;不过,这种“诱惑力可以被满足,也可以被征服”(《附言》第123页)。伦理首先和个人的“内在精神”有关,凡想破坏或侵蚀这一重要见解的,我们必须进行坚定的抵制。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点?虽然克尔凯郭尔利用笔名无疑使事情复杂化了,不过,即便是最赞同他的评论者也难以声称他的著述一向具有清晰的连贯性和精确性。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例子里,我认为必须干脆地承认,(无论多么令人困惑)他在构建《附言》中的伦理模式时所用的方式与对这种模式的描述常常明显不符。在那些他主要关注将该模式与宗教模式进行对比的情形下,这种描述是占统治触及一个重点,克尔凯郭尔在《附言》中关于宗教信仰的叙述最终转向了这一重点。他坚称,信仰1950)曾把存在已经看到,他指出,如果认为超然的或观察性的思想模式为客观研究的淡然态度,和投入或参与到行为及实际意志中的态度——有天渊之别。在这种强调的某些方面,人们会拿他所运用的方法与康德对理论观点和实践观点的区分进行比较。如果我们在某些科目或学科分支如数学、历史或自然科学所设置的界限内采用前者,不会出现反对意见。不过,一旦旁观的或外在的态度得以漫延过恰当的界限,吞没它所涉及的一切,导致个体作为行动和选择的特殊中心忘记其独特的个性,那么误解便出现了。不管在思辨的唯心论中个体被说成只是绝对精神的一个工具,还是在物质主义某些由科学影响而生成的形式方面,个体被视为由因果关系调节的宇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由不受他控的规律和力量所支配,这种情况都会发生。关于后者的一个观点也许可以说来自斯宾诺莎,不过更明显的来源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然而,无论出自何处,所有这些观点都篡改或大大遮蔽了一个视角——如果我们把自我当成积极的、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来思考自己的能力,人人都过着具体的生活,要作出具体的决定,那么这一视角是绝对必要的。设想我们可以采取一个自己想象的先验立场,这意味着在一个人遭遇问题,这些问题又需要作出个人抉择而无法进行客观研究的时候,就无法正确理解他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正如克尔凯郭尔在1843年一篇著名的日记中所说的,在此意义上,我们无法找到阿基米德式的“安息之地”:
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生活必须向后去理解,这完全正确。不过,他们忘了另一个观点,那就是生活必须向前活。
(《日记》第127页)
当我们作为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或研究者“从外部”去思考事物时,我们是怎么想的,这和当我们作为固守形式的行为者采用“从内部”的观点,努力实现似乎毫无争辩余地的具体意图时,我们是怎么想的,二者之间有重大区别。克尔凯郭尔强调主观性,其部分原因或许在于,面对那些或者忽视如何看待实际投入的意义、或者用巧辩来把它搪塞过去的人,他希望着力重申和强调这种意义。我们不能认为一切,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行为,都可以从纯粹观察性的或解释性的方面来看待。他不想否认人们常常假装并非如此,人们认为自己服从客观范畴或种类,因而行为不得不受到限制:人们由此认为自己被赋予一种无法改变的品性,就像处于审美意识的某种表达中。此外,他们也许认同于某一特殊的角色,甚至(至少基于对伦理的某些解释)想象自己无可奈何,必须遵守社会认可的规则和义务。不过,所有这些观念都涉及种种的自我欺骗,必须予以揭露和曝光。克尔凯郭尔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它们,可以说开创了对不真实和虚伪(mauvaise foi)的剖析;在后来的存在主义文学中,对上述两方面的描绘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萨特,他认为“个体的主观性”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坚称有必要认清这种主观性要求些什么,有必要弄清我们生而为人或为我们的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把它推给某种臆想的客观决定因素而加以抛弃。萨特这样说并非空口无凭。
图13让保罗·萨特(1905——1980)
在克尔凯郭尔的作品中,这一主题非常清晰。在《附言》中,它以不同形式贯穿始终。即便是这样,按他的情况,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探讨。宣称我们不能仅仅作为观察者而活着,宣称要充分描绘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就必须明白地面对在行为中占据主要位置的主观视角所提出的主张,这是一回事;在写作中,这一视角似乎归根结底应该得到优先的地位,这是另一回事;主张只有参照这样的观点,我们才能正确理解伦理和宗教的论都有助于明确他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且,这些争论都与人们尝试区分经验的两种层次有关。在某一方面,这种区分的某些含义似乎比迄今为止所分析的要更极端。
最后这一点上的众说纷纭已令评论者感到迷惑。在克尔凯郭尔述说时,似乎就其特征来说,客观沉思通过运用一般术语和观点,不可避免地会妨碍对存在之基本特性的理解,而似乎只有通过行为的这种内在意识,我们才真正注意到后者。然而,虽然克尔凯郭尔表述自己思想的模式常常显得夸张或误导人,要理解让他这样做的潜在思虑并不太困难。这种思虑最终与我们自己有关,我们参与到他所关心的“生存进程”中,是负责任的、自我做主的参与者,这有别于自然的其他万物。此外,他对人类处境的主要看法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时时要求自己关注自己作为个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命运;通过比较,所有其他的考虑因素——包括与认知性或理论性研究有关的——都变得不重要,最终将被视为没有关联或令人分心的。他对“内在性”的强调反映出这一重点,这一“内在性”与其所说的主观性不可分离。内在性不能被等同于内省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一习惯;否则内在性就成了一种超然的沉思,而不是积极的投入,这相当于把它比做一种观察的态度,克尔凯郭尔把这种态度和客观性联系在一起。相反,它表现为自我承诺,以及履行这种承诺的精神:一个人要表现出内在性,得通过他形成的决心、他认同于这种决心的真诚程度,以及这种决心在多大程度上掌控他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处境的方法。如此理解内在性,它便和在《附言》,这又是另一回事。这些进一步